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記者孔德廉、賴郁薇
近日台中大甲、花蓮吉安等地,陸續傳出芋頭枯萎死亡、芋莖爛掉等災情,讓農民苦嘆血本無歸。對此,兩地農會、農改場和區公所等單位相繼至現場會勘後,台中發現芋頭大規模感染「軟腐病」,推估可能是受到上月底接連風災影響,導致植株受損,後續氣溫又持續飆高,加速病菌生長所致,呼籲農民應盡快採收,做好保本。
至於花蓮部分,芋頭也出現大規模損傷,當地農政單位在今日會勘後,確認為「芋疫病」惹禍,因此建議農民應盡快加強田間整治減低病害。

芋頭大規模「爛莖」受損兩成
今年中部芋頭即將進入採收期,但卻有芋農反映,芋頭出現「爛莖」情況,台中大安農會推廣股主任邵格盛指出,這兩天實際勘損,看到芋莖整支爛掉,爛心情況從芋莖向芋頭塊莖蔓延,「保守估計大概爛了三成,但後續狀況可能更糟。」
在此狀況底下大安區長周琇茹、大甲區長劉來旺等人陸續向農政單位通報,試圖找出大規模爛莖的原因。其中,邵格盛就懷疑,可能是前一波颱風惹的禍,「因為颱風時,芋農多少都砍掉一些葉子,可能是細菌從傷口跑進去,莖就爛掉了。」也有農民懷疑是田間管理失當所致。
種種猜測下,台中農改場今下午派員至現場會勘,調查發現目前台中大甲、大安芋頭田面積約分別為400公頃、170公頃,粗略估計受損面積約為兩成,其餘芋頭田狀況則還未受太多影響。
大甲芋頭:細菌性病害「軟腐病」惹禍
而這兩成受損,經確認後也證實是細菌性病害「軟腐病」惹的禍。作物環境課研究室主持人趙佳鴻解釋,往年芋頭也會出現軟腐病,但這次感染規模較大,推估是因為芋農擔心颱風風勢造成芋頭植株倒伏,往往習慣在颱風來襲前,先行除葉、除芽,造成傷口,致使病原菌有機會入侵,再加上颱風過境後,溫度又急速攀升,才會讓發病情況比較明顯。
農改場:若狀況不樂觀就別再防治,趕緊採收
針對芋頭感染軟腐病一事,台中農改場建議,若田地狀況不甚樂觀、出現得病情況,芋農應盡快採收,「不要再做防治了!這時再用藥也沒用。」盡速採收下來的芋頭雖然比較小顆,但仍可供加工使用。
至於現田間情況還好的芋頭田,趙佳鴻則提醒芋農注意防治;同時,他也提醒農民,除葉、除芽後要記得使用殺菌劑保護傷口,以免細菌入侵。
花蓮吉安也傳災情,多受「芋疫病」影響
除中部以外,同一時間,身為芋頭重要產地的花蓮吉安也傳出災情。吉安鄉長黃馨就以風災後災情速報為例,指出該地的芋頭受損面積超過三成,讓不少農民大吐苦水。
對於花蓮災情,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蔡宜峯指出,的確有收到農民反映,今日也再次配合鄉公所進行現地會勘,發現吉安當地芋頭受損已超過兩成,達到天然災害救助門檻,後續會通知政府公告,並呼籲農民可盡速前往申請。
至於芋頭為何受損?蔡宜峯也指出,應該與風災後芋頭植株受損有關,與台中不同的是,花蓮多受「芋疫病」影響,會在葉片上出現圓斑,而後使得病斑中央腐敗、穿孔,使罹病葉片在3到5天內枯乾,葉柄則會變脆容易折斷。對此,蔡也呼籲農民盡速做好田間管理,並適度加強植株消毒,減少病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