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潮間帶水面光電火災,環團:需評估毒性污染殘留,業者稱已探勘無異常

今(6)日上午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水面型光電案場」、彰濱工業區東側崙尾東光電廠發生火災事故,因火災地點是潮間帶無法進入,由消防隊員手持乾式滅火器步行。是否會對海岸產生污染或毒性殘留疑慮?業者表示將邀請專業人士評估。彰化縣府表示,目前針對水面型光電火災並未制訂應對措施,會向中央反映。

YouTube video

環保人士:案場四處冒白煙起火,憂慮火災造成沿海濕地污染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前理事長洪新䒴表示,今天早上七點左右,朋友通知他崙尾東水面型案場傳出自燃現象,他趕赴現場查看,發現崙尾東潮間帶的水面案場確有火光跟冒煙,周邊有消防車待命,但因為車輛無法進入案場搶救,車輛只能在周邊待命。

他在現場觀察發現,主要起火點撲滅後,還是有不同的地點失火冒起白煙,人員四處奔赴搶救滅火,一下這個冒起白煙,一下又換另一個地方,燃點顯然不只一個地方,他在現場停留約一個小時,確認現場已經沒有再起火,隨即離去。

洪新䒴稱,他擔心火災事故發生後,光電板燃燒的線路留在現場會造成二次污染,這些污染會隨著漲退潮流入大海,影響彰化沿海濕地生態,希望相關單位及業者能負起責任善後處置。

YouTube video

彰化縣府:火災由廠商自行撲滅,光電火警應對措施須向中央請示

彰化縣政府綠能及公用事業科科長林其春表示,上午確實有接獲廠商通報,因為線路短路,導致崙尾東水面型光電案場發生火災,但是八點前已經撲滅。

林其春表示,該火災事故由廠商自行撲滅,但是消防隊則是在現場全程戒護。記者提問,關於水面光電案場火災對鄰近海域是否產生污染源或毒物殘留疑慮,林其春表示,會將事件通報環保局。至於光電案場火警事故應對措施,不清楚相關規定,還必須向中央請示。林其春說,依據產業法令,應由產業所有人為善後責任人。

火災事故地點約在台61線174公里處。(依照洪新䒴口述,記者標示)

消防隊:水面光電案場難以抵達,光電火警應對手段有限

因水面型光電在水面上,發生火警時,消防隊是否能夠處理?鹿港消防分隊林小隊長表示,該水面案場位置消防車輛並無法到達,因上午適逢退潮,因此由廠商人員跟消防隊人員步行攜帶乾式滅火器撲滅。

林小隊長表示,一般光電若發生火警,消防人員其實難以滅火,因為案場屬於持續供電狀態,消防員大多是採取控制火燒災害範圍,會以避免火勢擴散為主。

疑似因潮汐拉扯導致線路斷裂失火,業者:目前仍無法確認原因

據悉該案場由聯合再生公司開發,聯合再生公司發布新聞表示,在確認現場火勢獲得控制後,已展開安全檢測與損壞復原作業,並將電纜回收與廢棄物集中處理,委由專業機構依規辦理。

針對水面光電火警是否會對海岸產生污染或毒性殘留疑慮,聯合再生表示,本次燃燒僅限於外部連接之電纜線材絕緣層,未波及周邊社區與水域,經查驗現場未產生有毒氣體或污染物外洩。此外,火勢範圍侷限於案場內部浮台區域,經消防及環保單位現場勘查確認後並無異常。

針對火災發生原因,該案場管理階層人員表示,水面型案場位於海面上,漲退潮之間會產生拉扯力量,過去已有投入線路改善。這次仍發生短路,引發意外火警,他們也很意外,但是否起因於潮汐拉力扯斷線路,仍有待調查評估。

該案場管理階層人員表示,火災約為上午6─7 點之間發生,經過半小時搶救隨即撲滅,該公司採取預防性措施,對事故所屬約 10 MW案場進行斷電處置,整體損失及影響範圍很小,盼外界切勿過多渲染及臆測。

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國內最大水面型光電區位,總體規模逼近600MW(攝影/林吉洋)
崙尾東水面光電總範圍,尚未計入線西水道東南角,主要範圍面積已超過500公頃。

經濟部:超過20MW之光電案場須提交災防計畫

針對彰濱崙尾區海上太陽光電火災事故,經濟部上午發新聞稿說明,係太陽能電線線路破損導致短路,現場浮桶燃燒冒煙,事故場域已斷電、獨立隔離。火災於8時56分撲滅,無人員傷亡。後續園管局服務中心將邀集光電業者召開緊急應變事故研討會。

經濟部也聲明,依今年9月新規定,超過20MW之光電案場須提送災防計畫,本案業者已依規定提送。能源署將儘速完成審查,並針對本次發生的火災事故,特別要求業者強化防護作為,以杜絕再次發生的機會。

施月英:若沒有相對應消防能力,即不該設置光電案場

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崙尾東光電水域面積廣大,東西寬度平均超過 1.5 公里,南北距離達 3.5 公里,東側為塭仔港進出的線西水道,只剩西側可由彰濱工業區進入,距離最遠光電板約1700公尺,消防車難以抵達。

施月英表示,今日火災是因為適逢退潮,可以步行手持乾粉滅火,若漲潮的時候,消防人員該如何滅火?彰化曾發生多起光電案場事故,豬舍、工廠屋頂皆有,規模皆未超過20MW,一旦發生火警損失非常嚴重,如果火災發生在人口密集區,後果不堪設想。

施月英認為,如果如果光電案場設置地點,是現實上消防量能與設備無法克服,那這種案場便不該設置,否則光電火災只能眼睜睜讓它直接燒到結束,而這燃燒過程會釋放很多有毒物質,會影響周邊潮間帶的生物、魚塭養殖、農地作物食品安全與人體和動物的健康危害。

能源轉型觀察家:日本應對水面光電開發,消防隊配置特殊車輛

觀察台日能源轉型經驗的網路作家宋瑞文表示,日本千倉水庫水上光電 2019 年發生火災時,因為案場廣大,現場消防隊早已備有特別為案場準備的特殊消防車,放水距離可達70-100公尺,用以撲滅大型水面案場火災事故。

針對經濟部應對水面型光電案場災害,要求廠商自行提交災防計畫。宋瑞文表示,從日本的經驗看,水上光電等太陽能案場發生火災之前,相關公部門單位已做好因應措施與所需設備。台灣主管機關應比照辦理,消除民眾疑慮。

延伸閱讀:

綠能風電光電進入農漁村系列報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