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海岸管理法》三讀通過,海岸管理適用更嚴謹的法規,7月台東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試圖闖關環評,就因過不了《海岸法》要求暫緩、補件再議,但《海岸法》通過之前的開發案不受此限,例如明天環保署將審查的「滿地富遊樂區」因為13年前就取得環評,雖尚未動工但隨時可以開發。環保團體認為,早年這些開發案申請時未納當地原住民意見、廢水處理也已不合時宜,環保署應先檢討這類老舊開發計畫,暫停審查。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三仙台地區的「滿地富遊樂區」,鄰近基翬漁港,預計興建200間房間、佔地面積10.41公頃,約有5個大巨蛋大,該案於91年通過環評,這13年來除了整地和水土保持計畫外,尚未有實質工程。(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滿地富遊樂區污水恐污染珊瑚棲息環境
明天環保署召開的審查會議是為了討論滿地富旁的「芝田路拓寬工程」。去年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拓寬芝田路向滿地富要地,而這些零星土地屬於國土保安用地和水利用地,因此滿地富向環保署提出「開發內容變更對照表」,說明土地改作道路使用。
撇除芝田路拓寬工程不說,鄰近三仙台自然保護區的滿地富遊樂區,佔地面積10.41公頃,「該案91年就通過環評,3年前滿地富沿海發現台灣新種珊瑚—福爾摩沙偽絲珊瑚,但滿地富目前採用的廢水生物處理卻還停留在2級,排出的汙水恐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林育禾擔心,滿地富的大規模動工恐會嚴重威脅珊瑚的棲息環境。
1-780x520.jpg)
滿地富13年前通過 原民意見、環境監測都未納入或更新
此外,滿地富通過環評時,《原住民基本法》尚未通過。平地原住民區域立委候選人馬躍比吼表示,代表這項開發案提出申請時,根本沒有徵詢當地原住民的意見,這讓他想起日前蘇迪勒颱風導致的烏來山區大崩塌,這些蓋在烏來的飯店每件開發都合法,但環境還是負荷不了,最後由住在山區的原住民承擔過度開發後的惡果。
馬躍比吼說,「我其實很不喜歡談法,因為現有的法令都是用來保護業者,原住民族的聲音很難被聽見。」近年部落生態旅遊盛行,他認為,東海岸的觀光發展應該要交還給原住民,讓原住民用自己的方式經營。
目前鄰近三仙台自然保護區共有3間旅館,除滿地富遊樂區外,還有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位在滿地富隔壁,佔地12.7公頃)以及旭塔觀光飯店(位於北三仙台的美山部落,目前正在興建中)。

東海岸老舊開發案林立 環團建議暫緩、重新審視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指出,像滿地富類型、早在10多年前就通過的東海岸開發案,開發方式早已不符合現在的社會及環境,環保署應該先暫緩審查,畢竟已過了10多年,這些年《原基法》、《海岸法》都接連通過,應該要等相關規範公告出來,回過頭審視、檢討這些老舊開發案。
此外,蔡中岳指出,《海岸法》已經上路,交通部觀光局的《申請開發觀光旅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卻尚未納入海岸法相關內容和精神,等於繼續放縱業者漠視《海岸法》規定,觀光局在審查旅館時也形同「沒有爪牙」來規範業者,這項不合時宜的審查辦法應盡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