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蛋商公會與雞農今 (3) 日開會決定,明 (4) 日雞蛋漲 3 元,產地價每台斤從 40.5 元漲到 43.5 元,批發價每台斤 50 元調整為 53 元。蛋商透露,漲價已經醞釀超過兩週,因為產地蛋雞大量換羽、淘汰,雞蛋供應短缺,同業之間調蛋相當頻繁,但近期雞蛋價格備受關注,農業部也會干預價格的漲跌,目前市場機制已失靈,未來雞蛋價格走向很難預測。
市場缺蛋,產地則缺雞。雞農表示,現在最缺的是中雞,蛋雞場下訂要等半年至一年不等,雞舍裡只剩下老雞,這些老雞從過去兩年一路淘汰、換羽,直到現在數量越來越少,新的中雞又補不上缺口,產蛋量自然吃緊。產地預估至少缺 300 至 400 萬隻中雞,但今年的種雞進口都集中在下半年,因此最快要等到明年過年,雞群才會更新完畢,換言之,缺蛋至少會持續到明年農曆春節。

雞蛋調度頻繁,蛋價卻被控制
全國每日雞蛋需求量約 12 萬箱(約 2400 萬顆),根據農業部的「雞蛋產銷資訊」,目前雞蛋每日生產量約 11 萬 4500 箱(約 2290 萬顆),算起來一天約有 110 萬顆雞蛋的缺口。台北市蛋商公會幹部劉先生表示,國產雞蛋目前確實供不應求,接下來又逢開學,需求持續擴大,但產地雞隻產量遲遲未回升,關於漲價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兩三週,最後在今(3)日作出決定。
劉先生透露,過去一個月來,同業之間調蛋越來越頻繁,他上週就接到四家蛋行的求救電話,調度量少則 30 箱,多則 200 箱,「數量是越來越多」。當蛋商開始調度雞蛋,便是「缺蛋」的徵兆,蛋價在雞蛋缺了快一個月才漲,原因是近兩年來雞蛋頻頻登上媒體版面,使得蛋價漲跌變得格外敏感,「政府都有在控制價格」,目前雞蛋價格已不像過去是自由市場機制決定。
供應全台近一成雞蛋的信興蛋品經營人涂萬財也表示,前幾次開會,雞農、部分蛋商都希望漲價,但農業部明確指示「開學再漲」。劉先生認為,當雞蛋價格無法即時反映真實的供需狀態時,生產和銷售端也會失序,以這次漲價來說,時間點慢了至少兩週,養老雞不划算的情況下,雞農就會淘汰牠們,「這會讓產地的雞很難留住。」

產地鬧雞荒,至少缺 300 萬隻中雞
根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統計,今年 7 月換羽的雞有 133 萬隻、淘汰 128 萬隻,都明顯高於 6 月數據。屏東縣蛋雞聯誼會前會長林志強表示,現在缺蛋是必然的結果,因為產地蛋雞正在大量換羽,雞農從去年起就一直很難買新的中雞來更新雞群,「現在下訂最快要半年才會收到」,下蛋的主力只能靠寡產的老雞,「缺蛋缺到明年過年也不奇怪」。
彰化縣雞農陳先生則表示,現在不少雞舍的籠子快空一半,因為雞隻死亡數量很多,年初禽流感死了很多雞,但後來天氣太熱,不少雞出現熱緊迫、食慾不振,近期收到的中雞也比以前「虛」很多,他和附近雞農都懷疑種雞場的雞防疫沒有做確實,出售這些不健康的雞給雞農,這些新雞在初次下蛋沒多久都死。另外,雞農買不到新雞的時候,會轉買別的牧場淘汰雞回來換羽,「但現在已經連淘汰雞都搶不到」。
台南市雞農王先生以養雞協會統計推估,全台目前至少缺 300 至 400 萬隻中雞,今年雖然會增加蛋種雞進口量,但大量進口的時間都排在下半年,上半年的種雞根本無法產出足夠的中雞,沒有足量的中雞就無法拉高產蛋率及產量。
國產雞蛋供應不足,進口雞蛋卻有庫存。涂萬財表示,目前進口雞蛋庫存量不少,中央畜產會會看市況適時釋出,進口與國產雞蛋相加,供應量還是能和需求量平衡。不過王先生表示,他聽到蛋商轉述,進口雞蛋品質不佳又有大量負面新聞,國內蛋商根本不敢直接賣給消費者,只能賣加工廠或是交由超商製作茶葉蛋,更有不少進口蛋因保存時間到期就地銷毀。

農業部是國家「糧食」的管理單位,如果只會報告為什麼缺這個、缺那個的原因,而不是「設法」滿足或去化,消弭問題於未發,要這個「無能」的單位做什麼?升格為部,不是尸位素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