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爆偽造吉園圃標章流竄市場 不實農產品價昂欺騙消費者

 古亭市場某處攤商販售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小番茄,沒有通過有機驗證,竟然宣稱有機販售。
古亭市場某處攤商販售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小番茄,沒有通過有機驗證,竟然宣稱有機販售。

繼餿水油事件、有機風暴論,國內農產品市場最近更發現持續有偽造的吉園圃標章流竄,不但外觀形式與真正的吉園圃標章極為接近,所販售的農產品價格更較一般貴二至五成。不可思議的是,販售張貼偽造吉園圃標章農產品的攤商竟然出現在距離農委會方圓一、兩公里的傳統市場,行徑大膽囂張。

上下游記者發現偽造吉園圃標章的地點分別位在台北市古亭市場與南門市場的水果攤,產品均為盒裝小番茄。在南門市場的部分,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盒裝小番茄售價為一斤250元,價格較另一款標榜盒裝溫室小番茄一斤200元貴了兩成五。

在古亭市場攤商發現的偽造吉園圃標章小番茄,雖然價格較南門市場便宜,盒裝一斤只賣180元,但卻標榜「有機溫室」,價格也較另一款標榜「有機網室」的盒裝小番茄100元貴上八成。雖然兩款都標榜「有機」,卻都未見到張貼任何有機農產品驗證的標章。

這已非國內首度發現偽造吉園圃標章的情形。早在民國93年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前任所長李國欽即指出市面上充斥各式形式不一的偽造吉園圃標章,經媒體揭露後,當時的農糧署長黃有才與農業資材組長李蒼郎僅以「前往超市查核,並未查獲偽造吉園圃標章」為由回應媒體報導。

當時農糧署業務承辦人員指出,所謂「偽造」其實是農糧署開放農民自行印製吉園圃標章,部分舊式吉園圃標章無流水號,圖樣與顏色也與正確標章不同,農民可能為求省錢才繼續使用。農糧署前任署長黃有才還說明,仿冒吉園圃標章利潤不高,迄今只查獲一次,之後未再發現,因此市面上貼吉園圃標章的蔬果都是真的;不過當時媒體記者拿出兩束使用吉園圃標章的蔬菜要求辨別真偽,黃有才也無法判斷。

當時農糧署坦承,市面上吉園圃標章樣式混雜,讓消費者難以辨別,因此已開會決定回收所有舊式標章,改發印有流水號的正確標章;包裝箱、袋上未印有流水號的標章,必須加印流水號。此外,所有吉園圃登錄農戶資料將上網,讓消費者憑流水號即可追查生產者。

十年前、十年後 偽造吉園圃標章問題依舊

真正的吉園圃標章,下沿有流水編號可追溯。(農糧署提供)
真正的吉園圃標章,下沿有流水編號可追溯。(農糧署提供)
民國102年4月查獲的偽造吉園圃標章。(農糧署提供)
民國102年4月查獲的偽造吉園圃標章。(農糧署提供)

然而十年過去,當時的農糧署農業資材組長李蒼郎如今也已升任農糧署長多年,但偽造吉園圃的標章仍在市場上流竄。農糧署於101年4月27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在新北市三重區果菜市場,查獲一名仿冒印製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嫌犯,送交警察局移檢調單位偵辦,以進一步追查其上游印製廠商。

當時農糧署表示,查獲仿冒標章無流水編號及防偽標記,與真標章明顯不同,呼籲消費者選購時認明吉園圃標章安全蔬果,還祭出重典強調,如查獲冒用或印製偽造吉園圃標章者,將依據商標法第69條請求賠償外,另依刑法第210條偽造文書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55條有虛偽標記與販賣陳列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兩年多過去,如今市面上仍見偽造吉園圃標章流竄,發現地點不但是更貼近消費者的傳統市場,連偽造標章的形式都與兩年前所發現的一模一樣,顯見當時並未徹底根絕。

根據農糧署頒布真正的吉園圃標章圖樣,標章上沿寫有「台灣安全蔬果」,圖中央有兩片翠綠色的葉子代表農業,字體為藍色;三個紅色圓圈代表產品經過輔導、檢驗及管制,標章下沿皆有9碼追溯碼,只要在農糧署網站(http://www.afa.gov.tw)-吉園圃安全蔬果資訊網,登打標章號碼,就能查得到生產者資料。

不過偽造的吉園圃標章不但看不到任何流水編號,標章上沿僅寫有「安全蔬果」四字,標章的顏色也與真正的吉園圃標章差異甚大。

亂標有機、溫室栽培 價格高近一倍卻無人管

古亭市場攤商疑似將下方散裝箱的小番茄分裝小盒後,再張貼偽造的吉園圃標章販售。
古亭市場攤商疑似將下方散裝箱的小番茄分裝小盒後,再張貼偽造的吉園圃標章販售。

由於這次發現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農產品為小番茄,市場上這類盒裝小番茄有的標榜「溫室」,有的標榜「有機」,更多的是盒子外觀完全沒有任何標示,一斤市場價格從100元到280元不等,品質不一,價格混亂。尤其一旦標榜「溫室」或「牛奶栽培」等字樣,售價不是多了幾成,就是翻倍。但這些小番茄是否真的產自溫室,農藥殘留是否符合標準,或是哪位農民生產,根本無從追溯判別。

國內溫室小番茄主要產區之一的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強調,農產品如果未通過有機驗證,就不該稱為有機;如果是露天生產,不應偽稱設施生產;如果原本是散裝箱,再分裝入塑膠透明小盒,會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產地分裝直送,這些都欺騙消費者的認知。

林良懋認為,如果要解決市場上這種消費資訊混亂的欺騙情形,除了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還必須推動農場登記與攤商登記,讓農產品銷售真正落實可追溯性,才可能藉此推動消費資訊的透明化,真正保障消費者權益。

南門市場攤商販售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盒裝小番茄,其包裝箱外亦無吉園圃標示,與一般正規不同。
南門市場攤商販售貼有偽造吉園圃標章的盒裝小番茄,其包裝箱外亦無吉園圃標示,與一般正規不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