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漲 3 元,產地鬧雞荒,缺蛋會缺到明年春節

台北市蛋商公會與雞農今 (3) 日開會決定,明 (4) 日雞蛋漲 3 元,產地價每台斤從 40.5 元漲到 43.5 元,批發價每台斤 50 元調整為 53 元。蛋商透露,漲價已經醞釀超過兩週,因為產地蛋雞大量換羽、淘汰,雞蛋供應短缺,同業之間調蛋相當頻繁,但近期雞蛋價格備受關注,農業部也會干預價格的漲跌,目前市場機制已失靈,未來雞蛋價格走向很難預測。

市場缺蛋,產地則缺雞。雞農表示,現在最缺的是中雞,蛋雞場下訂要等半年至一年不等,雞舍裡只剩下老雞,這些老雞從過去兩年一路淘汰、換羽,直到現在數量越來越少,新的中雞又補不上缺口,產蛋量自然吃緊。產地預估至少缺 300 至 400 萬隻中雞,但今年的種雞進口都集中在下半年,因此最快要等到明年過年,雞群才會更新完畢,換言之,缺蛋至少會持續到明年農曆春節。

雞蛋供應再度出現缺口,明(4)日起每台斤漲3元(攝影/林怡均)

雞蛋調度頻繁,蛋價卻被控制

全國每日雞蛋需求量約 12 萬箱(約 2400 萬顆),根據農業部的「雞蛋產銷資訊」,目前雞蛋每日生產量約 11 萬 4500 箱(約 2290 萬顆),算起來一天約有 110 萬顆雞蛋的缺口。台北市蛋商公會幹部劉先生表示,國產雞蛋目前確實供不應求,接下來又逢開學,需求持續擴大,但產地雞隻產量遲遲未回升,關於漲價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兩三週,最後在今(3)日作出決定。

劉先生透露,過去一個月來,同業之間調蛋越來越頻繁,他上週就接到四家蛋行的求救電話,調度量少則 30 箱,多則 200 箱,「數量是越來越多」。當蛋商開始調度雞蛋,便是「缺蛋」的徵兆,蛋價在雞蛋缺了快一個月才漲,原因是近兩年來雞蛋頻頻登上媒體版面,使得蛋價漲跌變得格外敏感,「政府都有在控制價格」,目前雞蛋價格已不像過去是自由市場機制決定。

供應全台近一成雞蛋的信興蛋品經營人涂萬財也表示,前幾次開會,雞農、部分蛋商都希望漲價,但農業部明確指示「開學再漲」。劉先生認為,當雞蛋價格無法即時反映真實的供需狀態時,生產和銷售端也會失序,以這次漲價來說,時間點慢了至少兩週,養老雞不划算的情況下,雞農就會淘汰牠們,「這會讓產地的雞很難留住。」

老母雞產蛋率低,當收入不符合成本時,雞農就會進行淘汰(攝影/林怡均)

產地鬧雞荒,至少缺 300 萬隻中雞

根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統計,今年 7 月換羽的雞有 133 萬隻、淘汰 128 萬隻,都明顯高於 6 月數據。屏東縣蛋雞聯誼會前會長林志強表示,現在缺蛋是必然的結果,因為產地蛋雞正在大量換羽,雞農從去年起就一直很難買新的中雞來更新雞群,「現在下訂最快要半年才會收到」,下蛋的主力只能靠寡產的老雞,「缺蛋缺到明年過年也不奇怪」。

彰化縣雞農陳先生則表示,現在不少雞舍的籠子快空一半,因為雞隻死亡數量很多,年初禽流感死了很多雞,但後來天氣太熱,不少雞出現熱緊迫、食慾不振,近期收到的中雞也比以前「虛」很多,他和附近雞農都懷疑種雞場的雞防疫沒有做確實,出售這些不健康的雞給雞農,這些新雞在初次下蛋沒多久都死。另外,雞農買不到新雞的時候,會轉買別的牧場淘汰雞回來換羽,「但現在已經連淘汰雞都搶不到」。

台南市雞農王先生以養雞協會統計推估,全台目前至少缺 300 至 400 萬隻中雞,今年雖然會增加蛋種雞進口量,但大量進口的時間都排在下半年,上半年的種雞根本無法產出足夠的中雞,沒有足量的中雞就無法拉高產蛋率及產量。

國產雞蛋供應不足,進口雞蛋卻有庫存。涂萬財表示,目前進口雞蛋庫存量不少,中央畜產會會看市況適時釋出,進口與國產雞蛋相加,供應量還是能和需求量平衡。不過王先生表示,他聽到蛋商轉述,進口雞蛋品質不佳又有大量負面新聞,國內蛋商根本不敢直接賣給消費者,只能賣加工廠或是交由超商製作茶葉蛋,更有不少進口蛋因保存時間到期就地銷毀。

目前庫存多是進口雞蛋,因品質不佳而乏人問津(攝影/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