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故事
樹薯阿公的葛鬱金粉。150公克
古法製作葛鬱金粉,可取代太白粉使用
葛鬱金的葉子外型長的像生薑,主要使用的是塊根的部位,塊根的澱粉含量達17%以上,富含澱粉、碳水化合物、醣類,早年就是用來製造太白粉的原料。將塊根水洗過濾出澱粉,曬乾後可當作太白粉。
手工水洗後得到的葛鬱金粉質地細緻。可作為勾芡、增稠使用,也可加一點黑糖或蜂蜜,沖入熱水當作消暑退火的夏日飲品。
「葛鬱金」是什麼?
葛鬱金的別名又稱為「粉薯」或「竹芋」,原產於南美洲,但透過貿易的方式來到中國華南、台灣。它的生命力旺盛,成株很容易發生分株。適應力強,不須農藥、化肥就自然生長,因為含有豐富纖維及澱粉,是早年糧食的代用品。
主要食用的部位為埋在地下的棒狀塊莖,外皮呈淡黃、白色,具黏性,有豐富的澱粉。
除了可水洗成勾芡的粉,生鮮的葛鬱金也可直接食用,在屏東、花蓮一帶的原鄉部落是部落的重要主食,部落的常見煮法是簡單水蒸直接食用。水蒸以外,葛鬱金搗碎後也可製成粉煎餅,或是火烤、煮湯、切絲沾麵糊酥炸等等多種吃法。
如何使用葛鬱金粉
- 勾芡、製粿
葛鬱金粉可以取代太白粉作為勾芡用,用法與一般太白粉相同,可做粿條、勾芡、蚵仔煎、粉粿等。
- 沖泡直接喝,解熱消暑
葛鬱金粉本身沒有味道,調製成消暑退火的飲品,可以加蜂蜜、黑糖增加甜味。
南投樹薯阿公手工製作,完全天然的葛鬱金粉
住在山上的84歲黃朝松阿公,從12歲就開始在山上種植作物,除了樹薯之外,還有荔枝、龍眼、竹筍等作物。台語俗語說洗樹薯,就是手工製作樹薯粉,黃朝松阿公從12歲開始洗樹薯討生活,做好的樹薯粉交由南投的粉間收購。近年來因為不敵進口低價樹薯粉,粉間生意逐漸凋零,在沒有人收購的情況下,漸漸的也很少看到有人種植樹薯了。
為我們製作樹薯粉的阿公,同時也有製作葛鬱金粉,但是因為製作耗時費工,阿公做的數量也不多,葛鬱金粉的水洗過程與樹薯粉一樣,但是葛鬱金塊頭小,削皮起來費工又費時,還有一些鬚根要拔除,比起樹薯要花上好幾倍的時間。
首先將葛鬱金洗淨,削皮,接著一段一段磨成泥,得到的粉漿先靜置沈澱。沈澱在底部的泥丸還要再鋪開,經數日日曬讓水分蒸發,最後可以得到曬乾的葛鬱金粉。
怎麼煮葛鬱金粉
- 大鍋煮
- 葛鬱金粉約30g,先加入少許溫開水將粉溶解調成乳汁狀粉漿,備用。
- 準備50克〔手工黑糖〕、1500 cc水放入鍋中,開火加熱。
- 鍋中的水煮沸後,倒入粉漿後就可以轉小火,攪拌均勻成半透明狀,加入黑糖攪拌均勻溶解後,關火就可以飲用!
- 小杯直接沖泡
- 馬克杯先加入少許溫開水,將10g葛鬱金粉溶解,調成乳汁狀粉漿。
- 準備滾燙的熱開水,倒入馬克杯中,同時不停攪拌至出現半透明糊狀。
- 加入蜂蜜或黑糖就可以飲用啦!
簡易燒仙草煮法
- 先將一大匙葛鬱金粉用冷水調開成粉漿,粉水比例約2:1(也可以加入黑糖或是砂糖一起先調勻)。
- 將〔手工熬煮無糖仙草茶〕倒入鍋中,加熱至微微沸騰。
- 加入粉漿,隨即關火並攪拌均勻,簡單的消暑小點心就完成了。
- 加一點花生粒熱熱吃或是放進冰箱30分鐘冰冰吃,都很不錯!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