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期以農養工政策,加上開放進口壓力,1988年5月20日農民走上街頭抗爭,被稱為「520農民運動」,是戰後台灣最大規模的農民請願行動,造成農民與警方激烈流血衝突。台灣農權總會、社團法人美濃農村田野學會18日舉辦「520農民運動30周年紀念座談」,不僅還原當時「預藏石頭、預謀暴力」誣告真相,同時也展望台灣未來農業發展。
座談會回顧當年農民上街頭抗爭照片,「警察對農民非常暴力,警棍直抽心臟、脖子、頭,以前是這樣對待我們農民。」台灣農權總會召集人宋吉雄表示,當時近一百人被起訴,分成打鼓、丟石頭、放火燒車,「就連打鼓的幾乎都被判刑一年,」期望讓歷史過去,重新開始,「士農工商可以平起平坐、安和樂利。」
1988年春,李登輝政府決定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台灣的數量與種類,引起農民質疑恐慌,引爆多年積怨,5月20日爆發戰後台灣最大規模農民抗爭。


農民積怨爆發抗爭,政府視為「預謀暴力」
1980年代,台灣農業面臨國際要求開放農產品市場,且長期以農養工政策,造成農家所得偏低,農民對政府積怨、不安逐漸累積,因此引發「520農民運動」。來自高雄、台北、台南、嘉義、南投、苗栗、桃園等地的兩千多位農民,提出七項要求,包括全面農、眷保、肥料自由買賣、農地自由買賣、增加稻米保價收購面積、廢止農會及水利會遴選、成立農業部等。
原先和平抗爭的訴求,演變成流血衝突,警方與農民激戰二十幾個小時,政府將其視為「預謀暴力」,一百三十多名農民、學生、路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而當時最大爭議點為,偵查人員誘導菜車司機邱煌生做不實自白,要求其承認在菜車上預備石塊襲擊。
「台灣司法分三種,國民黨的、有錢人的、窮人的,而窮人的司法就是『輸』。」邱煌生還原當年情況,車子開過去,都有警察檢查,「安全檢查過關沒問題,警察才放我去遊行,這樣怎麼可能偷放石頭在菜車?」

被逼不實自白,邱煌生被關一年六個月
時間回推至5月20日晚間8點,警方蒐證人員在邱煌生菜車上發現大小不等的石塊,警方稍晚公佈消息宣稱,農民運動背後有暴力預謀、預藏石塊。5月26日晚間6點,邱煌生做了第一份筆錄,表明他只是受雇載白菜上台北,並未載其他東西;同日晚間8點,邱煌生第二次筆錄,承認「受邱鴻泳之託,到二崙公墓垃圾堆去載一些石塊上台北備用。」
兩份筆錄天差地遠,邱煌生還原真相,「當時他們跟我說:『要替國家設想,你若不承認,那你全家人死光。』還說要偽造成我畏罪自殺。」後來邱煌生翻供,卻為時已晚,當年辯護狀七十七訴1048號指出,邱煌生陳述,「當時便衣人員揚言要用一切手段逼我承認,要讓我妻小沒辦法生存,並準備對我刑求,我是很顧家的人,一想到妻小性命不保,我的心就軟了,經過他們連續八個小時的疲勞訊問,我做了不實的自白。」
於是在偵辦人員誘導下,邱煌生「承認」了自己沒做過的事,沒換來一生安穩,反而是一年四個月的監牢。「他們還去我家找我母親,要我母親叫我不要管政治,不然讓我關更久,你就針對我,你怎麼對一個70歲的人這樣?」陰影始終沒散去,就連時隔30年的今日,邱煌生要來參加座談會時,家人還是叫他不要上來台北,「別人會找時機來害你。」

陳錦松:逃亡12年,搬家28次
當年520農運副總指揮之一的陳錦松,僥倖逃過牢獄之災,卻在另一座監牢裡逃命。「我被通緝,整整12年又10個月,總共搬家28次,無法享受家庭溫暖,兩個女兒都還很小。」逃亡生活沒有穩定工作、住處,「但我從來都沒後悔。」「我參加的是民主運動,我又沒做壞事,我是為農民、自由、民主奮鬥。」
陳指出,當年會有520農運,是因為政府要開放大量進口,農民、農村都要破產,「水果剛要收成,你卻開放進口,農民不得不收成,但拿去賣又都不夠工錢,一車車水果是我們的血、委屈,這是當時農民的困境。」

黃美英:司法應還給當年農民公道
在520農運結束不久,台灣11位教授發起呼籲,認為政府處理過程有許多爭議,於是進行五個月實際訪查,要還原當時真相,集結成《五二○事件調查報告書》。現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講師、當初參與調查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助理黃美英指出,「當初寫報告書壓力很大,台北地檢署警告我們干預司法,但我說『這是司法不公』。」
調查小組按照邱煌生筆錄,「晚上去公墓搬一公噸的石頭,那個要有魔法才辦得到,教授親自去搬,到天亮都沒搬完,」邱煌生更不可能一個人在一小時內搬完;警察還說邱煌生半夜11點爬起來出門,但邱煌生妻子說他根本沒起來。
「我當時聽完這些筆錄內容,每個深夜都哭,我怎麼會生在這樣的社會?」黃表示,邱煌生太太在他被關的時候離開他,邱煌生身體、精神狀況都變差。「一年四個月要怎麼還給他?他只是個司機,卻被嚴刑逼供,要他承認載石頭。」
黃強調,農民運動是因為長期農業問題不被解決,農業政策要得到更多注視,「30年前要求成立農業部,到現在農業部在哪?」歷史回顧要有意義,為台灣將來30年打拚,要讓農民從過去困苦環境,走出一條路。轉型正義政策下,30年前,那麼多人被關,「司法要還給他們公平,不解決就再來一次520運動。」

「連打鼓的都被判刑一年」
大螢幕上一張張農民上街頭抗爭照片,石頭、警棍、水車,散落在畫面裡。「警察對農民非常暴力,警棍直抽心臟、脖子、頭,以前是這樣對待我們農民。」台灣農權總會召集人宋吉雄直指,很多後輩都不知道當時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政府暴政情況,「警察整路打,農民苦苦哀求還是被打,有幾個被打到身體嚴重受傷,台灣很悲哀。」
宋表示,當時近一百人被起訴,分成打鼓、丟石頭、放火燒車,「就連打鼓的幾乎都被判刑一年,這是完全沒有國法的。」期望讓歷史過去,重新開始,「士農工商可以平起平坐、安和樂利。」

陳吉仲哽咽自問:「農民有過得更好嗎?」
30年後的台灣是否記取教訓?農民真的過得更好了嗎?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30年前仍是一名大三學生,親眼目睹農民的血淚抗爭,「我們也問自己,農民有過得更好嗎?」他拋出心中疑問,一度哽咽無法繼續說話。
整個國家發展以農業扶植工業,是引起520運動的主要原因,陳指出,30年來政府對當時農民的七大訴求,大概沒做到多少,「我們會去檢討哪些沒做,哪些還要再加強。」即使現在農業預算變多,「但這1300億到底跑去哪?到底有沒有真的具體照顧到農民、農村?如果沒有,我們必須檢討、承擔。」同時承諾,「會幫農民把公道討回來,要求平反,這是轉型正義重要的一部分。」

針對農民七大訴求,陳進一步解釋,1988年520運動後才開辦農保,這是大家努力打拚爭取來的,而立院也剛三讀通過農民職災保險,未來農民從農受傷將有職災保險。針對當年農運關心的肥料議題,陳表示,目前肥料已相對便宜,但希望農民能多用有機肥料、生物性防治,邁向生態農業;農地自由買賣部分,陳指出,認同農地是農民重要資產,但農委會必須確保農地農用,農民擁有所有權,那可以把經營讓給年輕農民承租,讓農業永續經營。
陳表示,希望30年後的今日,520農運精神不要散掉,要傳承給年輕人,讓農業不再弱勢,真正讓農業走出來。

兩黨選舉都在騙,走一個放火的來了一個搶劫的,農會水利會農信保基金哪一個不是政治人物玩弄鼓掌之間,可悲台灣農民不要再被藍綠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