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新舊世代的美麗邂逅:「當young乃遇到爺奶」 農村體驗x攝影比賽

當「young」遇上「爺奶」究竟會迸出什麼火花呢?

 當年輕人不再僅僅透過手機、網路、社群媒體去認識世界與溝通,而是透過鏡頭、自己的雙眼、雙手、嘴巴,親眼看到、親身體會、親自溝通,是否對於生活,對於周遭人、事、物,能有不同的想像與感受?

 當長者擱下了社會所賦予的社會責任,不再是老闆、員工、農人、兒女、妻子、丈夫……等角色的時候,這個社會或是自身的認同,是否能讓他們覺得老有所用、老有尊嚴?

本次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科技學院社會責任計劃辦公室、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發展協會及黑皮泥思有限公司於今年11月25、26號所共同主辦的兩天一夜「當young乃遇到爺奶」 農村體驗x攝影比賽活動,活動地點舉辦在彰化縣埔鹽鄉的大有社區,其透過農民契作方式,以金碳稻為特色,同時重視長者關懷,透過日間托老、老人共餐、長者參與社區活動等行動推廣,積極實踐「老有所用、長者為師」的目標。

在這兩天一夜的活動裡,來自不同大學、不同科系、不同生長背景、不同年齡的學生們,一起在大有社區這個傳統農村度過,除了認識大有社區及其發展理念,也一起體驗農村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並實踐「親手做」的農村生活!從到菜園摘菜、挑菜,到雜貨店買菜、用傳統大灶煮菜的過程中,都與新認識的夥伴與社區的阿嬤們一起協力完成,在活動中,年輕人與長者互相對話、了解彼此,彼此既為合作夥伴、也是彼此的老師,長者傳授的是他們對於農村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生活閱歷,年輕人帶來的是陪伴、現今生活的思潮與比照的反思。透過兩天的體驗活動,青年與長者們一起譜出了最美的樂章。

當「young 」遇上「爺奶」

誰來晚餐-你是我的菜


此項任務設計,由阿嬤帶路,學生跟隨著長者,一同在社區內收集食材。

 第一站來到了東籬菜園,一進到菜園,阿嬤就開始忙忙碌碌的幫忙準備籃子、小彎刀,仔細的向學生介紹每個菜名,帶著學生在菜園裡繞來繞去,面對著種類繁多的菜,學生頓時不知從何下手,「阿嬤你覺得要煮什麼菜?」「隨便啦,煮什麼都好啦,你們覺得好就好。」說完又開始介紹起菜來,嘴裡一直念著:「這是什麼菜、那是什麼菜……。」還默默的就幫忙採起菜來,學生偶爾會有聽不懂的時候,有的時候學生也會陷入自己的討論當中,但阿嬤也就靜靜的站在旁邊,看著年輕人忙來忙去,雖然只是站著、看著,臉上的笑容卻從來沒停過,遇到緊急狀況,「阿嬤!這個菜要怎麼摘?」「來啦!我來教你啦。」說完就開始拿起小彎刀示範起來。

「東籬菜園」以溫網式栽種,由大有社區的阿公阿嬤一起種植,提供平日的長者共餐與社區風味餐使用。

誰來晚餐-小當家是我


當學生踏入阿嬤的地盤,與阿嬤協力合作,體驗用傳統大鍋炒菜,用自己親手拔的菜做成一道道美味的料理,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

此項任務來到了平常阿嬤們一起煮菜、共餐的築巢書院,原先的任務設計是學生會拿到兩張救援卡,一個是阿嬤教我怎麼煮,一個是阿嬤幫我試味道,但學生一開始仍然出動了平常最習慣也是最仰賴的google大神,雖然僅僅依靠google也能順利做出一道菜來,但對於火侯的調整、調料的多寡、傳統大鍋的使用等等,卻不只是大篇幅的google文章、資訊、影片就能掌握到精髓,其中的「眉角」來源是從平日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經驗。而平常習慣了用瓦斯爐煮菜的學生們,即使廚房裡同時有大灶和大鍋,卻仍敬而遠之。「阿嬤這要怎麼煮?這火要怎麼開?」然而隨著一句的開口詢問、學生的勇於嘗試,新舊世代的合作就此拉開序幕,阿嬤時而變身成小助手,時而變身成大廚,與學生一起通力合作出一道道美味的佳餚。「真棒!真棒!可以嫁了啦!以後結婚要嫁這種男生!」當學生們開始進入狀況後,阿嬤們默默的退到一旁觀眾區,坐在小小的板凳上當起稱職的啦啦隊來,稱讚的話語、爽朗的笑聲一刻都沒停過。

在最後的評分環結,由阿嬤們選出味道最好的一組,然而經過了兩輪投票,含笑阿嬤與阿款阿嬤卻堅持要平手,因為對她們來說,每樣菜都是學生用心煮出來的成品,都是世間最美、最好吃的味道!

「築巢書院」前身為豬圈,經社區的居民們共同改建,今為大有社區關懷據點,作為日間托老、授課、辦公的場所。後方設有廚房、大灶,提供長者共煮、共餐服務。
學生挑戰大鍋煮菜。
阿嬤啦啦隊。坐在板凳上的阿嬤,眼裡流露地盡是欣慰和疼愛的表情。
誰來晚餐-阿嬤試菜。左:含笑阿嬤。右:阿款阿嬤。

社區巡禮 


本次活動也安排了大有社區導覽活動,學生能透過自己的雙眼與社區導覽員的解說,認識大有社區的美與深入了解到美背後的歷史與文化。

「陳尚登古厝」內堂有鹿津畫派郭新林匠師畫作,外部則有精美藝術構件。
「生物炭」運用廢棄木材、樹枝以絕氧方式悶燒而成,炭裡孔隙讓微生物依附其中,作為改善土壤與平衡酸鹼度使用。
「生物炭爐」大有社區循環經濟與營造的一環,收集社區內的廢枯枝,透過生物炭爐將廢材再利用,活化農田土壤。
社區長者向學生示範古井打水。
「雨撲滿」利用廢棄水管設置成雨樹、機器人造型的儲水裝置。再結合周邊環境,下方設有小型菜圃,地面鋪設透水鋪磚,將雨水再利用及循環使用。圖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

 分享時刻

「現今人們的疏離感越來越嚴重,可同時卻又這麼渴望靠近。」

 

「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這個地方,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很親近,儘管互不認識,也會互相問候、幫忙、互道早安,即使只是一個微笑,都會讓人覺得很溫暖、很溫暖……。」

經過了兩天的農村體驗活動,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嘗試,這對學生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經驗,除了嘗試到了新的事物,對於農村、對於家人、對於大有社區與自身狀況,學生也有了很多的想法與體會。「小時候我就是在農村長大,常常覺得我住得地方、阿公阿嬤所做得事都很普通平凡,但換個場域,類似的場景,透過鏡頭,透過用心感受,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以前有多麼的無知。」

說起自己的阿公阿嬤,其中一位同學感性的表示,「從小到大都住在都市,久久才回鄉下一趟,從來都沒有跟阿嬤好好說說話,可能是因為語言隔閡、可能是因為不習慣,直到阿嬤過世的最後一刻我都沒能說出什麼、沒能好好地抱抱她,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想起剛過世的阿嬤,同學情緒激動了起來,待稍微平復後,她才緩緩地說道,「或許真的沒有這麼難,阿嬤需要的只是能有個人能陪著、能看著、能聽她說而已,但這都是我沒能做到的。」這兩天與大有社區阿公阿嬤們的密集相處,也讓她深刻的反省到,「怎麼對於不認識的阿公阿嬤可以如此自然地相處、噓寒問暖,對於自己的阿公阿嬤,卻怎麼都沒有辦法了呢?」

大有社區的長者照顧、長者為師理念,也讓學生覺得很有感觸,「我們家小孩都出去念書了,真正能在家的時間真的很少,每次回去看到爸媽都很簡單的解決一餐,就覺得很心疼,也很怕之後我出去工作又更沒時間待在家裡了,家裡只剩下爸爸媽媽要怎麼辦?」想到不能常常陪在爸爸媽媽身邊,同學不禁眼眶泛紅了起來。「覺得這個社區真的很好,可以讓長者聚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煮飯、吃飯、一起聊天,還可以成為老師為他人傳授經驗。」雖然平常少了家人的陪伴,卻多了村裡的好朋友能夠一起互相照顧,看到了大有社區的做法,他也希望自己住的地方能提供像大有這樣的社區關懷服務,「這樣爸媽就不會孤單,不會再隨便亂吃了。」他期盼地說道。

鏡頭下的農村印記 

「拍照不光光只是拍下一個影像,而是因為真正了解這個場域、看到了它背後的意義,才拍下了真正屬於自己、屬於這個地方的剎那唯一。」

本次活動結合攝影比賽,希望透過攝影,學生們能以自己的角度、鏡頭,去認識這個地方、挖掘農村的美,對於農村也能有新的觀點與留下屬於自己的美麗回憶。

我與我的農村印記─學生作品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我,以前只覺得這些爺爺奶奶們做的事情很平淡無奇,想草草了事。

但在與大有的長輩們相處了不到兩天的時間,讓我對農村有了更大的體悟,或許是小時候不懂事,又或許只是長大了會學著看、觀察這美麗的世界,無法透過鏡頭來詮釋大有的人情味,但是我在活動中,我感受到爺爺奶奶們的熱情,或許這就是大有的特色也說不定,但是我能肯定的是,沒有透過這次的體驗,我無法了解小時候的我是多愚笨。

現在,我嘗試著用鏡頭來記錄著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動。 

圖/文: 許景琛

 〈追尋〉

午後,旅人漫步在,田梗旁,尋找寧靜的滋味。

圖/文: 李品樺

 〈老與青〉

進一步 我跟一步

腳尖與腳跟

是世代的鴻溝

而後你回頭

微笑向我

沾點天藍 溶些田野的清新

輕輕地

輕輕地訴說著你的故事

 

踩踏著幼時的腳步 歸於原點

用土地

穿越半世紀的行旅

用心

讓距離 縮編

圖/文: 郭馥萱

他們的眼中透出了許多溫暖,許多故事。

曾經,孩子是他們的全世界,他們的生命圍繞著孩子打轉;而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陪伴。

圖/文: 張晏慈

萌芽。茁壯

「透過這麼多人的眼睛,我發現我並沒有想像中的認識這個地方,很多故事沒聽過、很多地方沒看過、很多人沒認識到。原來要認識一個地方真的很不容易。」

「在大有社區打工換宿兩個禮拜,想說自己應該對這個地方有更多的認識,也可以在這裡辦一個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但當活動真的辦起來的時候,透過這麼多人的眼睛,我發現我並沒有想像中的認識這個地方,很多故事沒聽過、很多地方沒看過、很多人沒認識到。原來要認識一個地方真的很不容易。」目前就讀於暨南大學的小軒,同時也是此次活動的籌畫者與主要執行者,在分享時刻自省地說,她了解到,要與土地、在地的人事物產生深厚連結,絕對不是僅僅兩天或是幾個禮拜的時間就能辦到,這需要的是用心的體會、認真的長久的生活,要真真切切的踏在這個土地上、實實在在的生活與時時刻刻的感受著,或許,兩天的活動短暫、微不足到,但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能夠在學生心中埋下小小的種子,看著活動的照片、想著這兩天的記憶,憶起曾經誠心的感受著土地的溫度、農村的人情味、傳統記憶的傳承與對長者的尊重與關懷,未來,這顆種子將一天天的成長茁壯,並持續散播給更多更多的人……。

感謝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科技學院社會責任計劃辦公室與大有社區發展協會合力促成本次青銀農村交流活動。

 

 

攝影:廖苡軒、莊于葶、廖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