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颱風過境,種植蔬果的溫室農民都得繃緊神經,有些乾脆拿鐮刀砍破外層塑膠布,祈禱「布飛走,至少結構能留下」,不過在嘉義種甜椒的青農李育助,不想再「與天對賭」,近期請來專做蘭花溫室的業者,打造「抗颱型果菜溫室」,能抵擋14至16級的陣風,新建溫室較通風又能調控濕度,預期每分地產量可以增加六成,不過價格也不便宜,一分地造價約120萬元,成本幾乎是隧道式溫室的12倍。

以蘭花等級溫室規格 打造蔬果溫室
在嘉義縣新港鄉種植甜椒的李育助是很有想法的農二代。大約10年前,看好甜椒市場,他和父親開始投入,請人蓋了隧道式溫室,一分地造價僅10萬元,不過每次下雨就淹水,颱風一來溫室結構會被吹得東倒西歪,嚴重影響甜椒收穫和品質。
不僅如此,李育助說,甜椒產期平均有6、7個月,採收期可達4、5個月,過去為了躲颱風可能造成的災損,農民習慣農曆8月才開始耕種,但新建的這套溫室設施能抵擋14級以上的陣風,「現在我提前種也可以。」
這套簡固型溫室,就連鑽研國內外溫網室結構數十年的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都稱讚,是目前看到少數能抗颱的果菜溫室。傳統簡易型果菜溫室是直接將錏管打進土壤裡,李育助這棟溫室則有做水泥地基,深度約有一米,魔鬼藏在細節裡的是地基連結樑柱處還鎖有螺絲,他說,可別小看了,部分設施雖也有打水泥地基,但不見得會在這樣的細節進行強化。
加強這棟溫室的抗颱關鍵是三道「剪力牆」,第一道剪力牆約坐落在溫室迎風面1/3處,剪力牆顧名思義就是分散強風的力道,透過剪力牆上交叉的拉桿和撐桿達到效果,林良懋說,剪力牆能強化溫室的結構應力,如此就可減緩颱風對溫室的衝擊。
承接李育助案子的奇圃園藝董事長蘇芳億說,其實這些在蘭花溫室都是必備、很基礎的結構強化,但過往果菜設施不太會做,農民間礙於資金限制到處比價,最後建造出來的溫室當然就向下沉淪。


比傳統溫室造架高12倍 產量提升6成
李育助這棟簡固型溫室一分地造價約120萬元,整體4分地約有470萬元,其成本幾乎是隧道式溫室的12倍,他坦言,過去的溫室一分地約可收成6到7噸的甜椒,換算下來一年就可攤提設施成本,不過隧道式溫室一下雨就淹水,土壤潮濕後容易誘發青枯病,這種病是蔬果界的癌症,管理上會碰到許多困難,生產出來的甜椒品質也不好。
李育助表示,新的溫室保守估計要5年才能攤提成本,不過因為溫室挑高4米、塑膠布選用32目和50目的規格,在室內栽培甜椒較通風、又能調控濕度、防害蟲,而且因為結構堅固不怕颱風來,真是一舉數得,他還自信的說,有了好環境,再加上品質管理,未來一分地產10噸甜椒應該指日可待。
不過李育助說,其實他想蓋這類抗颱溫室已有好幾年,礙於資金不足,只能猶豫不決,好在去年成功申請到農糧署的190萬設施補助,他才下定決心尋找適合的業者合作,其實身邊不乏這類想強化溫室、提升蔬果品質的農民,但之前都和他一樣卡在資金,一方面又擔心後續沒對等銷路,所以停滯。
蘇芳億說,蘭花業者想建造溫室非但可申請補助,還可向銀行申請低利貸款,雖然隨著蘭花產業蓬勃,政府不再補助,但果菜溫室直到目前為止,銀行都沒有提供低利貸款機制,他認為政府應加強媒合,為農民開路,翻轉目前市場上普遍的投機心態,讓果菜溫室能真正走上投資的道路。
文中有說廠商奇圃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