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儘管已有林產業者將相思樹的材質特色,詮釋得精采多元,但國人認為相思樹「歪扭」不具價值的印象仍有待改變。2015年,當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林學教授張森幾次回國探勘後,主張以相思樹為台灣林業打天下時,嚇傻一群林業專家。他們心裡想,放眼所及,原生相思樹長得歪七扭八,怎麼可能做大事?
張森專精林業經濟,當農委會林務局邀請他開課講授相思樹採種育種課程時,他甚至於課堂上宣布,若能找到一棵「通直圓滿」的相思樹,就給500元。這項主張獲得林務局支持,透過計畫由林試所於全台遍尋山林,陸續找出200多棵俊秀挺拔的相思樹標定為母樹,要以這批母樹繁衍出具全球競爭力的台灣新林業。
易崩塌地也難不倒 獨立含情只待有心人
雖值冬季枯水期,丹大林道孫海橋下的濁水溪依然發出響亮的水聲,原本過橋使用的流籠休養中,林試所公務車僅能駛過比車身寬不了多少的橋身;只見駕駛小心翼翼、顛簸前進,車上的交談聲也隨之靜默下來,直到安然度橋,才又熱絡討論起來。辛苦的沿著崎嶇山路前行,只為了一睹優質的相思樹母樹群。
在海拔700多公尺的丹大林班地旁下車,林試所長張彬、育林組長游漢明等人,隨著採種人陳銘權的腳步,在地表裸露、坡面陡峭的坡地前進。這片裸露崩塌地,被林務局巡山員找到15棵枝下高6.5公尺、樹幹通直的相思樹,標定為母樹,接著由林試所委託業者進行採種採穗。

日治時期,日本人就相中相思木獨特好用,而將原分布於恆春半島的相思木,全島種滿種好,在常民生活當柴薪、木炭。但到底相思木有多大能耐?丹大這片易崩塌地也許可以解答。我們在這片坡度陡峭、多處裸露的林地行進,鬆軟的土壤不時滑動,不時得手腳並用,邊走邊爬,免得隨著土石滑倒。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相思木卻能緊緊抓住土地,安然棲息其中,不受動搖。
15株母樹早已全數編號,眾人循著陳銘權步伐,尋覓蹤跡,每找到一棵總忍不住讚嘆高大筆直的樹形。編號7號的母樹就是一例,目測樹高約20公尺以上,不僅枝下高達7公尺,胸徑遠大於30公分,樹形健壯,符合林業人口中「通直圓滿」的條件。在它身旁有一倒下的相思樹,剖面顯示全是實心,色澤與紋路也令人滿意,正是研究人員期待的特性。
「低海拔的造林樹種首推相思木,雖看似到處都有,但我們要尋找通直的樹木當母樹,經由育苗進行造林,未來在製材利用上才具競爭力。」張彬說。
顛覆相思樹「扭曲」形象 高大母樹隱身廣大山林
2015年起,在林務局計畫支持下,林試所展開一場相思母樹選秀會,選拔全台野外樹形通直、圓滿、胸高直徑大於35公分,樹高15公尺以上,且樹幹外表無病蟲害、扭曲或腐朽現象的相思木,標定為母樹,然後將從它們身上採種,育出種苗,希望能打開相思木材的一片天。
殷勤巡山的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巡護員,在巡山過程尋找符合標準的母樹,將目視資料及座標,匯整到林務局造林生產組,再提供林業試驗所相思樹研究團隊,現地確認、標定及記錄優良母樹之各項基本資料,包括經緯度、坡度、海拔高、方位、林分狀況等資料。

而接下來的工作,則交由擅長攀樹採種的陳銘權,在全國各地200多棵母樹上,在不傷及母樹的原則下,盡可能地採取穗條及果莢。他對於每棵母樹的位置及型態了然於心,即使在丹大易崩塌地也能健步如飛。
依據林務局森林資源大調查資料,人工林中,相思樹面積達1萬478公頃,蓄積量154萬立方公尺,是闊葉人工林中族群數量最大的一種。
林試所野外調查資料也指出,在臺東地區找到胸高直徑96.5公分的植株;在嘉義大埔山區找到的優良母樹,海拔高達1,040公尺;還有找到枝下高達15.7公尺的母樹,而樹高最高者可達 30.8 公尺。這些母樹均屬主幹通直圓滿,分岔少,胸徑大,顛覆了一般人對相思樹的印象。
發展台灣國產材競爭力 相思樹翻身打頭陣
當農委會林務局推動國產材,第一選擇即鎖定台灣原生的相思樹,並委託林試所發展相關的計畫。林試所顧問張森即分析,相思樹密度在0.68(g/cm3)以上,是全球難得一見的硬質木材,加上它耐風、抗旱,在貧瘠的環境也生長良好,又分布於淺山地區、適合大面積栽植,可降低伐採成本。
「長期以來,台灣社會視相思樹為雜木,只能做薪炭材、太空包,其實不然。早期台灣漁船的龍骨就是是用相思樹做的,最高級的地板也是相思木和櫸木地板。」張森指出,從這些角度來看,台灣要建立自己的林業、生產鏈,相思樹是最理想的樹種。
雖然現在看到的相思樹,多半長得歪七扭八,但這是因長期以來擇優而伐、將筆直、樹形完好的相思樹幾乎砍伐殆盡的後果;其次,過去相思樹乾燥處理不易,再加上早期木工都是師傅以刀具處理,而處理堅硬的相思讓人吃不消,都使得相思樹未受到合理的看待,而現在無論機具或技術都已能克服,正是讓相思樹大展長才之際。
近年來因中國以及歐美等國,喜歡相思樹做成的地板和壁板,2013年以來30公分直徑以上原木叫價每公噸 6,000 元,50 公分直徑以上甚至叫價每公噸 1萬元以上,價格節節上揚。但這種榮景,會不會只是一股風潮、很快就退熱?張森認為,目前台灣的相思樹產量絕對無法滿足國際市場,好的相思木材隨時都有需要。
這種實例俯拾可得。宜蘭蘇澳昆儀實業即以相思木發展烏克麗麗、吉他背板、壁板以及地板,外銷到中國;高雄彌陀旺亮木地板、新竹高森實業的浴缸,都是以相思樹發展出具市場競爭性、替代性低的產品,市場上也常供不應求。

挑戰技術極限 國人發展熱處理技術站穩國際浪頭
相思木材質厚重,色澤黑亮,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專精林業的屏東林管處也為了展示國產材競爭力,辦公室壁材、桌子、地板,就是委託旺亮木工廠以相思樹打造而成。
一般木材切成薄片會翹曲,一扳開就裂了,旺亮木工廠則突破此門檻,將相思木材製作成0.3公分的薄片,即使壓平也不裂開,貼到合板做成地板,出口到美國,結果大受歡迎。
用相思木邊材拼接的壁板,經過熱處理,顏色深得閃閃發亮,材質紋理自然呈現,有如藝術畫作,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看。屏東林管處作業課長張智強特別指出,旺亮木工廠發展出的特別技術,連國人不喜愛的邊材,也能利用。
「多數國人認為木材外圍的邊材,是不成熟材、容易腐爛,而切掉不用,但美國人就喜歡原始的狀態,因此也會留邊材。」張智強指著傳統遺棄不用的邊材,經過熱處理後變得穩定,看起來都一樣,一點都不浪費。

另外,業者也依據客群的喜好,發展不同質感的壁地板,以人工手刮刨光,讓紋路呈現波浪感;顏色也可選擇,主張天然的最好,就選擇原色,或依客群需求染色。
「相思樹具備立足台灣、放眼全球的條件,凸顯台灣林業的優點,但這個天下需要我們去爭取。」張森說,台灣應該有林業發展的戰略性目標,以原生相思樹育苗種植,為台灣奠基好的起跑點。
全球保育潮流已經不再砍原始林,發展台灣相思樹產業,尋尋覓覓只待找出優良母樹。從這些優良母樹採下的穗條和果莢,未來在台灣林業發展上,又將扮演何種角色呢?這得從一群研究人員正展開的漫漫育種路談起。(文未完,待續)
想知道照片中的那些母株樹齡多少?文中的相思樹都是 native app?
您好,關於丹大林地的相思樹,都是過去人工種植的,不算自然族群。至於被選種的母樹,請教林試所專家,判斷林齡約在50年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