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以為自由地享受鄉郊之美是理所當然的事!)
上回提到,我是一個半途出家的農夫,是那種露臺只敢放蘆薈和仙人掌的城市人。你千萬不要問我蔬菜的名字啊!我大半年前對蔬菜的認知只停留在好味道與不好味道的區別。
在香港長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國際美食都會,彙聚了各國的山珍海味。我們都愛吃,但對吃的來源都不甚了了。我過去對於蔬菜、米飯、田園的幻想,只停留在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的範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文中提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每年應屆考生閉上眼都知道陶淵明歸隱田園是為了擺脫官場羈絆。坦白說,大學畢業後,做過數年畫廊工作和當過教師的我,是抱著這種悠閒耕種的浪漫情懷投身農業的。
十個月的耕作讓我意識到,在香港要製造耕田的可能性,非但不能歸隱,更必須和政府抗衡,堅定地做一場又一場激烈的社會運動,為農夫爭取長遠而穩定的農地。從2008年的菜園村反高鐵事件[1]到今年的反新界東北發展計畫[2]的抗爭運動都不難發現有大批的年青人和村民一起進行抗爭運動。香港政府的取態則是不容村民「不遷不拆」,打著為社會整體發展之名,摧毀社區和農地。其實單看香港自1967年至2012年間農地使用變化以可知香港農業面對著怎麼樣的環境。
年份 |
水稻 |
園藝 作物 |
雜類 作物 |
果樹 |
魚塘 |
荒置 |
總計 |
1967 |
5820 |
3507 |
1203 |
648 |
733 |
1685 |
13596 |
1977 |
1126 |
4795 |
235 |
616 |
1879 |
3244 |
11899 |
1987 |
0 |
2510 |
50 |
530 |
2110 |
4070 |
9270 |
1997 |
0 |
1080 |
40 |
670 |
1410 |
4290 |
7490 |
2007 |
0 |
500 |
20 |
280 |
1100 |
4190 |
6090 |
2012 |
0 |
441 |
19 |
272 |
1149 |
3843 |
5824 |
由1967至2012年間的農地使用變化(公頃)資料來源:漁農署

根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的農業政策「奉行自由市場的政策原則。除特殊情況發生,社會的資源概由市場力量決定,政府積極不作幹預。」其實香港一直都背負著從少漁村成功轉型到國際金融中心的都市神話。
使政府規劃城市發展的思維都一直延續著一種視漁農鄉郊為消閒保育,等待發展的土地,並常常把這些低經濟活動定性為城市發展的絆腳石,建立一種保育和發展矛盾對立的論述。
說了這麼多,在數字上不是能看到香港也有差不多4,000公頃的荒置農地嗎?這不就表示其實香港是有地沒人耕,市場已證明香港沒有人想耕田,不是應該讓政府把這些農地改作其他發展用途嗎?
翻查質料,發現原來四大土地發展商農地儲備總計1,020公頃,數量佔荒置農地的四分之一。香港農業發展隨之有了很大的阻力,擁有農地的人都變成要衡量是否售賣土地予發展商、繼續租田給農夫、還是自己耕田。當然,想忽然富有的土地擁有者,一定要政府的積極配合,批准改變土地用途才可以在農地上大興土木。從上文提到的社會運動,不難預測香港政府心目中的土地發展方向是朝什麼方向走的。以上種種都是一些有志投身農業的農夫要面對以上實際的問題。

漁農署的資料也顯示到2013年為止,香港的農業主要在市區邊陲發展。在全港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中,用作耕種的只有7.3平方公里,務農人口約為4,500人,佔領總勞動人口的0.12%。香港農場的日均生產蔬菜為45公噸,活雞10,500隻,生豬264頭。本地農產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為2.0%,活家禽為59.6%及活豬隻的6.8%。
明顯地,香港農業不單走向式微,近年的政府政策也將把本地農業推向衰敗。在這農地縮、租田難、沒有經濟誘因入行的大環境下,我到底為什麼還要投身農業?
我的務農師父提醒我要小心把自己的參與附上過多的道德色彩:「不要把香港食物的問題,環境道德問題往自己身上扛。你是一個農夫,你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然後做一個能糊口的農場,這已經是一個最好的示範作用。」
今天,香港在沒有長遠農業政策規劃的情況下,城市邊陲被爭相開發。關注土地、環境、資源配置、糧食問題的人也透過不同的頻道發聲。這些朋友的努力都是缺一不可的。他們讓我明白,給我動力,讓我能繼續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種下一顆又一顆的種子。因為最激烈的運動,就在我腳底下。
參考資料:
關於菜園村的報導
http://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1969
香港高鐵爭議(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9%AB%98%E9%90%B5%E7%88%AD%E8%AD%B0
土地正義聯盟網頁(一直關注新界東北發展的團體)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維基百科)
本土研究社《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像》(農業用地27-30頁)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
http://www.afcd.gov.hk/tc_chi/agriculture/agr_hk/agr_hk.html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2012-2013(農業概況)
http://www.afcd.gov.hk/misc/download/annualreport2013/b5/agriculture.html
馬寶寶社區農場 Mapopo Community Farm (被納入新界東北發展的其中一個農場)照片為馬寶寶社區農場所有
你好,我叫Karena,是中文大學新聞系的學生。
我在做有關農業的documentary,希望可跟您做倨訪問。
請聯絡我: 6745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