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為瞭解市售奶瓶、奶瓶是否含有塑化劑、重金屬,針對181件相關產品抽驗,其中有4款奶瓶檢出雙酚A,分別是喜洋洋PES奶瓶、優生PP奶瓶一般口徑S120ml、優生PES奶瓶一般口徑S140ml、培寶PP奶瓶一般口徑S120ml,複驗也不合格,已要求業者下架、回收。

食藥署於今年8月到國內120家超市、藥妝店、婦幼品店抽驗129件塑膠奶瓶及52件奶嘴,並針對奶瓶檢驗雙酚A、塑化劑,而奶嘴則檢驗重金屬、塑化劑。
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又名「酚甲烷」,因結構類似雌性激素,故被視為一種環境賀爾蒙,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嬰幼兒若攝食過多雙酚A,會影響腦神經、導致遲緩。
由於雙酚A常用作塑膠原料、罐頭內壁塗層,因此以雙酚A材質製成的容器會因加熱、酸鹼、酒精、微波等使用方式,導致雙酚A溶出、跑到食物中,因此我國已於2013年9月禁止使用於3歲以下兒童的奶瓶中。
本次抽查發現奶瓶、奶嘴的塑化劑、重金屬皆未檢出,合格率為100%;不過奶瓶有4款檢出雙酚A,分別是喜洋洋PES奶瓶、優生PP奶瓶一般口徑S120ml、優生PES奶瓶一般口徑S140ml、培寶PP奶瓶一般口徑S120ml,目前已全面下架回收。

劉芳銘說,4款產品有2件進行複驗,不過複驗仍不通過;而這4款產品外包裝都有標示「不含雙酚A」,但業者均反應製造過程中並不使用雙酚A。劉芳銘說,目前已要求業者釐清原因,並限期改善。
科長蘇秀琴說,本次也使用食藥署的「非登不可」系統查核54家業者,發現有20家未登錄或登錄不全,已轉由地方衛生局輔導改善。
食藥署表示,含有塑化劑、重金屬、雙酚A的奶瓶、奶嘴是產品不符衛生規定,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需下架、回收、封存、銷毀,業者也須輔導改正,否則可處3到300萬元。
而標示不全,如缺乏中文品名、材質名稱、耐熱溫度、敬重、容量、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地址、原產地、製造日期等資訊,也需限期改正。

只是這次4款產品外包裝均表示「不含雙酚A」,若後續釐清確認業者是惡意添加,將涉及標示不實 ,可再裁處4到400萬元罰鍰;而消費者可憑發票、奶瓶向優生公司要求退貨。
食藥署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應優先選購「完整標示」的奶嘴、奶瓶;使用時須特別注意耐熱溫度,並依照注意事項使用。使用後,應以「中性洗潔劑」清洗,如果有刮傷、霧化、變形時應立即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