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遠得要命」的小村,從都蘭山下出發,穿越群山裡的泰源盆地,再經過許多溪谷與樹林,才能抵達台東尚德村,這裡是陳人鼎最愛的故鄉。
陳人鼎離家多年,因一場土地開發案回鄉保護家園,最終選擇返鄉定居,他在這裡種下香草,與部落居民合作,生產精油純露作成產品,雖然小村很遠,但土地長出的香味可以傳遍各地。

抗爭家鄉開發案,驚覺山村產業困境
陳人鼎原想等退休後再回尚德村終老,沒想到 2010 年得知將有大型開發案,把數十公頃土地蓋成宗教建築,並佔據水源處,破壞自然環境與居民用水。他特地返鄉發起抗爭,沒想到全村只有他反對,甚至有居民質疑他居住外地,插手開發案是阻礙發展。
陳人鼎與居民深談後,才發現大家認為尚德村非常偏僻,務農辛苦但收益不佳,青年外移嚴重,長者無力下田就沒有生計,反而破壞環境的開發案,或許是外界資源與金流挹注的僅有機會。
他認為,要保護尚德村不能只反對開發案,於是攜家帶眷,回鄉居住,經營社區發展協會,產業轉型與守護環境兩路並進,一邊說服居民抗爭,一邊尋找夥伴,希望建立村落新產業。

意外發現環境優勢,踏入香草生產
摸索產業過程並不容易,這裡稻作無法跟其它鄉鎮競爭,芒果等果樹收成不好,造林因褐根病嚴重而慘死,陳人鼎還試過養魚,也不敷成本,最初與伙伴只好靠採梅子、養肉雞維生。
後來他察覺,村裡竟然有廢棄精油加工廠,原來泰源盆地內日光充足、溫差大、排水好,早期曾是香茅、薄荷等香草生產重鎮,可惜因化工產業興起而沒落,陳人鼎把目光轉向香草作物,建立合作農場,重振香氛產業。

向自然取經,透過土地選擇作物
陳人鼎挑選香草策略是「向自然取經」,觀察不需施用化學資材,就能適應尚德村環境的作物。像台灣常見的野薑花少病蟲害又耐颱風,且市場又少有香氛商品,所以雀屏中選。
陳人鼎觀察,有些香草廣泛存在泰源盆地,不需管理就會不斷冒出,只要不移除,加上野外採集,數量就足夠產出香氛原料,例如刺蔥、黃荊等作物勞力需求低又能抗風,可以能種在花田周遭當綠籬,多種作物共生,盡可能增加土地效益。

隨植物香氣含量決定種植、採收時間
作物多樣看似徒增管理難度,但陳人鼎分享,他試驗每種植物香氣物質含量高時機,建立「採收時程表」,交錯農忙時節來減輕管理勞力。像野薑花夏季花量最多,而刺蔥精油多聚集在嫩葉,在每年春、秋兩次砍下刺蔥嫩枝,夏季就只要專注摘取野薑花。
香氛萃取也有最佳時機,陳人鼎舉例,薄荷葉片精油含量入夏後增加,在氣溫陡升時最高,隨後又會降低,他大概在 4 月後密切注意氣溫變化,估算加工時間。每種作物經過多年測試,都有年度加工排程,廠房得以全年無休。
像野薑花香氣物質在夜間較濃,遇到高溫就會消失,工人要在破曉時採收完,當日就低溫乾燥,並真空保存,鎖住香氣。至於薄荷、茵陳蒿等作物,則透過蒸餾萃出精油。
陳人鼎也觀察國內外市場變動,試種各種香草,新增如恆春楨楠等冷門作物,用市場區隔性,降低國產香草成本劣勢。他也跟各地農改場合作,選拔更耐天氣劇變、病蟲害、香氛物質含量更高的品種或品系,確保香草事業在田間就有充足韌性因應生產風險。

危機中催生加工廠與品牌契機
合作農場原本只量產香草,走上香氛清潔品牌之路,是挫折後的意外。陳人鼎回憶,當年有業者要求提供純露、精油,於是他下重本建置加工廠,後來合作破局,可是刺蔥、黃荊香氛非大眾產品,一時難找到替代採購訂單,「被現實逼迫」,他走向開發產品之路。
陳人鼎表示,幸好當時有時任農村水保局台東分局局長王志輝(現任台東縣副縣長)支持,添購加工設備、引薦外界業師精進香氛萃取技術,他也學習調香,開發香氛配方。
他分享,調香不僅仰賴主觀感受,還要剖析香氣物質特性,得以相輔相成。例如月桃等花卉香氣物質常先擴散並散去,可以搭配木本植物精油補充後段香氣,或用廣藿香等具有定香效果作物延長花香,香氛配方好聞也持久,才有競爭力。

分析數據,精準行銷
有了穩定加工技術,陳人鼎邁向品牌經營, 同樣在王志輝協助下,他在 2020 年成立「小村遠遠」,接受旅遊業者跟行銷業師教導,開發洗髮精、洗碗精、防蚊液等多種產品,經營終端市場。
陳人鼎建置了銷量統計與分析系統,定期監測每種產品能「打中」哪些通路。例如餐飲業常需要無咖啡因飲品,以香草茶為主推,旅宿業者則優先介紹清潔用品,末端客戶偏好也利於精準行銷,若常客以女性為主,產品多帶有清新花香較佳;玫瑰天竺葵等同時有花、草香的作物,則廣受喜愛,相關產品在各據點都會嘗試販售。
陳人鼎也提供客製禮盒,例如與企業合作永續禮盒,強調友善種植、維繫農村發展等品牌理念,若與地方農會合作,則結合金針、文旦等特色農產,靈活彈性打開能見度。

王志輝:台東適合深耕香草產業
綽號小玲跟阿莉亞的居民是跟陳人鼎打拼至今的「老戰友」,他們坦言,在尚德村種稻只能餬口,年齡漸長後更難下田,照顧香草不僅輕鬆,也有穩定收入可以生活。
王志輝認為,台東相比其他縣市擁有更珍貴的自然環境,以此發展特色農業才具競爭力,尤其以香草為原料的香氛產品屬於高價市場,是值得深耕的產業。
近年氣候變遷劇烈,香草作物也面臨挑戰,例如薄荷等作物因氣溫變高,生產愈趨困難,洛神也受兩年強烈雨害而無法採收;去(2024)年地震與颱風更重創東部觀光業,連帶減少許多旅宿業者訂單,小村遠遠想要長遠經營,生產至銷售仍有難題需要克服。
陳人鼎表示,小村遠遠至今仍在試驗更多香草植物,也將建置新的加工與行銷據點,方便與外界交流創造商機。他希望香草版圖能擴及整個東河鄉,也盼望讓更多資源回流到尚德村,可以進行梯田整治、重新造林,守護故鄉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