早上九點左右,我打開臉書,看到好友分享的「搶救江翠老樹」連結,上面寫著「潘翰疆、王鐘銘已經抱樹超過十一個小時……阻止停車場興建工程對老樹的傷害。」
這消息讓我很驚訝。當政府一再高喊環保、綠色城市、文化立國和永續發展時,保護城市裡的老樹,可不是最基本的道理嗎?然而,政要一手植樹做宣傳,一邊隻手遮天,讓建商為所欲為隨意砍樹(官方說法是修樹枝?)。當大家洋洋得意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時」,為何有人對老樹這樣粗暴霸道,需要人民這要費力、費心、費時抗爭以肉身護樹?
況且,只是要興建停車場並非其他複雜建物,費點心思必有兩全其美的方案,讓老樹在老地方有容身之地。恐怕是「地盡其用」的貪婪心態作祟,連一兩個停車格都不願意放棄。
這幾年對城市造景越來越在意的台北,為何對樹木還是這樣輕忽,態度傲慢?莫非把樹砍了,然後再來植樹造林?這樣才能創造「建設性政績」和經濟成長率?
生活在義大利,我已經習慣看見城市裡的大樹,城市的發展沒有對樹木趕盡殺絕,大樹小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進羅馬城,馬上會被路邊高聳的松樹吸引,好友說他們像是守護帝國的衛兵,雄赳赳氣昂昂的。我俗氣,總是覺得這些頂著樹冠的松樹像是一朵朵美味可口的花椰菜。
千百年的永恆之都若少了這些大樹,必定失色單調許多。義大利保有讓人豔羨的城市景致,不僅是費心保存古蹟,也是他們對樹木綠意的在意與用心。
圓形競技場前的帝國大道、羅馬帝國起源的帕拉提諾之丘、卡拉卡拉浴場前都有這些參天大樹的身影。這些地方的停車問題絕對不亞於新北市,為了保持古蹟和市容,羅馬不興建可以容納大量汽車的停車塔,擁擠的車輛只能仰賴路邊停車,儘管一位難尋,但我從未聽過,有人建議把這些樹砍了,好多些停車位。
羅馬人對樹的在意,不只是為了中心市容的美觀,在住宅區,從以前我住的房間窗戶望去,就有一棵幾乎與五層樓同高的大樹。
義大利人對樹木的尊重,不只在首都羅馬。我現在居住的北義古城裡,有著許多大樹,安詳站在公車站牌前、淡定地活在路邊。同樣的,古城禁建的規定很嚴格,這裡的停車位非常緊張,要是晚回來了,常常是無處停車,得在停車區的樹木間,小心把車擠進空位。飽受停車之苦的駕駛人,從沒人敢說,要砍樹創造停車位。想必是說了,鐵定被人當做不入流、目光如豆的野蠻人。
這些怡然自得「霸佔空間」的大樹,要是聽聞江翠老樹的遭遇,鐵定會掬一把同情之淚。在台灣,為了停車場竟容不下幾棵榕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