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農自產自銷鮮乳品牌「柳營鮮乳」近日銷售包裝上寫著「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專業把關」,標榜「鮮乳安心更加分」。對此台大動科系主任陳明汝表示,動科系教授有和對方簽署合作案,協助提升牧場管理、牛隻照顧,但是台大不可能為對方的產品品質做把關,「我們不是檢驗公司,這是濫用台大的名稱,他們這種作法實在很不妥當」。
此外,柳營鮮乳並未取得農委會核發的「鮮乳標章」引發消費者質疑,農委會畜牧處家畜生產科科長王忠恕說,柳營鮮乳委託加工的乳品工廠高健食品曾有延後標示製造或有效日期的問題,因此被撤銷鮮乳標章,至今尚未重新取得核可。柳營鮮乳標示,得知高健出問題後,已找其他加工廠合作。
台南酪農合作社與臺灣牧場推出「柳營鮮乳」 台大否認保證產品品質
由台南市酪農牛乳生產合作社及台灣牧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動的「柳營鮮乳」,2011年5月正式上市,在全聯、頂好、愛買、家樂福等通路都有上架。
今年農曆過年後,市面上的柳營鮮乳包裝增加「台大專業把關」的字樣貼紙,強調臺灣牧場與台大動科系展開技術合作,進行牧場環境、乳牛健康、飼料安全與榨乳衛生管理等四大風險管理,同時針對乳質進行檢驗。
柳營鮮乳的臉書粉絲頁在今年2月12日貼文表示:「敬請認明這張說明貼紙,這是台牧用心為大家提供更安全有品質鮮乳的最佳證明,並請農友們繼續支持本地酪農所推出的優質鮮乳品牌!」
對於業者在產品上標榜「台大專業把關」,台大動科系主任陳明汝說:「我們蠻生氣的,已經要求他們產品移除相關字眼。」她說台大動科系的教授有跟臺灣牧場簽署合作案,但那只是協助提升牧場管理,同時每月抽樣一次做抗生素等檢驗,並不表示台大為他們的產品品質做把關。
陳明汝說,輔導酪農生產品質更好的牛奶是一回事,用台大名稱為業者掛保障是另一回事,「酪農的牛不是我們養的,用什麼藥我們也不清楚,我們絕不可能保證業者的產品品質,我們又不是檢驗公司,他們是在濫用台大的名稱,這種作法實在很不妥當」。

農委會:柳營鮮乳沒有取得鮮乳標章 因委託加工廠曾有不良記錄,因此被撤銷
此外,柳營鮮乳並未取得農委會核發的「鮮乳標章」,台灣牧場在其臉書粉絲頁上表示,「台灣牧場所推出的系列鮮乳商品無鮮乳標章,一直為消費者所質疑,也是台灣牧場深感無奈並始終致力解決的窘境。」
關於鮮乳標章的申請方式,依據〈鮮乳標章核發使用要點〉第二點規定:「國內以使用國產生乳為原料,領有乳品工廠登記證之鮮乳製造業者,並訂有契約生乳,得申請使用本標章。」
台灣牧場認為,按照現行的鮮乳標章辦法,只有向酪農收購生乳的乳品工廠才能申請標章,「完全為農民組織的台灣牧場,即使擁有生乳乳源、但沒有擁有乳品工廠,在農委會的認定中,即不符申請鮮乳標章資格。」
農委會畜牧處家畜生產科科長王忠恕說,柳營鮮乳之所以沒有取得鮮乳標章,是因為他們委託加工的乳品工廠高健食品曾有延後標示製造或有效日期的問題,因此高健被撤銷鮮乳標章,至今尚未重新取得核可。
農委會:需先確認加工廠品管方式 才能核發鮮乳標章
王忠恕表示,鮮乳標章已經運作近三十年,採用「進出等量、逐一黏貼」方式,統計酪農戶提供的生乳量、乳品加工廠的產品量,核發等量的鮮乳標章,一方面防止乳品加工廠泡奶粉,用還原乳取代生乳,另一方面透過鮮乳標章輔導業者維持產品品質。
目前臺灣有97%的乳廠都申請鮮乳標章,對於尚未取得鮮乳標章的鮮乳,王忠恕認為沒有標章的鮮乳不是不好,仍然可以自產自銷,不過農委會無法確認酪農與乳品加工廠的品質控管方式,因此無法為這些鮮乳做背書。
王忠恕說,柳營鮮乳沒有自己的乳品加工廠,先前合作的加工廠又有品質控管的問題,現在若找多家乳品加工廠代工,農委會無法統計生乳數量,也沒法確定今天的生乳將給哪個加工廠,因此只好請業者自己做好品質把關。
過去幾年的食安風波讓消費者對乳品大廠產生疑慮,不過陳明汝建議小型酪農戶仍需維持一定的產品把關能力,比如說透過檢驗公司的檢驗報告、鮮乳標章的把關或是其他方式,對於業者以台大名義為其產品背書,她再三強調,「台大不可能替酪農產品做全面把關,賣鮮乳可能要用更好的方式,用台大的名稱來做保證這種方式實在很不OK」。
柳營鮮乳:已移除相關貼紙 追求高品質願接受稽查
台南市酪農牛乳生產合作社業務經理黃孝安回應表示,生產「柳營鮮乳」的酪農戶與台大動科系有合作案,是為了提高牧場管理水平,先前貼上「台大把關」的貼紙,「可能考量沒有那麼周詳,當我們得知台大校方有疑慮,已立即下架,目前通路上都看不到這些貼紙了,不過與台大動科系的合作計畫還是持續,並沒有中斷」。
至於為何未能取得鮮乳標章?黃孝安表示,酪農牛乳生產合作社申請鮮乳標章,但是農委會要求把生乳簽給乳品加工廠,「我們當初就是為了建立自有品牌與通路才成立農民組織,怎麼可能把生乳簽給乳品加工廠?我們願意接受主管機關所有稽核,可是還是沒法取得相關機關對我們的協助跟幫忙。」
關於委託的乳品加工廠,黃孝安說柳營鮮乳先前委託高健食品代工,但是得知高健在品管上沒法符合要求時,就不再合作,目前改委由三福食品做乳品加工。
柳營不是單一牧場名稱,是多家牧場合作,只是每一瓶上面都會標上鮮奶來源的牧場名稱。
柳營的包裝顏色,也沒有一致。
有一說,小農自產自銷是沒有標章,跟別家收購來的才有。
只是講的小農(不是柳營),後來有些瓶身就有標章,很怪!
鮮乳標章的取得與否,到現在都看不懂。
鮮乳標章,不是很有約束力,連含有寡糖的某鮮奶品牌,以及被抵制的某牌號稱濃純香,也有標章。
因此,盡信鮮奶標章,也是完蛋!
重點是,柳營合作社的鮮奶,到底安不安全?到底可不可以喝啊?
這段是摘錄自柳營鮮乳官方網站的說明:
目前台灣現行的鮮乳標章規章辦法,僅有向酪農收購生乳後進行加工生產的「乳品工廠」才能申請鮮乳標章,完全為農民組織的台灣牧場即使擁有生乳乳源、但未擁有乳品工廠,在農委會的認定中,即不符申請鮮乳標章資格。台灣牧場仍持續依規定申請標章中,但建議消費者可從食品標示相關規定來判斷各家品牌鮮乳商品是否為純天然鮮乳,如成分標示與100%生乳、純天然等標示字樣。此外,【閤家鮮鮮乳】與【六甲田莊鮮乳】皆有牧場登記證及負責酪農的肖像,讓消費者能夠充分了解生乳來源。欲瞭解更多相關內容,請參閱台灣牧場柳營鮮乳粉絲團完整公告。
路人認為,純鮮乳標章定義混淆,應該是沒有添加物才叫純鮮乳,可是為什麼拿到標章的品牌有些有添加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