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飼養率節節攀升,非法寵物交易也亂象叢生。據估計國內寵物市場商機三百億元,然而由於法規不明,管理鬆散、人力不足,寵物市場呈現無政府狀態。上月在台南外海查獲漁船走私154隻品種貓,全數安樂死造成民意沸騰。為回應社會期待,農委會預計在年底前成立寵物管理科,專責建立電子化寵物戶籍登記制度。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及立法委員陳亭妃今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國人「莫忘154隻貓的犧牲」,應杜絕非法走私犬貓並體檢法規管理漏洞。會中披露寵物來源不明亂象與非法繁殖場問題,要求農委會畜牧處針對《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進行檢討並提出改善措施。

制度不清、稽查不足、業者誆騙消費者,寵物業三大亂象頻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現行主管犬貓的《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有三大漏洞, 造成動物權一再受到傷害。
第一,政府市面流通犬貓缺乏有效查核機制,根本無法確實掌握全台繁殖用種犬貓數量,任由業者用走私犬貓及非法繁殖犬貓混充合法犬貓。動保團體查核在網路上公開宣傳合法繁殖自產自銷的犬貓場,卻發現該證號只有買賣跟寄養資格,根本沒有繁殖證明,以錯誤訊息蒙騙消費者購買。
第二漏洞在於,所有的繁殖買賣、幫小狗小貓報戶口,只需要業者填寫紙本去申請,即可取得一整批晶片。整個程序皆由業者自行填寫,繁殖紀錄、植入晶片、買賣紀錄、辦理寵物登記,所有紀錄都由業者說了算,政府無法核實、防堵弊端。
第三、業者鼓勵不知情民眾違法,以買賣名義讓家犬貓繁殖流入買賣市場。由於政府允許民眾自養犬貓可申請免絕育,有許多業者遂鼓吹飼主自行繁殖犬貓後再由寵物店買回,變相成為來源不明的交易市場漏洞。
五大「洗白」途徑,走私、私自繁殖犬貓流入市場
動保團體蒐證調查,提出非法寵物交易的五大「洗白」途徑。陳玉敏指出,第一類是業者將走私犬貓放在非法「B場」繁殖,透過有證照合法「A場」販售源源不絕的「貨源」。第二類是將走私犬貓灌入合法登記繁殖幼犬貓數量,就可再成為種公母繁殖獲利,顯現主管機關對犬貓繁養殖完全狀況外。
第三類是有不法業者盜用或借用合法登記的許可證,將寵物放到網路上招攬買家,再私下交易議價,讓走私犬貓順利進入繁殖市場。第四類則是市面上流通走私幼犬貓,謊稱是自家犬貓所生,放上網徵求「認養」,變相買賣。最後一種是「根本懶得洗白」,直接販賣給業者當種公母,或賣給消費者。

稽查能量不足,非法繁殖場猖獗,動物權淪陷
陳玉敏批評,現行全台共174名「動物保護檢查員」,一半以上在六都,但連六都的執法人力都嚴重不足、稽查頻率低根本難以抓到違法,許多消費者也不在乎動物來源是否合法。陳玉敏認為,每年走私進口寵物品項達一千三百多種,其中的犬貓品系有四、五十種,這個誇張漏洞至今仍在,也未建立可繁殖的黑名單跟白名單。
陳玉敏痛批,許多業者私下交配的品種容易有先天缺陷,例如法鬥犬鼻子扁塌,容易呼吸困難。法規雖有限制寵物業者繁殖時要確認有無先天性遺傳缺陷,但是農委會完全沒有能量去確認,造成私下繁殖犬貓基因缺陷越來越嚴重,買到的飼主以後也沒有經濟能力去負擔,最終放生棄養問題越來越多。
「這些非法繁殖場所的環境就跟煉獄一樣,繁殖的動物許多患有疾病。」她補充,「而且販售四個月以下的幼犬貓,讓動物失去母愛跟手足相處的社會化過程,會改變動物行為,造成啃腳習慣。」
.jpg)
非法繁殖場地處隱密,「用A場漂白BCD場」
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 近一兩年來不斷追蹤調查北投、桃園龍潭、高雄小港等多處非法繁殖場,發現非法繁殖場躲在合法繁殖場背後是常態現象。為何非法繁殖場如此猖獗?到底獲利有多誘人?
TSPCA執行長姜怡如說明,「非法繁殖場不需要遵守法規、不須接受政府查核、也不需要任何評鑑,可以超量繁養。」在追求外觀特殊性的寵物市場,非法繁殖場有其存在利基。「只要業者登記一個A場,然後私闢BCD場為非法繁殖,用A場來漂白犬貓來源。」
姜怡如以北投一處飼養349隻非法繁殖場說明,非法繁殖場多隱身於非常隱密的山區,出入必須經過多筆私人土地,將非法繁殖的寵物洗白流入合法產業管道。

農委會:杜絕非法走私,全面改採「可溯源方式」管理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會後表示,動保團體提到的諸多議題,確實反映在現行管理制度上的諸多盲點,在走私貓人道撲滅事件後,農委會已決議成立專責單位,從三方面加強管理寵物。
第一是邊境管理,會建立輸入的黑白名單,與林務局合作管制邊境輸入,如果不在白名單上原則上就是禁止,農委會將從嚴審查。飼養繁殖方面,也會採黑白名單概念,且類別含括所有飼養寵物不限於犬貓。
第二,關於現行《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用紙本作業管理犬貓登記作業,未來將改採電子化跟資訊化管理。
第三,為解決「合法繁養殖場掩護非法問題」,將改採可溯源方式來管理商用犬貓的供應鏈。未來飼主在市面上購買寵物,或者繁殖母犬、繁殖場、中間經過幾手交易,管理單位將確保所有流程登載義務化。如果業者未詳實登載,現行《動保法》就可以罰責至少四萬到二十萬。
江文全強調,有需求才會有供給,希望民眾以領養取代購買,未來會將商用犬的供應地籍明確化,避免家庭繁殖犬貓混入,區隔家用犬與商用犬。在立委陳亭妃要求下,農委會將在一個月內向立院辦公室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報告。
飼主自行繁殖回售寵物店違法
陳玉敏表示,寵物非法繁殖問題不只有在犬貓,其他寵物鳥類、鼠兔、兩棲爬蟲類也都存在,但因為稽查人力缺乏,幾乎無法可管。她呼籲消費者不要衝動性購買,也要盡量以領養取代購買。
陳玉敏強調,業者經常灌輸錯誤知識,告知犬貓飼主可自行交配繁殖,再由寵物店業者付費買回幼犬貓,甚至鼓勵民眾不要打晶片,這些都是錯誤訊息。而政府也沒有善盡管理責任,只要民眾填寫免絕育申請,政府沒有准駁權,民眾填上任何理由政府都只能接受。
江文全指出,依現行《動物保護法》22條第一項,任何人若沒有取得特定寵物業許可證就販售寵物,即是違法。依照《動保法》25條之二,可處新台幣10萬以上到300萬以下罰款,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