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胃口欠佳,想想此時來顆清甜多汁的蓮霧該有多棒!
蓮霧富含大量的纖維和果膠,能幫助消化、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且因含水份含量高、糖分少,也是愛美女性們減肥的好幫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健康安全的蓮霧,歷時數年田間試驗,研發出整套減農藥栽培模式,6月1日於宜蘭縣員山鄉李建東農友田區召開「蓮霧病蟲害非農藥防治示範圃觀摩會」,觀摩會現場反應熱烈,活動圓滿成功。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宣大平秘書表示,非農藥示範區果實色澤鮮紅豔麗,果汁豐富,甜度約達10-12度,最高可達14度,具有傳統好風味,其病蟲害發生情形與農藥慣行區差異不大,且做到農藥殘留未檢出(ND),實屬難得。

花改場研究員協助使用友善資材,達成「無農藥殘留」目標
植保研究室蔡依真助理研究員則說明她經過五年多來於田間長期觀察病蟲害,並與宜蘭在地農友共同努力嘗試,進行蓮霧病蟲害非農藥防治田間試驗之經驗,成功篩選出非農藥防治資材應用於蓮霧病蟲害整合性管理模式,鼓勵農友善用非農藥資材取代部分化學用藥,有效降低農藥殘留風險,讓消費者品嘗到宜蘭用心生產的安全農產品。
宜蘭地區降雨豐沛,對蓮霧病蟲害防治上形成一大挑戰,示範田農友李建東先生表示,示範區果樹長期懸掛黃色黏紙誘殺薊馬和果實蠅,並於花期開始施用亞磷酸、枯草桿菌及苦楝油混合液,採收後發現此種減藥生產模式除了能有效降低果腐病及薊馬為害之外,雖然成本比農藥高些,但考慮到可減少自身噴藥時對身體健康之影響,且可協助降低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的衝擊,生產出同時兼顧生態與生產的優質蓮霧,實在非常值得!


有問題隨時可問花改場
此外,李先生的果園還有開放一般民眾採果,好不容易成功達成農藥殘留未檢出,除了讓他對未來朝向有機發展更具信心外,也能讓消費者們吃得更安心!經過與會農友下田觀摩後,亦表示其防治成效顯著,未來可綜合施用非農藥資材,避免過度依賴化學用藥,運用多種管理措施預防病蟲害發生。
若農民在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有相關疑問,歡迎洽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0或病蟲害防治服務專線03-8535915,該場將竭誠為民眾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