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尼伯特來勢洶洶,預計明天下午開始接觸台灣陸地,農委會水保局的台北、花蓮和台東分局已開設土石流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待命,水保局指出,尼伯特結構扎實、暴風圈範圍大,幾乎全台都會壟罩,初期登陸花東一帶需嚴防土石流,查詢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及詳細颱風動態、暴雨預估等,都可以上「土石流防災資訊網」查詢所有訊息。
此外,初步判斷尼伯特路徑和去年蘇迪勒颱風相似,去年重創的桃園、新店和烏來山區也需特別注意。

土石流潛勢溪流前三名:南投、新北、花蓮
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共有1687條,分布於17縣(市)、159鄉(鎮、市、區),其中南投縣土石流潛勢溪流最多,總共有249條、新北市有232條、花蓮縣共有168條,都需特別留意。
水保局請氣象專家研究,發現尼伯特和2007年的聖帕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很像,參考歷史資料,颱風初期登陸東北部將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颱風穿過台灣後,中南部會開始產生大雨。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科長黃效禹說,目前台北、花蓮和台東水保分局已開設土石流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待命,今晚8點半陸上警報發布後,全台六分局都會開始應變。
待氣象局雨量估計數據較明確後,預測雨量若大於土石流雨量警戒基準值,那條潛勢溪流就會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此時民眾應準備疏散避難;實際雨量若大於土石流雨量警戒基準值,水保局便會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代表隨時可能發生土石流,民眾應立即疏散避難,維護生命安全。
水保局發布土石流警戒後,會第一時間以電話、傳真及簡訊方式通知地方政府。民眾若需了解詳細資訊可密切上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土石流防災資訊網臉書粉絲專頁或「土石流防災資訊整合版」智慧型手機APP。
黃效禹說,尼伯特暴風圈範圍大,全台都需一同警戒,尤其明天晚上會是關鍵期。他還提到,去年因蘇迪勒發生土石流災害的新北市新店、烏來和桃園,是比較脆弱的地區,需特別留意。

此外,氣候變遷的影響越趨嚴重,近年來颱風造成的大規模崩塌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日前水保局已開始啟動「氣候變遷下大規模崩塌防減災計畫-第一期(106-109年)」的前置計畫,黃效禹說,目前水保局已陸續在台中梨山、九份二山、高雄萬山、屏東來義等9處設置「大規模崩塌觀測系統」,若監測到不一樣的變化也會盡快通知當地政府因應。
據了解,該計畫未來四年將投入34億元,逐步推動大規模崩塌影響範圍的調查、劃定、風險評估等,建立長期或定期的監測系統和預警機制。第一期計畫將會和水保局過去在土石流防減災工作上的經驗整合,水保局希望未來能以「整體性防災」的角度來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