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羊年,台灣黑山羊在台灣住了300年後,也終於在今年拿到第一張身分證。農委會畜產試驗所30年前進行本土黑山羊保種計劃,去年選拔出「台灣黑山羊恆春品系」、「臺灣黑山羊花蓮品系」及「吉安山羊」,今年通過品種命名,具有抗病耐粗食的特性,未來可望推廣有機山羊肉,區隔進口羊肉市場。
17世紀從中國引進
台灣黑山羊來自中國廣東、福建,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所長黃政齊表示,大約17世紀時,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引進黃牛、黑山羊(Chinese goat),隨著開墾足跡遍佈全台。
但台灣黑山羊身材五短又長得慢,外國品種「努比亞」養一年上市時體重大約70公斤,台灣黑山羊卻僅50公斤,70年代台灣大舉發展肉羊產業時,引進美國「努比亞」山羊,成為國內肉羊主流品種,台灣黑山羊逐漸被市場淘汰,或與努比亞雜交,為免台灣黑山羊就此絕種,農委會畜試所1987年前展開國家級保種計劃,按照外表、基因、血型等特性,選育台灣黑山羊。
台灣黑山羊身材五短,耳豎且小

經過30年努力,畜試所選拔出 「台灣黑山羊恆春品系」、「臺灣黑山羊花蓮品系」及「吉安山羊」,前面兩種都是台灣黑山羊,只是飼養環境不同,基因、血型有略微差異,吉安山羊則是台灣黑山羊和努比亞雜交的品系,去年畜試所依照《畜牧法》申請品種命名,今年審核通過。
黃政齊表示,台灣黑山羊和外來種山羊很容易辨識,台灣黑山羊毛色皆全黑,外國的山羊則有白色、褐色、黑色等,而且台灣黑山羊的體型十分嬌小,公羊成體約50公斤,母羊30公斤,努比亞山羊是兩倍大。
此外,努比亞的耳朵長、下垂,台灣黑山羊的耳朵較短且直豎,就算雜交後,下一代的耳朵也還是呈平升樣子,簡而言之,台灣黑山羊的特徵即是「五短身材」。
保留原種面對氣候變遷

雖然長得慢,經濟價值相對較低,但台灣黑山羊在育種卻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黃政齊說,台灣黑山羊已經適應台灣氣候,抗病力強、耐熱,生病時不需經常使用抗生素,且十分耐粗食,不用吃進口的玉米、大豆,可以農副產物原料替代,如酒糟、豆腐渣、巴吉魯、花生藤、粗糠等,「一點都不嬌生慣養」。
近年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生物多樣性越顯重要,黃政齊說,已經有許多國家回過頭來飼養本土品種,因為外來的品種不見得能適應當地氣候。
畜試所已經採用冷凍胚胎技術,保留台灣黑山羊的基因,「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沒價值,但如果未來氣候越來越熱,或許就能用黑山羊的基因雜交育種。」
發展有機山羊肉,打開本土市場
除了保種,台灣黑山羊也可望為本土羊肉開創新市場。目前台灣的乳羊品種以法國的「阿爾拜因」、瑞士的「撒能」為主,肉羊則是「努比亞」及「波爾」,且九成依賴進口羊肉,不過去年爆發進口豬肉混充羊肉事件,本土羊肉重獲重視,黃政齊認為,若能利用台灣黑山羊耐粗食特性,以本土穀物發展有機飼養,連結產銷履歷,可區隔國外羊肉,打出本土高價市場。
目前全台僅農委會畜試所飼養70頭台灣黑山羊,作為保種用,黃政齊說,許多苗栗客家庄有用黑山羊祭祖的傳統,目前也有零星飼養,不過可能經過混種,若未來能結合傳統文化,恢復飼養台灣黑山羊,或許也是本土產業的另一種契機。
業者如對飼養該二種羊隻有興趣,可洽花蓮種畜場莊璧華助理研究員(電話:03-8524365轉39號分機),研商技術移轉相關事宜。
你好
兩大主流是努比雅跟波爾
花蓮種畜場的主任叫莊碧華
您好,感謝您的回應。
莊璧華研究員的名字是農委會發出的新聞稿提供的,原先新聞稿給的是牆壁的「壁」,和本人確認過後,確定是玉字旁的「璧」。
另外關於羊的品種,法國的「阿爾拜因」、瑞士的「撒能」是乳羊品種,寫稿時一時不察寫成肉羊品種,已經更正了,真是抱歉;肉羊主流品種確實是「努比亞」及「波爾」,也補充在文中了,非常感謝您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