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今(20)日公布,針對國內四大零售通路的雞蛋,進行動物福利評比,其中,家樂福(部分超市除外)、台灣 Costco 及 City Super 有五成仍為「格子籠」雞蛋,全聯架上雞蛋的格子籠比例更超過八成。
動社表示,格子籠有其使用年限,政策應設定緩衝時間,並要求新建雞舍不可再用格子籠,並仿照國外組織專業輔導團隊,協助雞農轉型。

國人一年吃近80億顆雞蛋,近75%為格子籠雞
「格子籠」來台超過一甲子,1959 年,日僑高桑文雄從日本進口鐵絲雞籠,國內其他養雞設備業者如法炮製,讓台灣養雞模式進入講求效率的格子籠飼養。格子籠雞蛋可說是工業化畜牧業的產物,但隨著動物福利意識抬頭,格子籠雞蛋不再是通路的首選。
國人一年吃掉 70 億至 80 億顆蛋,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國內蛋雞場約 70% 至 75% 仍為傳統格子籠,母雞終其一生只能生活在 A4 大小的空間裡,飽受高溫、風吹,格子籠下方則堆積大量雞糞,髒亂的飼養環境讓母雞緊迫,也讓動物用藥、抗生素成為日常。

歐盟2012年不再使用格子籠養雞,多國大型通路企業跟進
陳玉敏說明,諸多科學研究結果指出,格子籠雞蛋不利於食品安全健康,籠養造成母雞體弱多病,無法避免使用抗生素及藥物,於是歐盟於 2012 年正式宣布不再使用格子籠養雞,而後紐西蘭、加拿大、澳洲、以色列、美國多個州陸續跟進。
陳玉敏指出,全球有數千家大型通路、餐飲集團如 Costco、麥當勞等,陸續宣示未來將只用非籠飼雞蛋,根據國際組織 OWA 統計,目前宣示使用非籠飼雞蛋的企業已達 2800 家,其中 92%都履行承諾,包含美國麥當勞都已完全使用非籠飼雞蛋。

動社:全聯的「非籠飼」雞蛋比例最低
針對非籠飼雞蛋,陳玉敏說明,國際間目前較友善的蛋雞飼養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平飼及放牧,平飼為室內,放牧為室外,均可滿足母雞自然天性,例如:社交、棲架、砂浴、產蛋箱等。
國內有四家企業都曾承諾要提供非籠飼,包含全聯、家樂福、Costco 和 City Super,動社對四大企業、共計 7 品牌門市進行問卷及雙北實體通路調查,家樂福的 Mia C’bon 超市販售非籠飼雞蛋的比例高達 100%,家樂福其它超市及量販店分別為 5─6成, Costco 及 City Super 約一半,全聯及大全聯供應非籠飼雞蛋比例,則均不到一成。
陳玉敏表示,全聯是最漠視動物處境的通路,全聯是連鎖超市的龍頭、年營收高過 2000 億元,而在今(2025)年併購大潤發、將其改名為大全聯後,更直接破壞過往法商大潤發的承諾,2021 年大潤發的非籠飼雞蛋比例已達 37%,但被全聯併購後,全聯灌入大量格子籠雞蛋,目前大全聯架上的非籠飼雞蛋僅剩 7.14%。


動社:動福雞蛋專區仍混入大量格子籠、豐富籠雞蛋
全聯超市對外表示設有動物福利雞蛋專區,但陳玉敏指出,全聯僅在部分門市設置動物福利雞蛋專區,實際調查發現,全聯的動物福利雞蛋專區中仍混入大量格子籠雞蛋。動社執行長朱增宏也表示,全聯的「動福蛋專區」認定標準不明,且其中不乏大量「豐富籠」雞蛋。
民間、業界亦有人認為「豐富籠」屬於動物福利,對此,朱增宏表示,格子籠是 A4 空間養 2 至 3 隻蛋雞,豐富籠的空間較大、約 B4 大小,儘管空間變大,但籠內約養十多隻,母雞的砂浴、巢箱和棲架需求無法被滿足,國際間將豐富籠視為籠飼轉向非籠飼的過渡方案,並不符合動物福利。
家樂福、Costco 、City Super 都仍有進步空間
除全聯外,動社發現 Costco 和 City Super 亦販售豐富籠雞蛋。陳玉敏指出,Costco美國總部於2024年全球動物福利報告書中指出:「將逐步只販售非籠飼雞蛋,台灣、中國和日本將繼續擴大銷售。」然而,台灣 Costco 問卷回覆,2025 年非籠飼雞蛋總銷量占比 48% ,對比韓國 Costco 非籠飼雞蛋已達 100%,台灣 Costco 相對落後。
City Super 來自香港,動社調查,非籠飼雞蛋比例約佔 52.94%。陳玉敏表示,City Super 2018 年曾在官網承諾,2025年全面停止販售籠養雞蛋,但近日卻偷偷撤下承諾,且透過香港動保組織聯繫,至今仍不願回應。
家樂福曾於 2021 年承諾,2025年起,旗下門市不再販售格子籠雞蛋。動社調查發現,家樂福旗下門市目前 Mia cbon 已於去(2024)年、4 家量販店及 7 家超市於今(2025)年4月,達到 100% 販售非籠飼雞蛋,但其餘量販及超市目前只達標50%,尚有五成未落實。
家樂福原本是法商,但已被統一集團併購,陳玉敏表示,統一集團為國際知名企業,受到國際投資信評機構高度關注,後續是否會具體落實動物福利的承諾,非常值得關注。

全聯:會增加動福蛋(含豐富籠)比例
針對動社調查,全聯表示,全台約 1,000 家門市已導入動物福利蛋(含豐富籠)商品,作為全台最大的蛋品供應超市通路,今年 1 月至 10 月已售出 216 萬盒動物福利蛋,總銷售額領先業界,但因動物福利蛋的供應來源有限,目前仍無法完全滿足社會需求,但供應動福蛋的門市數量與採購品項會持續增加。
全聯亦表示,除雞蛋外,全聯也販售 5 款動物福利鮮乳,今年 1 月至 10 月已售出 140 萬瓶,架上亦有老鷹紅豆、官田菱雉菱、黑翅鳶生態米、貓頭鷹鳳梨等相關生態農產品,鮮乳及雞蛋關乎經濟動物的動物福利,生態農產品則攸關野生動物的保育。

格子籠雞蛋不見得便宜,蛋雞產業需要政策改革
近期國內爆發第三次芬普尼雞蛋事件,陳玉敏直言,涉案的彰化縣文雅牧場「絕對不是唯一」,當國內蛋雞場仍多採格子籠飼養,高密度、髒亂的飼養環境下,母雞的疾病、蟲蝨頻發,雞農使用抗生素、環境用藥、農藥防治,已成常態。
陳玉敏補充,動社多年來訪查,格子籠飼養模式依然不變,母雞的身心靈飽受摧殘,消費者的食安亦無法保障。
有民眾認同動物福利雞蛋,但也認為非籠飼雞蛋較貴。動社分析四大零售通路中 265 款雞蛋品項,分析售價後發現,共 143 款的蛋價落在每顆 7 至 13 元,且其中有 97 款為格子籠雞蛋、38 款為非籠飼雞蛋。陳玉敏表示,籠飼、非籠飼雞蛋的價差沒有國人想像中的大,同樣的價格也可能買到格子籠蛋。

動社呼籲政策需主動引導,協助雞農轉型
台灣的格子籠蛋雞場仍佔多數,陳玉敏認為,每每接洽政府,得到的答案永遠是「民間團體和通路要加油,只要消費者願意買,就不必政策引導」,對比歐盟政策主導,台灣的畜牧政策進步緩慢,格子籠有其使用年限,應設定緩衝時間,並要求新建雞舍不可再用格子籠,並仿照國外組織專業輔導團隊,協助雞農轉型。
不少雞農質疑,非籠飼所需飼養成本更高。但陳玉敏表示,目前平飼可用大樓式分層,同樣的土地面積,飼養量是倍增的,且雞隻統進統出,腳下的雞糞與稻殼、木屑等墊料混合後,環境污染、疫病風險都減少,兼顧經濟與動物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