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即將在雙溪地區成立「友善農業示範區」!未來一年,慈心基金會不僅將輔導該地區有機農民加入綠保標章,以友善環境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也會帶著消費者走進田間,親眼看看農友們的生產過程,創造生產者、消費者的對話空間,以實踐目前台灣農業界討論熱烈「PGS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

雙溪水源乾淨 生態豐富 首波友善農業示範基地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台灣發展有機農業多年,生產面積成長趨緩,加上檢驗費用及標準制度等問題影響農友參與意願,許多農友已轉型從事「友善農耕」,以不施農藥、化肥、除草劑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盼能保育田間的動物與棲地。
據慈心基金會掌握,目前雙溪地區有一為數29人的有機產銷班,但皆尚未取得綠保標章;雙溪地區友善農業示範區計劃執行人葉采靈表示,慈心基金會目前打算先以輔導這一群農友申請綠保標章,希望明年四月前至少有五位農友取得綠保標章。
但為何會特別選在雙溪地區做為友善農業示範區?慈心基金會解釋,雙溪區位於雪山山脈北麓,其境內兩條主要河川分別為平林溪與牡丹溪,由於水源乾淨,孕育著台灣特有種——臺灣藍鵲,以及林鵰、穿山甲、麝香貓、食蟹獴、東方蜂鷹、藍腹鷴等保育類動物;因此特別選定雙溪地區做為首波友善農業示範區基地。
綠色生活館,讓消費者認識PGS、綠保標章
而友善農耕的操作方式極為多元,要如何認定其卻能保護當地生態,還需生產者、消費者進一步互動、了解。因此慈心基金會受新北市農業局委託,於2017年成立「綠色生活館」,做為推廣綠保標章以及PGS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基地,希望突破目前有機產業瓶頸、提高友善農耕面積。
綠色生活館啟動三年多,慈心基金會表示,未來館內將設置友善農業特展與PGS特展。葉采靈更進一步解釋,按照現階段計劃構想,展場內會規劃「PGS角色扮演體驗區」,「到時可能四、五個人一組,扮演農友、消費者、公部門、生態專家等角色,在仿田間設計的展場中執行指定任務卡,像是觀察有沒有營造濕地環境、有沒有使用化學資材等任務。」以此讓消費者體驗PGS操作。展館佈置預計在七月份完工。
除了現場體驗之外,葉采靈表示,未來慈心基金會也會不定期釋出PGS培訓課程訊息,「如果消費者有興趣,就能提出申請,慈心基金會會組成產地參訪團,帶團走入示範區田間、實行PGS多方參與式查證。」把消費者帶入這些農友的田區進行體驗活動。
未來慈心不僅將帶領民眾投入PGS角色扮演、認識友善農法及綠保標章,也將帶入友善種植、料理等相關課程,「希望這樣能增進消費者、友善生產者對話、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