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沒有塑膠袋活不下去?盧安達做到了!

盧安達立法禁用塑膠袋
盧安達立法禁用塑膠袋

近期去盧安達,過海關搜尋行李時,我有東西被沒收了––––是塑膠袋!2008年,當許多國家都還在猶豫塑膠袋是否要加稅,盧安達就已大膽禁用無法自然分解的塑膠袋,店家一律改用紙袋。

當我從烏干達踏上盧安達的土地,簡直驚訝於他們乾淨的環境––––從巴士上放眼望去,不同於其他非洲國家,沒有堆積成山的垃圾,也沒有隨著風到處飄、或掛在樹上的塑膠袋。顯然是這項「禁令」帶來的正面效益。

這項禁令是「視野2020計畫」(Vision 2020)的其中ㄧ項,希望將盧安達轉型城一個中等收入、且永續的國家。盧安達未來還可能禁用更多塑膠製品,甚至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完全沒有塑膠的國家。國家的憲法寫道:每個國民皆有權享有健康滿意的生活環境,且有「責任和義務」保護環境。

儘管許多國家都已開始對塑膠袋課稅,但大部份塑膠袋最後仍以掩埋或燃燒處理,造成空氣和水的污染。而盧安達決定完全禁用塑膠袋,這對一個開發中的經濟,無疑是一個重大決定––––尤其禁用塑膠袋可能影響經濟。但盧安達卻藉由此機會,幫助許多塑膠袋製造商轉型成回收企業、並給予減稅優惠,也為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創造新市場。

政策實施至今已六年,且非常有效。然而,塑膠袋在黑市還是買的到,且大量使用紙袋也是另一個環保問題。不過一個開發中國家能有這樣的驚人之舉,也不禁讓我們思索,如果有同等的政治意志力 (political will),先進國家能會有怎樣的創舉和突破?

本文翻譯自 Think you can’t live without plastic bags?Consider this: Rwanda did it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