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菌多多,乳酸菌立大功!「牧草」是草食經濟動物重要的飼料來源,新鮮牧草往往只能存放一至兩天,「但牛天天都要吃飯,」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副研究員王紓愍指出,歷時多年研究,現畜試所篩選出國內適用乳酸菌菌株,以此菌株將牧草青貯發酵,便能拉長牧草存放時間,讓牛隻、羊隻有品質穩定的飼料。
維持牧草青貯料穩定性,找出最適合的乳酸發酵菌株
為何「乳酸菌」是青貯牧草的好菌?王紓愍首先解釋,由於酪農需要穩定飼料供應,故多會將新鮮牧草料以類似酸菜發酵手法加以青貯,「就是不加鹽巴,利用微生物發酵,維持牧草品質。」而乳酸菌能降低牧草料的酸鹼值,「進而抑制酵母菌、桿菌等可能導致牧草變質等微生物生長。」讓牧草得以長時間穩定供應動物食用。
然而,牧草料經過入料裝填、乳酸發酵後,雖成為可貯存數月的青貯料,「但開封之後,氧氣進入,酵母菌、桿菌等異菌開始復甦生長,」導致青貯牧草料開始發熱、腐敗,「這就不適合動物食用,會造成問題。」
為延長青貯牧草料保存期、維持青貯料開封後穩定性,國內外開始研究、篩選適當的乳酸菌菌株,只為了尋找最適合台灣環境、穩定效果最好、最能維持乾物質含量的乳酸發酵菌株,王紓愍表示。

「苜蓿青貯添加劑」、「開封後穩定性菌劑」專屬授權
歷時多年研究,王紓愍指出,「同質乳酸發酵菌」的青貯密封保存效果最好,「在整個反應過程中,只有葡萄糖變果糖、果糖變乳糖兩種反應,」碳鍵都保留著,故乾物質損失率幾乎是0%;而「異質乳酸發酵菌」則是有助於開封後青貯草料穩定性,「開封之後,牧草品質可穩定24~60小時。」
目前「苜蓿青貯添加劑」、「開封後穩定性菌劑」兩菌株產品已由生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專屬授權。「加了這些乳酸菌之後,青貯草料不再濕濕黏黏,增加了動物嗜口性。」王紓愍進一步表示,青貯草料開封後,也不至快速滋生異菌、散發異味。
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指出,目前全台約有23萬頭草食性經濟動物,「乳牛約10萬頭,肉牛4萬頭、羊隻7萬頭、鹿隻2萬頭,」若能有效保存、貯放牧草芻料,避免發生發霉、損壞等變質,將能餵飼牛羊等經濟動物更好的芻料,以維護畜隻健康,「動物吃得好,人從動物身上取得的牛奶、肉品質相對也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