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底,因捍衛農鄉聯盟(簡稱農盟)受到國際農民團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簡稱LVC)的邀請,前往印尼峇里島參加反對WTO與自由貿易的國際抗爭活動,由另類亞洲左翼社運聯盟(Social Movements for an Alternative Asia,簡稱SMAA)以及印尼在地的Gerak Lawan社運聯盟(對抗新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草根運動)所主導,農盟是農民之路的會員組織,所以一起前往印尼參加抗爭。
但在前往峇里島之前,我們有部分成員先行前往雅加達,因日本即將加入跨 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這是對於日本農業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日本的農民團體-農民運動全國聯合會(簡稱農民連)特別邀請農民之路東亞及 東南亞區的各國一起來討論各國的雙邊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FTA)以及討論對於TPP的了解與抗爭。
這次提前到雅加達進行討論的除了我們之外,有農民之路東亞及東南亞區秘書處的洪亨錫先生、Irma Yanny女士、韓國女農協會的雲女士及代表們、韓國反FTA及TPP聯盟的朱帝俊先生、印尼小農團結聯盟(Serikat Petani Indonesia,簡稱SPI)的Yudha Fathoni律師及Henry Saragih會長、日本農民連的真嶋孝治會長及代表們、泰國反貧困聯盟(Assembly of the Poor,簡稱AOP)的Baramee Chaiyarat秘書長、澳洲墨爾本大學的Matthew博士、另外農民之路的主席-來自辛巴威小農論壇(Zimbabwe Smallholder Farmer Forum)的Elizabeth Mpofu女士也一併出席。
從各國的報告可以發現,各國對於自由貿易最主要反感的點就在於導致廉價農產品傾銷,對於本國農業造成重大損失。
(各國代表晚間把酒言歡)
1.泰國
泰國AOP進行報告,以泰國-歐盟FTA為主題,因為歐洲有許多巨型的跨國食品公司,對於泰國而言像是面對巨人一樣,像是無法保存種子,被迫選擇跨國公司 的基改種子,因無法保種(基改技術控制下一代種子生長會無法抗病),也就要持續不斷地購買基改種子來耕作。另外也因此會增加藥價,也就是說價格低廉的學名 藥( Generic Drugs)會被限制無法取得,而被迫要買價格昂貴的原廠藥(這個議題在台灣未來也會發生,因為我們的健保目前是靠買學名藥降低醫療成本在撐的)。學名藥 (Generic Drugs)是指原廠藥的專利權過期後,其他合格藥廠依原廠藥申請專利時所公開的資訊,產製相同化學成分藥品。其效果、品質與療效大約為原廠藥的7-8成 (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的說法是相等)。因為要發展出口為導向的農業,農田的土地與水會被取走去生產出口食物,但對於依靠種作維生的人們則是毫無保障。
或許你看到這邊會有疑問,那為何不種出口作物就好了?我們後來私底下與Baramee聊天,了解到他家族擁有八甲地,分別拿來種作甘蔗、蔬菜、水果、以及當作魚池養魚跟牛蛙。乍聽之下我們想說:”哇!大地主耶!有這樣多的土地種作在台灣是可以賺不少的”但 Baramee 表示這些土地的生產大多是要給家族的人食用,要有多有剩才會拿去賣。所以跟台灣農業相當市場導向,種作都以換錢為目的,很不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的 保有也是家族食物來源的確保,若土地轉變成以出口作物為導向,則無力抵抗政府與跨國公司的小農會面臨困境。另外AOP也反對ISDS(投資者地主國爭端解 決機制,容後說明)被包含在FTA中。
在這樣的困境下,AOP透過公眾教育宣導其反對FTA的 立場,並參與FTA Watch這個泰國國內組織一起觀察FTA對人民的影響。在今年度9/16-20,泰國與歐盟舉行第二輪的FTA回合談判,AOP在場外進行了示威抗議, 他們用手持字版排出抗議標語像是”Fatal To All(對所有人都致命)”、”Farmer Terminating Agreement(終結農民的協定)”以表達不滿。Baramee表示目前雙邊談判進度因抗爭而有所減緩。
2.印尼
由SPI的Yudha 進行報告,印尼並沒有特別熱衷於簽署雙邊FTA,而是對於參加多邊貿易組織比較積極。而也因為印尼本身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很多跨國公司想要來開發這 邊的資源。一些國際的貨幣組織也常有計劃,比如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World Bank)。但是這些參與並沒有改善印尼農村貧困的現況,在農村的貧困人口比都市為多,且因為農村維生不易,大量的人口外移去國外或都市做移工(也就是台 灣跟其他國家常見的外勞),農民人口下降,從2003-2013這十年間印尼的農業人口下降5百萬人(補充說明,印尼人口約2.45億,國民約有60%為 農民,約1.47億人為農民,大多為小農),大量的移出人口也讓勞力密集的印尼農業在農業工人方面減少,增加人工成本。
印尼因為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日前已經有東協十加三(東協十國加中、日、韓)預計朝向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的方向。而同樣地,東協也在跟歐盟談 FTA,而印尼同樣也在持續關注這件事情。對於印尼而言,區域貿易協定的腳步快於WTO。之前也有大規模的抗議,因為中國進口的馬鈴薯會比印尼便宜,所以 反對進口中國馬鈴薯。
印尼農民在這樣的情況下,仍持續地反抗,透過公民討論、出書、進行研究、 公聽會以及法律途徑控告政府沒有照顧人民。印尼農民長期以來無法自己保存種子,因為法律禁止,已經達20年了,今年度農民團體與農民展開提告,最後終於獲 得勝利,農民現在可保存與販售種子。我查了相關報導,印尼在1992年通過耕作系統法(The Plant Cultivation System Law),把種子的販售只限制在政府與授權的個人或公司。所以許多農民自己保種或販售給其他農友就被認為是一種”竊盜”行為,被公司或政府控告,像是PT Bisi這一間泰國的農企業就控告印尼農民竊賣他們的種子,但農民表示自己不懂法也不懂到底自己用在地種子賣給鄰居何罪之有(特別是在地的種子表現比農企 業的爛種子好)?但這樣的情形在今年九月產生了改變,許多的農民團體控告耕作系統法對小農及育種家不公平,把他們當作某種商業公司,法院做出了判決,認為 部分條文是不對的,所以小農終於可以從此法中解放出來。這是今年度印尼農民的一大勝利。
(從旅館飯店拍攝的雅加達夜景)
3.韓國
韓國最為人所知曉的就是韓美FTA的簽署,也跟百萬人上街頭的反美牛有關。跟台灣很類似,美國也是以開放狂牛症牛肉進口來要脅韓國,不然就沒有FTA(台灣 更沒尊嚴,連FTA都沒換到只是換到貿易談判復談而已),不只是農業、勞工,甚至電影都可能受影響。而民眾反對的原因,也跟我們現在談ECFA底下的服貿 協議很像,像是密室協商等等。韓國的社運團體做了一個連署抗議的活動,連署反對者,要把簽名的數量高過總統李明博的得票數。
另外就是有關GDP,政府說簽了FTA就會有5.6%的成長,但實際上只有3.5%,而社運團體自己做的評估更是只有2.0%。表示這些預估都太過樂觀。根據資料顯示,韓國農業受到美國大量的傾銷,在2006年,韓國已經是美國農產品第六大出口國,已經是28 億5千萬美元(若包含林產與水產為34億元),韓美FTA後,平均農產品關稅從52%降至4%,美國農產品將繼續與中、澳在韓國市場競爭(此兩國約占市場 120億元)。韓國犧牲農業換來的是汽車出口美國的關稅降低,紡織、鋼鐵、造船也會獲益。而這也是韓國反FTA/TPP聯盟的代表朱帝俊先生提到的,我們 可以去連結美國FTAO(Fair Trade Advocacy Office,公平貿易倡議組織)、或是AFL-CIO(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因為美國的工業工人首當其衝,所以連結受到壓迫與犧牲的階級 是我們可以做的。想想現在百業蕭條的底特律,汽車工業還要受到衝擊。
而韓國也提到不只是美國,連中國也在跟韓國談FTA,韓中FTA已經進入第二輪談判了,預計2015談好,想當然,一樣是接受中國農產品進口為多,韓國農民又要再受一次打擊,得益的也是大財閥為主。
(相關報導: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國農產品出口至韓國之評估,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COAEY/031058/1058.pdf)
4.日本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反TPP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這次也帶來了詳盡的資料給我們,希望我們了解。首先簡單解釋一下TPP,雖然目前眾所週知是美國主導,但美國其 實不是最初的發起國。其實是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出來的,其宗旨就寫明:「本組織支持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促進自由化進程,達成自由開放貿易之目 的。」,而最初的發起國是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之後才加入澳洲、馬來西亞、秘魯、美國、越南、墨西哥、加拿大。日本是目前最後加入的國家,在去年 度3月加入。而台灣、南韓、菲律賓、印尼都有表示想要參加。TPP實際上目前是還沒有完整地在運作,也還沒有詳實地訂出貿易規則(對比之下,政府與財團不 停說不加入就會輸韓國不知道在講三小?韓國人也沒有加入談判阿),目前TPP就是每年訂下一個目標叫做談出貿易規範,然後每年都失敗,過去三年來都是如 此。去年12月7-9日在新加坡展開談判,一樣是沒有具體進展,延到今年在美國繼續談判。TPP也表示在目前談出明確結果前,不會再接受其他國家加入談 判。
雖然美國表示過歡迎中國加入,不過沒有人真的相信,大家都知道TPP就是美國用來”重返亞洲”的重要一步,因著前面提 到的東協十加三等情況,中國在亞洲的勢力影響強大地成長,美國當然不樂見於此,所以希望透過TPP重新拉攏與東亞及東南亞的關係。其實這個區域的國家都是 兩大強權棋盤上的棋子,如果我們不團結,就只能任人擺布,希望不要被吃掉。而且因為WTO談判陷入膠著十年,世界各地都自己在找區域貿易談判的機會。 TPP主要談判內容大多是不公布的,只能大略知道是有關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措施、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服務貿易、知識產權、 政府採購和競爭政策等。
最具爭議的就是智財權條款、學名藥議題、投資者-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Investor- state dispute settlement,ISDS)、農業議題。智財權方面,像是類似同人誌這種作品在TPP的架構下就可能會觸犯侵權的問題。依照維基解密的內容指出 TPP會因為智財權協定影響5億人。醫療方面,在TPP底下,學名藥可能就是非法的,或者是原廠延長其專利年限,各國的醫療支出會大幅增加。
而 有關ISDS以及農業議題是這次日本農民連提出的重點,簡單說明如下。農民連提出最主要的指控就是TPP是為了跨國企業服務的。TPP強調競爭,但對於發 展中國家,以國營企業或政府採購為主來發展,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卻一樣要競爭,已發展國家已經強大卻要求發展中國家不要用以前工業化國家用過的保護政 策,這是相當不合理的。而發展中國家想要建立自外於西方或日本的貿易規則會更加困難,更加地被殖民。
重頭戲來了,TPP對日本農業的影響,以下數據來自日本農民水產省(穀物自給率為農民連自己估算)。
A.糧食自給率(以熱量計)從39%掉到13%
B.穀物糧食自給率 從27%掉到2.6%
C.農地面積會減少272萬公頃(相當於現有的60%)
D.稻米會減產 90%
E.小麥會減產 99%
F.糖會減產 100%
G.乳製品減產100%
H.牛肉減產 75%
日本國內的新自由主義論述者認為雖然有許多損失,但日本可以因此出口達700億美金的農業出口,但日本的農業年產值是800億美金,這完全是不切實際的。農 民連也認為日本只有世界人口的2%,卻一直以來因為糧食自給不足購買了全球糧食市場10%的產品,對於世界糧食不均是很羞愧的。也有研究指出若日本因加入 TPP而增加在海外購買稻米,會使需求大增供給不足,使亞洲米價上漲兩倍,讓亞洲有2億7千萬的人口陷入飢餓。因為進口,日本的糧食主權受到嚴重威脅,連 親政府的農協與漁協都強烈反對TPP。我們過往都接收到很多訊息,日本農協做了許多維護糧食自給率的工作,比如地產地銷、食農教育、消費者運動、合作社購 買等等,這些都抵不過貿易協定帶來的廉價農產品傾銷。日本的農民與農民團體努力幾十年,最後政府與財團要犧牲你還是一樣的。所以除了國內的組織與宣傳,國 際的串連與抗爭也是必要的。
為何要強調小農與稻米種作?農民連也給了明確的數字,因為小農的種 作,平均每公頃農地可以養活的人口,在法國是2.5人、德國4.1人、英國2.49人、澳洲0.11人、美國0.88人、韓國7.5人,日本則是9.33 人,所以小農體制遠大於大規模工業化單一種植所能帶來的糧食產能。如果因為加入TPP造成農民離農,對於世界糧食體制的安全只會有害無益。
再來是ISDS,這表示投資者可以控告政府,比如歧視或者是特定政策違反自由競爭,比如地產地銷的農業採購就是一例,ISDS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國家主權的喪 失,變成跨國企業可以控告政府,並以此拖延或停止政策的制定。日本政府認為這可以幫助日本的跨國企業在海外投資上獲利,因為日本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難,並 且因為核災,難以再有成長,所以鼓勵企業往亞太地區發展,這也同時會加劇國內產業的空洞化。日本政府也期望與FTA簽定國之間的貿易額度可以從目前的 20%到70%。而雖然美國的企業可能會拿ISDS去告日本政府,但日本的企業也可以拿這個去告其他國家,比如越南。這裡有篇相關報導提到ISDS的負面 影響:當台灣政府想用美牛換 TPP 時,也換來了幫財團打壓公民的 ISDS,http://techorange.com/2013/11/18/isds-in-tpp/
美國政府也要求日本消除有關基改食物的產品標籤。而農業與食品加工業的崩壞也會大幅地影響日本的農村、漁村、山村、區域城市、地方經濟。所以有90%的地方 議會都決議反對TPP。日本醫療協會也因為擔心健康照顧的問題反對TPP。也因為擔心ISDS會影響國家政策,律師也組織了團體對抗TPP 。
(Wiki-TPP:http://ppt.cc/5nIY)
(當台灣政府想用美牛換 TPP 時,也換來了幫財團打壓公民的 ISDS:http://techorange.com/2013/11/18/isds-in-tpp/)
(學名藥:http://www.tgpa.org.tw/Info_2.html)
(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TTIP: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_pdf/97.pdf)
5. 澳洲與辛巴威
辛巴威的Elizabeth則是以辛巴威加入東非南非共同市場為主題,也是表示被多 邊貿易侵害了國內市場。澳洲則是因為已經很長期地經過自由貿易影響,其實已經幾乎沒有多少可以保護的東西了。但即使是我們認為自然資源豐富的澳洲,墨爾本大學的Mattews教授表示澳洲人依然也會有貿易邊緣化的焦慮,覺得是不是沒參加哪個多邊貿易組織或是簽定雙邊貿易協定,就會落於人後,就會失去競爭力。這讓我蠻震驚的,因為我一直以為只有像台灣這種資源缺乏的小國才會擔心邊緣化,沒想到澳洲也是如此,我們其實都是因著莫名的恐懼在發展,並且以發展外銷當作存活的唯一方式。
雅加達的會議到此結束,我們收拾行李,準備起程前往峇里島,還有WTO的抗爭在等著我們…
(準備離開雅加達,前往峇里島,地點為雅加達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