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穀的定義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0年公布的「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將「全穀」定義為:包括果皮(糠層、麩皮)、胚芽及胚乳之穀物。整顆穀物經加工為粒狀、片狀、粉狀,但仍保有與原穀物相同比例的麩皮、胚芽、胚乳,才能稱為「全穀」。
例如,小麥原有的比例是(83%胚乳、14%麩皮、2.5%胚芽)。全穀(whole grains)又稱「粗糧」,有些全穀的果皮(糠層、麩皮)中的糠層,是可以吃的,有些則不能,例如,稻米的外殼就是糠層(或稻殼),經碾米廠脫殼後,台語稱「糠層」為「粗糠」,稱「麩皮」為「米糠」;人類不吃「粗糠」,可吃「米糠」。

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ies)於2011-01-31發布的國民飲食指南(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0),建議民眾飲食要「1/2全穀主食」。參考美國,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11-07-06發布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要「1/3全穀主食」。
2. 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的好處
全穀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纖維、B群維生素、抗氧化劑和微量礦物質(鐵、鋅、銅、鎂)。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的好處,經美國全穀協會(Whole Grains Council)確認的有:
(1) 中風的風險降低30-36%。
(2) 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1-30%。
(3) 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25-28%。
(4) 更容易維持體重。
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全穀飲食還可能有下列好處:
(1) 氣喘的風險降低。
(2) 大腸癌的風險較低。
(3) 炎症性疾病的風險降低。
(4) 牙齦疾病和牙齒脫落的風險降低。
(5) 更容易維持健康頸動脈。
(6) 更容易維持健康血壓。
3. 無麩質的定義
麩質(gluten)又稱為麩質蛋白、麥膠、麵筋,它是穀物的一種穀蛋白,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穀物的胚乳中,是多個單一蛋白質的混合物,主要由醇溶穀蛋白(或稱麩朊)及穀蛋白兩種蛋白質組成。麵糰發酵過程中,麩質蛋白的硫氫鍵會氧化為二硫鍵;二硫鍵越多,蛋白質分子結合成更大的分子結構,增加麵糰的持氣性、彈性和韌性。
但是有少數人(約1%)吃了麩質食物會產生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或稱「乳糜瀉」,或麩質敏感性腸疾(gluten-sensitive enteropathy) 或麩質過敏之瀉肚症 (non-tropical sprue),因為其體內的免疫系統有過多的麩朊抗體,與醇溶穀蛋白產生反應,小腸絨毛受到損害,無法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從而引起腹瀉等腸病症狀,若不治療可能導致維他命及礦物質缺乏、骨質疏鬆、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不孕、流產、腸道癌症的風險。
因此對麩質過敏的人,就要採用無麩質飲食(gluten free diet)。2013-08-02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規定,要標註「無麩質食品」,其麩質的成分含量不可以超過百萬分之二十(20 parts per million, 20ppm)。小麥、大麥、黑麥等三種穀物及其製品,是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認定為麩質食物的主要來源。
4. 無麩質全穀
田龜計畫種植的有機全穀包括:紫米、小米、燕麥、蕎麥、薏仁、紅藜。這6種全穀都是無麩質(gluten-free),對於有麩質過敏症和其他腸胃道疾病的人,想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或無麩質飲食(gluten free diet),都可以安心選擇不含麩質的田龜全穀。更重要的,贊助認購不含麩質的田龜全穀,既能自己養生飲食、又能行善幫助田龜農村再生轉型和保護地球自然生態。
專業,可敬
都在學習啦。
推廣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是田圭計畫的夢想,盡力就是啦。
燕麥是含麩質穀物,非無麩質穀類喔!!!
1. 燕麥大多數被歸類為無麩質,根據多數的研究結果。
2. 燕麥若為含麩質,主要是在生長、處理過程受到含麩質穀物的污然,例如小麥的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