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耘—進入農村,腳踏實地認識這塊土地
2019年夏天,台灣農村陣線將舉辦「夏耘-農村草根調查營:我們與農的距離」。夏耘將年輕人帶到鄉村,我們相信唯有貼近土地與農村,在行動中產生更多對話與接觸,才能真切認識台灣鄉村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農村陣線」因抵抗農村再生條例集結。在一次一次保鄉衛農的行動中,農陣串連了每個關心農業議題的公民,成為與農並進的有機組織。這其中當然不乏滿懷熱情的學生與年輕人。儘管青年用行動實現對農業議題的關懷,然而在城鄉的隔閡斷裂下,年輕世代對於鄉村的現實場域實然陌生。夏耘因此而起,我們希望透掛夏耘的號招及培力,充實台灣農村的力量與未來。
夏耘:創造農業未來的重要舞台
夏耘並非只是單次的營隊,而是創造青年對農業議題的啟蒙後,成為連續性、持續影響生命的活動。
洪崇銘與康慧賢都參加了2015年的夏耘,夏耘是開啟他們回到鄉村的重要契機。當時就讀於中興化學的洪崇銘,在營隊過後他不斷詢問自己:「我真的認識家鄉嗎?」。循著這個疑問,他與伙伴創立「蔗青文化工作室」,回到家鄉二林,透過田野調查細描故鄉的市場生活、農業生產,並且將關懷延伸至教育、環境議題。
對農業有興趣的康慧賢原本尚未確定自己的志向,在夏耘之後成為貨真價實的農夫。當時他訪調的對象是「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在營隊結束後他並沒有離去,加入水賊林友善耕作的行列,每次彎腰農夫市集都可以看到他綁著頭巾,跟購買的民眾細細介紹作物背後的故事。

這些案例都是夏日田野辛苦耕耘的收穫。在許多地方組織的盛情款待、引導學習下,因夏耘聚集的青年學子開啟了他們人生與農業的對話。
回到美濃,不忘初衷
2009年第一屆夏耘在美濃舉辦,美濃是夏耘的濫觴。十年過後,我們再度回到出發點,期許夏耘能夠不忘初衷,繼續扮演帶領青年入鄉的角色,拉近每個人與農的距離。
今年夏耘回到十年前的第一屆的舉辦地美濃,圖為農陣幫忙美濃的芝麻田收成。
若你也同樣對農業議題感興趣,歡迎加入今年的夏耘營隊。讓我們帶著你入鄉,從土地出發、向農村學習。
《營隊資訊與簡介》
夏耘營隊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在美濃舉辦。課程以田野調查、地方創生以及各種農業議題為主,希望透過第一階段打好基礎功,讓學員對農村有基本的認識。詳細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第二階段將帶著學員到台灣各地進行田野調查,今年合作的單位有:雲林成龍社區、苑裡掀海風、鹿港中台灣農用基地、在南方澳的海味生活、蔗青文化工作室等團隊,透過在地團隊的帶領,用田野調查跟農村對話。
第三階段將採成果發表形式進行,預計在彎腰生活節時舉行。將田野調查的結果結晶成文,與地方、親朋好友分享夏耘汗水後的纍纍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