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部落與土地緊密相連,種籽更是生命與文化的核心,在原視成立即將屆滿十年之際,特別製作「十個種籽,十個部落」系列專題,從12月4日開始播出十個部落農業的故事,讓大家更認識部落土地長出來的獨特故事。
上下游很榮幸參與這個專題,負責協助企畫與網站製作,請點選「十個種籽,十個部落」的專題網站,可以搶先閱讀完整故事,也有每集電視的預告帶,在正式播出後,也可以在網站上直接收看,歡迎大家前往閱讀。以下為專題前言與預告片介紹:

十個種籽,十個部落 專題前言
文/原視
原視滿十歲了!十年來,我們報導原住民部落的各項議題,關注部落未來的發展,從土地出發,向祖先學習,走向下一個十年。
部落的未來與土地息息相關,各族群自古傳承特有傳統的作物、農法與耕作經驗,形成了每個部落特有的文化、祭典與故事。在原視紀念開台十年之際,我們製作了「十個種籽,十個部落的故事」系列專題,介紹十個部落農業,讓大家更認識部落土地長出來的獨特故事。
為了慶賀原視十周年,這次我們特別跨界合作,邀請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策劃、製作網站,透南風工作室協助前期田調、拍攝,窩們工作室等影像工作團隊進行整體製作,讓專題更加豐富。
這次專題我們將帶領大家認識不一樣的部落世界,包括種植稀有高梁的馬兒部落,講述遷村的歷程;由天神降下的禮物紅糯米,帶給阿美族世代幸福;在山中的多納部落,孕育出黑米傳奇;阿美族的冰箱放在大地,摘不完的野菜豐富山上世界。
鏡頭同時來到原住民百年傳統作物─紅藜,族人想要把他帶上月球;賦予勇士力量的樹豆,如何讓嘉蘭度過八八風災的煎熬;海風親吻的蘭嶼,芋頭陪著達悟族人走過百年歲月;阿里山的鄒族高大,也種植高大竹筍,成為部落經濟的支柱。
最後來到卡那卡那富部落,春天的太陽開啟小米的種植,長出豐富傳說;阿里山的糙米薏仁,耐旱耐風,粗放野種就能開花結果,就如原住民族堅強的生命力。
從12月4日開始,我們將陸續播出「十個種籽,十個部落」系列專題報導,雖然無法涵蓋原住民族各族的農業故事,藉由拋磚引玉,讓社會瞭解原住民族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以及蘊藏土地的生態智慧。「十個種籽,十個部落」專題的時間與主題如下,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除了電視播放之外,也將在網站放映,每一集的精彩故事已經整理成平面報導,收錄在這個專題網站中,歡迎大家一起進入部落農業的世界!
十個種籽十個部落專題網站,請點選這裡閱讀
集數 | 播出時間 | 片名 |
01 | 2015/12/04 | 高梁:valjulu思念的季節 |
02 | 2015/12/04 | 紅糯米:天神的禮物 |
03 | 2015/12/11 | 黑米:山裡的傳奇 |
04 | 2015/12/18 | 野菜:阿美族的冰箱 |
05 | 2015/12/25 | 紅藜:Ljuwa的返鄉 |
06 | 2016/01/01 | 樹豆:勇士的力量 |
07 | 2016/01/08 | 芋頭:海風親吻的土地 |
08 | 2016/01/15 | 青筍:山上的經濟 |
09 | 2016/01/22 | 小米:女人的田 |
10 | 2016/01/29 | 糙米薏仁:鄒族的有機風 |
宣傳帶很感人 但最後的播映日期年份打錯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