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摧毀許多溫室、果園,農民無法立刻復耕,必須兼職其它工作為生。但過往法規要求,最多只能兼差半年,否則就要取消農保身份。為協助災區,農業部近日公告修正草案,受害農民有機會延長兼職時間至 2 年,安心打工賺取家用。
果農、溫室農適用,需申請天災救助作為依據
根據「農暇之餘從事非農業勞務工作認定標準」(以下簡稱「非農勞務標準」)規定,農民若要在農閒時期從事非農工作,至多不得超過 180 天。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解釋,這既能讓農民在非農忙時可以兼差,短期擁有勞保保障,同時杜絕有心人士並未從農,卻享有雙重保險福利。
但因本次重大天災,許多農民要較長時間兼差,經農業部評估後可直接放寬為 2 年。諸如嘉義、台南等風災重創區,以及高雄、屏東、彰化、台東等縣市,因強降雨也出現嚴重農損,農民都有機會適用。
不過並非所有農民都能延長時限,陳怡任指出,可以放寬兼限制的對象是「需要長期復耕、復建」的農民,例如果樹,以溫網室生產番茄、甜瓜等作物等,若是種植露天短期葉菜等,因復原時間短、重建門檻較低,原則上不適用。

陳怡任提及,符合資格的農民,要先申請天災救助,然後在被提醒勞保剩餘天數時,向鄉鎮公所、農會等投保單位再延長時間,之後勞保局會直至勞保接近 2 年時,再提醒農民時限。
這次修正草案是調整內文,意旨不僅是這次天災,往後若出現相當嚴重的天災,農業部都會適時考量,對特別需要較長期兼職的農民放寬非農工作時限。
安心兼差有勞保,申請條件也合理
農業部迅速修正「非農勞務標準」,對許多農民相當實用,嘉義縣青農聯誼會鹿草分會長陳惠茹表示,鹿草農民有許多是以溫網室種植小番茄、甜瓜等瓜果,復原時間以年計算,尤其剛投入農業、仍背負貸款的青農倍感壓力。
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表示,災後多數農民陷於半年無法復耕、又不能繼續兼差的困境,雖然也可找以日計酬等零工,然而這些工作多不具有勞保,若農民不幸發生工作意外,就無法有理賠等保障。新公告的「非農勞務標準」讓農民得以兼職達 2 年,重回務農時的壓力也會減輕不少。
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靜玉分析,農民至多兼職 2 年,至少可以先重建部分設施或農田,不會復耕時毫無生產,沒有收入。她也覺得兼職時間延長,與農民需先申請天災救助等條件相綁,才能落實福利針對真正受害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