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棄工從農 張弘田掌握自然 種無毒地瓜

農家出身的張弘田,今年六十出頭,做了多年「土水師傅」後,三年前決定返鄉,耕作祖先留下來的五分多田地。他的人生歷程像是一趟來回的路程,年輕時「離農就工」,年老後「離工從農」。

張弘田不用農藥 鄰居農友哈哈笑

1897687_830731820275923_403827937_n
張弘田地瓜沒有農藥殘留(圖片提供/張弘田)

張弘田的五分多田地在屏東縣枋寮鄉東海村一帶,最近他的「台農57號」地瓜即將採收,預計產量至少有一萬五千斤。他很自豪地說,他種的是「無毒地瓜,沒用土壤農藥、系統農藥、除草劑」,送到中興大學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中心做檢驗,結果結果為「均未檢出農藥殘留」。

鄰居農友聽說張弘田不用除草劑、不用任何農藥,都快笑死了,紛紛跑來跟他說:「你的地瓜葉都被蟲咬耶」、「你的田怎麼雜草一整片啊!」張弘田不死心,還建議這些農友一起不要用農藥、殺蟲劑,結果農友只回一句話:「沒法保證可以賺比較多,你就免講啦!」

「人家這樣講也對啦,反而是我自己,既然不用農藥,就要給他們看我的種植歷程,例如種地瓜,如果可以用其他方法減低病蟲害,那為什麼一定要用農藥呢?」

張弘田做事很有安排,念頭一起,就開始規劃、執行。他想從事友善環境的耕作,不是說說而已,也不是想想就好,他說他的原則是「不會,就要去學」,因此報名參加農委會的農民學院課程,連續參加三年了。

他認為網路雖然發達,查資料很方便,但針對作物、農事的系統課程,農民學院的講師來自農試所、農改場,都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可以「有效建立基礎功」,例如對土壤、環境的認識,施肥原理、微生物課程等。

1620885_830306196985152_854963463_n1900106_830306503651788_1102860679_n

既然不用農藥 就要掌握大自然的特性

「只要農人了解耕作的節氣,掌握氣候特性,是可以做得到無毒的耕作方式,我去農民學院,就是學這些基本概念。」張弘田說他到農民學院上課的最大心得就是:既然不要用農藥,就要用大自然的條件來控制田地與作物。

他在上農民學院的課程同時,也實際在自己田間實作。第一年他種甘蔗,不用農藥、毒餌、殺蟲劑,結果甘蔗被老鼠吃光光,吸取不少慘痛的教訓。第二年改種稻,同樣無毒的耕作法,收成的量跟品質都超過慣行農法的水平了。

第三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張弘田改種地瓜。他對田地、農事的掌握程度更精準了。他詳細記錄種植過程,「我是去年十月十七日種地瓜,到現在應該是一百三十六天了。」他發現蟲蟲喜歡吃野莧菜,反而比較不喜歡吃他的地瓜葉,因此他刻意保留野莧,等到野莧被吃得差不多,地瓜葉也長得夠多了。

張弘田用割草機不用除草劑,鄰居農友狐疑地問他:「雜草的根不是還留著嗎?」他也胸有成竹地回說:「雜草生長需要陽光跟空氣,地瓜的莖、葉蓋過雜草後,雜草就長不好,根本不需要用到除草劑。」

1656052_830307020318403_1569746824_n

事先有規劃 心頭才會抓乎定

1625571_830308543651584_1286275457_n

到後來,鄰居農友都納悶,為什麼那些植物、蟲蟲呀都聽張弘田的話。張弘田說:「心頭抓乎定,自己就不怕,一般慣行農夫不知道其實我已經考慮過許多自然因素了。」

就連銷售,張弘田也強調事先規劃。他在種植作物前,都會先詢問行口有沒有機會來收購,「大多是口頭講定,這種作法在我們鄉下很常見,大家拉來拉去都有些關係啦。」

去年秋天種下的地瓜,他也事先與行口講定收購。結果今年二月底地瓜即將採收時,行口告跟張弘田說:「雲林水林的地瓜要大量出貨了,而且你的地瓜比較小顆,賣相比較差,晚一點再來跟你收購。」

張弘田無奈地說,這也不能怪行口,行口收購來源多,也不是只有他一戶。雖然銷售一時不確定,不過他對自己的地瓜很有信心,「反正我的地瓜是無毒的,經過檢驗證明,只是我一下子還找不到通路」。

農人要努力尋找銷售通路

對於地瓜的銷售困境,張弘田不怪行口,倒是先反省自己。他說:「行口還是習慣先收購比較漂亮、比較大的地瓜,因為這也是台灣消費者的習慣,其實我自己也有這習慣,買農作物時,會先看賣相漂不漂亮。」

張弘田說,他之前種無農藥稻米,產量幾千斤,透過朋友介紹,銷售上都沒問題。不過這次的地瓜,每個朋友頂多只能買二、三十斤,但這次地瓜產量有一萬五千斤,「也不能慢慢挖,要一次挖出來,後面還有下一期作物等著種,那壓迫感就冒上來了。」

堅持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是張弘田的堅持,他說:「整個社會的流行已經不一樣了,越來越重視有機、健康的食材,只是說我的努力還不夠,讓人家知道的途徑還不是很多,所以我自己要努力想辦法,這麼好的東西人家為什麼不來買呢?我要繼續努力呀!」

張弘田的一萬五千斤地瓜,五分之四是中型地瓜(100公克左右)、五分之一小型地瓜(100公克以下)。他決定把小型地瓜捐給弱勢團體,至於中型地瓜,約有一萬兩千斤,若一箱裝三十斤,大約有四百箱。

他打算的賣法是:一箱三十斤,一斤四十塊,免運費。
張弘田 0912056885 chtjisan@gmail.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tjisa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