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蟲咬的有機蔬菜,是食材安全的象徵,供應營養午餐,農民卻得擔心被退貨?
新北市農業局自前年(民國100年)開始推行「有機營養午餐」,鼓勵國小與有機農民合作,每周至少有一天營養午餐選用台灣有機蔬菜做食材,除了支持台灣有機農業,也希望教育孩子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
這項政策今年將全面在新北市實施,將有208所小學參與,估計每週有機蔬菜需求量34.6公噸,有34萬餘名小學生受惠。
然而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農民堅持不灑農藥,導致菜葉上出現蟲咬或水傷的痕跡,少數甚至遺留菜蟲,但部份負責供應新北市營養午餐食材的廠商,要求有機農民儘量避免供應有蟲咬的蔬菜,以免被學校退貨。
「避免提供有蟲咬的有機蔬菜」,聽在有機農民耳裡,百感交集。為符合學校驗收要求,農民得丟棄許多不美觀的有機菜葉,不但浪費,也代表有機農業的理念推廣不力,仍未受到教育單位重視。
提供新北市有機營養午餐食材的農民、友善大地有機聯盟鄭慶凰表示:「以目前有機的技術,在冬季可以做到讓蔬菜不被蟲咬,但夏季實在很困難。
挑剔有機蔬菜蟲洞 造成食材浪費 農民心在淌血
鄭慶凰以自家農場的有機小白菜為例,因為不能噴灑農藥,在夏季時容易出現黃條葉蚤、斜紋夜盜蟲等十字花科常見害蟲。又因為不能施化學肥料快速補充植物養份,夏天太陽猛烈時,葉片末端容易曬傷,若遇暴雨則容易出現水傷,這都會影響葉菜外觀。
另外,部份學校營養師未依照節令與產季規劃菜單,也令有機農友困擾。在北投經營有機農園的農友趙懷弟與盧敏惠表示,十字花科類的蔬菜較適合在冬季種植,在夏季容易面臨嚴重的病蟲害。若要做到菜葉完全不被蟲咬,除非使用農藥防治,採行有機農法很難達到。
對此,辦理營養午餐的廠商也有苦衷。新北市歷經校園午餐含禁藥、餐桶有活蛆等風波後,100學年度選定淡水區鄧公國小、鶯歌區二橋國小、樹林區柑園國中等三所學校試辦每星期一次提供學童有機蔬菜。不過剛試辦一個月,淡水區鄧公國小就因學童及家長反映「有菜蟲」、「菜葉蟲洞多」而退出。
雖然鄧公國小如今已恢復採購有機蔬菜,但這次事件的後遺症,仍對有機農民與營養午餐業者造成陰影。
(左)黃條葉蚤會把(右)菜葉啃成蕾絲(攝影/馮小非)
若完全去除有洞蔬菜,將有65─70%菜葉被丟棄
「可能因為發生過類似案例,我們的農產品送到蔬菜截切廠時,廠商會特別叮嚀我們去除蟲咬的部份,不然蔬菜賣相不好看,」友善大地有機聯盟鄭慶凰表示,若要把蟲害部分完全切除,將造成可食用的蔬菜被大量浪費。
鄭慶凰相當不捨地說,「如果把夏季小白菜的蟲洞完全切除,估計會導致65%~70%的菜葉被丟棄。我們常常開玩笑,蔬菜挑到最後只剩『一芯二葉』,好像茶農。」她希望透過落實「食農教育」的方式,讓學校師生知道生產有機蔬菜得來不易,懂得珍惜。
對於鄭慶凰的遭遇,歷經鄧公國小退菜事件的新北市淡水樂活力有機蔬菜產銷班書記梁素秋心有戚戚焉。她指出,最好的方法是吃當季蔬菜,不要勉強種植不適合夏季的農作物。
「要我們夏天種十字花科的蔬菜,真的很辛苦。我們農友夏季供應給學校的有機菜,大多是空心菜、地瓜葉等耐蟲咬的食材,這樣最兩全其美,」梁素秋說。
梁素秋回憶,早期學校也經常在夏季要求有機農民種小白菜、高麗菜等口感比較甜脆的蔬菜,連供應的紅鳳菜都被嫌口感粗糙而被要求更換。但經過與校方溝通,解釋夏天有哪些適合的節令蔬菜,吃當季食物比較好,獲得校方認同,因此這幾年夏季,樂活力有機蔬菜產銷班在夏季都供應空心菜、地瓜葉。
(左)紅莧菜與(右)地瓜葉是適合夏季的蔬菜(圖片提供/友善大地有機聯盟)
透過教案設計,菜蟲也是生命教育
梁素秋認為,學校應透過「食農教育」告訴學生「蟲咬蔬菜也能安心吃」之外,更應該推廣「不時不食」的觀念,鼓勵學生攝取夏季盛產的當令食材。
對此,推動有機蔬菜供應國中小營養午餐的新北市農業局農牧經營管理科長劉淑芬表示,新北市推動食農教育其實已相當積極,目前實施有機營養午餐的103所學校,均曾讓農友親自至學校與學生面對面,講解農作生產理念。
劉淑芬表示,雖然有少數學校仍發現有機蔬菜有菜蟲,「但現在我們收到的有機食材水準多已經很高,幾乎沒有再看到菜蟲。」
對於農友的努力與辛勞,使用有機蔬菜的學校也非全然不知。新北市永平國小營養師林淑靜表示,當菜葉上偶爾出現蟲害時,校方會與老師們努力教育孩子「這是大地與農夫的恩賜,要感恩,不必害怕。」

林淑靜解釋,永平國小自開始試辦有機營養午餐之後,校長與老師都相當認真研習有機農業知識,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設計「健康蔬食」教案,以生命教育工作坊的形式教育學生「蔬菜有蟲洞是因為不加農藥、不打化肥,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利。」
林淑靜表示,她相信透過食農教育,現在永平國小的學生即使看到菜蟲,也不至於過度驚慌。
落實「食農教育」 認識有機農產得來不易
不過,如永平國小推廣食農教育有成的學校,仍屬少數。鄰近地區小學生看到菜葉有蟲洞,大多仍覺得相當奇怪、噁心,表示「有想吐的感覺。」任教於台北地區某國小的教師翁麗淑表示,曾就此一情況詢問班上學生,大多數仍對菜蟲反感,家長也會覺得學校衛生有問題。
她說,「我自己知道有機的食品比較好,若學校沒有特別政策,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應該還是希望廠商提供外觀完整、沒有蟲咬痕跡的蔬菜。」
回顧新北市推動有機營養午餐政策至今,師生對於有機農業的認識是否與時俱進,仍有改進的空間。友善大地有機聯盟農民鄭慶凰認為,「教導孩子有蟲咬的菜葉也能吃,養成攝取當季食材的習慣,好過我們幫他挑選、切乾淨。」
隨著「一周一次有機營養午餐」的政策將擴及新北市所有的國中、小,如何全面同步開展食農教育,讓師生認識與理解有機農業的真諦,刻不容緩。

有機蔬菜等於被蟲咬到破破爛爛?請搜尋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的圖片
樓上有種過菜嗎?
美國大型有機超市賣的蔬菜,來自全世界各地,例如如果你在冬天跟台灣有機農人採購青菜,當然可以很漂亮,到了夏天,台灣氣候不適合種葉菜時,就跟其他溫帶國家叫貨,當然四季都很美。
但是,這樣的有機環保嗎?用飛機把全世界最美麗的蔬菜運來吃,有意義嗎?
台灣的夏季青菜也不是每一把都破破爛爛,而是學校有時候會要求農人提供不適合夏天種的蔬菜,當然就很容易蟲很多。
食農教育也需注重雙方觀念
其一:譬如消費者花費10元買一般食材,15元買一般自然農法的無毒食材,20元買有驗證單位的有機食品,30元買更美更有賣相的有機食品
其二:生產者若有包括以上之客戶群,則須落實分級包裝.
“當菜葉上偶爾出現蟲害時,校方會與老師們努力教育孩子「這是大地與農夫的恩賜,要感恩,不必害怕。」”
其實 在推動此政策前,要先到位的就是校園內的食農教育, 如今只能邊做邊教育, 試圖調整回友善農業的軌跡….
就像東華大學自辦綠色校園餐廳的宋秉明教授一樣,餐廳願意以多一成的價格來支持認購B級品菜蔬..卻讓A級品到有機商店,販售給那些心裡尚未達陣的蟲害論者…..
相信只要有心又用心 就能確保下一代的健康…
種植成本和市場價格不符 拿”Whole foods”的圖片來做比較 這是何不食肉糜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