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三十日,學生佔領立院第十三天,號召民眾上凱道反服貿。服貿在審議期間的諸多資訊不對等情況,引發學生、民間團體批評為「黑箱服貿」,諸如三天開八場公聽會、三十秒通過審查等等。此刻,與服貿一樣強調「經濟自由化」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草案正在立院審議中,也需要你我的關注。
服貿、自經區,國民黨推動經濟自由化的兩大議案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國民黨在這個立法院會期的兩大重點議案。 二月二十日,立院新會期開議前一天,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公開表示,服貿及自經區「涉及我國未來整體經濟動能的提升,以及加入國際的區域經貿整合,我們要讓這個案子過關,不是為了國民黨,是為了全民來努力。」
自由經濟示範區,是總統馬英九推動經濟自由化、提升經濟動能的重要政策之一。去年年底,行政院院會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要在示範區內大幅開放貨品、人員與外資,鬆綁土地、環境、租稅等法規,主要運作項目為智慧運籌、國際醫療、產業合作與農業加值。
自經區條例草案的立法過程中,雖然民間批評聲浪不斷,但是國民黨仍打算直接在立院進行實質審查,幾經朝野協商後,才在三月初協議,先在三月底前舉辦五場針對自經區的公聽會,再進行法案的逐條審查。(公聽會題綱附於文末)
自經區影響層面廣 主管機關尚未提出完整評估報告

自經區的影響範圍之大,涉及農業、教育、金融、醫療、勞動、租稅、動保、土地開發、環境等面向。今年三月中,推動自經區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在立院提出的法規影響評估,被立委尤美女評為「不及格」。
她在質詢時說:「你們連列(出利弊得失)都懶得列,還是你們連想都沒有想?法規影響評估不是作文比賽,也不是政策說明。依照你們的專業,這個叫做法規影響評估嗎?」官員回說:「還有一些落差,不好意思。」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認為,自經區條例共七十三條,其中由「由主管機關訂之」的空白授權條款就有三十三條,賦予主管機關過大的權限,比例還高於當年的九二一震災特別條例。
多位農業學者也強調,若按現行的服貿加上自經區,將摧毀台灣的農業根基。中興大學特聘教授陳吉仲擔憂,一旦自經區開放進口農產品,將衝擊本土農業與糧食自主率,世新大學助理教授蔡培慧則質疑,自經區內的土地、環境法規大幅鬆綁,便於廠商取得土地,恐將造成台灣新一波的圈地運動。
國民黨傾聽民意 一天開三場公聽會
經過民間團體、在野黨的質疑後,國民黨團決定在三月底前針對自經區召開五場公聽會,第一場訂在三月十九日,不過當天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黃昭順宣布:「今天是立法院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為了各位的安全,今天的公聽會取消。」
因為三月十八日學生佔領國會的行動,使得自經區的五場公聽會延後,這其實也拓展了輿論空間,讓大眾更加關注服貿、自經區等經濟自由化議題。自經區的五場公聽會,分別由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負責三場、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兩場。
林岱樺負責召開的兩場公聽會,主題為農業、土地,預計在四月七日那一週召開。黃昭順則確定在下週一(3/31)召開三場自經區公聽會,主題分別為社會影響評估、醫療與智慧物流。一天之內開三場自經區公聽會,此等積極傾聽民意的方式,與先前張慶忠三天開八場服貿公聽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明日上下游新聞將刊出兩篇文章討論自經區對農業、土地的影響,至於自經區對其他面向的影響,也期待社會各界專業人士做出專業的評估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