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法修正三讀,政府保費補助不限 6 成,上限 75%,農方:有助投保意願

立法院會昨(5)日三讀修正通過《農業保險法》,放寬農業保險的保費補助門檻,新法刪除「保費補助比率不得高於 60%」,亦即未來政府保費補助可超過六成,但不得高於 75%。不過農金署表示,考量預算有限,目前保費補助比率仍維持 50% 不變,後續會看產業需求調整。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認為,近年天災不斷,越來越多柚農感受到保險的重要性,也刺激了投保率,今年丹娜絲颱風讓柚農血本無歸,若政府願意趁此機會提高保費補助比例,那怕只是多 5%,都有助於提高投保意願。

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麻豆文旦柚,有投保的柚農已獲得理賠。(攝影/林怡均)

立法院修正通過,農金署暫不提高保費補助

《農業保險法》自 2021 年起實施,其中第 10 條規定,主管機關對要保人投保農業保險的保費予以補助,補助比例得依保險項目而定,在《農業保險法》施行 5 年內,保費補助比率上限 75%; 施行第 6 年起,補助比率不得高於 60%,而強制保險者則不受此限。

立法院此次修正後,刪除「施行後第6年起,不得低於60%」等文字,農業保險的補助上限維持 75%,並增訂「補助比率由主管機關考量農業發展需要定期檢討、調整」。

農金署副署長周妙芳說明,今(2025)年是《農業保險法》上路第五年,法條修正後,意味著後續保費補助都以 75%為上限,並不會影響現有保單運作,「自願險」將維持既有的保費補助 50%,商業、政策型保單都適用,農金署暫無規劃提高補助比率,「因為預算有限」。

目前農業保險中,僅水稻收入保險基本型和豬隻死亡保險為強制險,水稻收入保險基本型的保費全額補助,稻農毋需繳納;豬隻死亡保險則依飼養頭數而補助有別,500頭以下全額補助,500頭以上補助 50% 至 80%。周妙方表示,目前正研議將乳牛死亡保險設為強制險,保費補助方案還在規劃,不見得會全額補助。

農漁畜的產業保單補助 50% 保費,縣市政府各自加碼

過去農漁畜的產業保單,農業部補助保費 1/3 或 1/2,但自去(2024)年 12 月起,保費補助均已調整為 50%。除中央補助保費外,各地方政府也會依財務狀況、產業考量,補助保費 10%至 40% 不等,補助額度最高的是桃園市及台中市,兩市均補助 40%。

所有農業保險中,水稻的保費最低,即便是需要自費的水稻收入保險加強型,每公頃保費平均不到一萬元;果樹類作物每公頃最高保費則動輒 3 萬起跳,甚至 5 萬以上;漁業保險的保費更高,每公頃最高保費超過 31 萬元。當農漁民需負擔保費越高,投保前便會猶豫再三。

保費補助比例高低,也會影響投保率。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指出,保單能否理賠是農民投保的最關鍵因素,接下來便是保費,以柚保單為例,中央補助保費 50%、台南市政府補助 22.5%,農會也曾補助 10%保費,盡可能降低農民負擔,而近三年天災不斷,颱風的風速達起賠點後,理賠金迅速發放,都讓柚保單的投保率不斷成長。

麻豆農會:趁勢加碼保費補助,無論多少都能提高投保率

算上今年,柚保單已連續三年理賠。孫慈敏透露,麻豆地區符合投保資格的農戶,文旦柚面積總計約 800 公頃,去年投保面積破百,今年則達 150 公頃,因免勘災、風速達標後 15 天便馬上理賠,柚農不必在忙碌的重建復耕工作中,擠出時間準備大量文件資料,也無需面對繁瑣的行政流程。

柚農李宏期今年投保柚保險,5 分地的保費接近 9000 元,日前已領到理賠金 10 萬元。在他看來,丹娜絲颱風讓他的果園只剩三成柚子可賣,雖然理賠金無法彌補損失,但至少比天災救助金來得高。李宏期打算明年繼續投保,但他坦言,「如果能更便宜,當然是最好,其他人也會想保。」

李宏期種有七分地文旦柚,今年損失慘重,所幸有投保,能領到理賠金。(攝影/林怡均)

政府保費提高,是否真的會增加投保率?

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王親仁、國際貿易與經營系兼任講師王幸媛共同編譯文獻指出,改變現行保費補貼水準,將改變生產者仰賴農作物保險的選擇,以美國為例,當補貼增加可使美國更多農民參加農業保險、提高保險覆蓋面積。

逢甲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編譯《主要國家實施農作物保險模式之探討》,內容指出,歐美亞各國推行農業保險時,均提供保費補助,以美國為例,美國推展農業保險超過半世紀,覆蓋面積超過 119 億公頃,聯邦政府保費補貼也不斷增加,1980年代保費補貼不到10 億美元,2011 年便已成長至 73 億美元,顯見保費補助是推展農業保險的重要關鍵。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