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好是品嚐森林野莓的季節。很適合作成果醬喔。」報紙上刊登了這樣的消息。於是,老鼠媽媽打電話給雨蛙博士,翌日帶著小老鼠們到戶外踏青、採集各種漿果,製作成野莓果醬、野莓果凍、野莓蛋糕、野莓果汁…並舉辦了一場野莓宴會,森林裡所有的動物們都來了。
這是日本著名的生態畫家松岡達英,為孩子所繪製的繪本《雨蛙博士的野莓點心教室》。相信很多大人都為孩子唸過這本故事。

美國自然作家梭羅在《野果》也寫著:「與其說這些野果是為我們提供食物,不如說是向我們示好,是一種特殊請柬,邀我們與大自然一起真正野餐。」他還說:「在採漿果的季節,幾乎天天都是安息日,人們天天藉著採草莓來放鬆心情。」他花了十年時間,為北美183種野果作傳。

那麼,台灣也有野莓嗎?
林生祥唱<草>,用六、七秒長音唱「恨」、「灑」,誇張的表達,突出父親對於草的恨意,把草想像成土匪,灑除草劑時就像射擊一般,非得讓雜草「總斷根」。一次在我庄三山國王廟前唱這首歌時,林生祥若有所感的說:「我常感到慚愧,為什麼我們能傳下去給下一代的東西,愈來愈少。」
看著宮崎駿動畫長大,生祥女兒與《魔女宅急便》的小女孩一樣都叫KiKi,特別喜歡螞蟻、壁虎、鳥兒、花草這些小生物。有一次在學校社團做比薩,山羌跑了下來,KiKi回去跟爸爸媽媽說:「一定是我們的比薩太香了,連山羌都想吃。」
上學後,女兒唱的歌竟是<小蘋果>,激起了林生祥為孩子作歌的想法。集合了多位客家籍歌手如羅思容、米莎、黃子軒、黃瑋傑等,和國小學童共同錄製了《野來野去唱生趣》三張童謠專輯。
前面兩張並無特別創作主軸,歌手想為童年寫什麼,就寫什麼。到了第三張專輯,聚焦以里山做為創作主題,不管是山、風、各種小生物,乃至精靈鬼怪都成了樂手們創作的題材。
當時,林生祥向作家鍾理和最小、最調皮的兒子鍾鐵鈞問了幾首詞,寫伯勞鳥的<伯勞嘰嗟>、寫圓粄花的<插頭花>,以及寫竹雞的<雞狗乖>,都錄進了專輯中。
<雞狗乖>寫的不只是竹雞,還有飯甑波,是一首合於春天的童謠。歌詞描寫一位想吃野莓的小女孩,拜託竹雞幫她從刺欉中採摘甜甜圓圓的野莓。雞狗乖,取竹雞的叫聲;飯甑波,則是懸鉤子,跟玫瑰同屬薔薇科,俗稱野草莓,是美濃人掛紙(掃墓)時節,為孩子帶來驚呼的漿果。

然而,即使在鄉間,現在還有多少孩子看過竹雞,嚐過飯甑波呢?
不同於現代的孩子,四年級生的鍾鐵鈞,小學時光成天都跟著表哥在山林裡「做研究」。拔山棕葉套蝦、洗魚藤迷昏魚兒,放陷阱更是一絕。<雞狗乖>這首歌即是來自鍾鐵鈞的童年歷險記,於他而言,飯甑波是稀鬆平常的野果,多到可以拿來釀酒,回想起來「實在好喝!」。也許是記憶的發酵,品釀水果酒仍是耳順之年的生活樂趣。

但是,竹雞跟飯甑波有什麼關聯呢?
鍾鐵鈞解釋道,抓竹雞最重要的是先要找出牠的路徑,甚至幫忙佈置一條路徑;這條路徑就在竹雞最喜愛的飯甑波、鹽酸仔(桑葚)、打啵仔(龍葵)這三種野果欉中。
「找到路徑就已經成功了十之八九。」用蠟燭潤滑菸線索,綁插梢放竹片,套活結綁在斜插的竹子上,撒些落葉掩蓋陷阱。甚至透過敏銳的觀察,掌握此處是竹雞會來之處,便主動「幫忙」清除出一條路徑,沿途佈置飯甑波,引竹雞上鉤。

可惜,飯甑波這種過去鄉野間常見的野果,終究難以敵過除草劑將之總斷根,非得深入山中休耕或廢耕的窩、坑,努力的尋找才見得到。生活形態的改變,許多孩子也只能從書上讀到野莓,甚至去到歐洲鄉村,才有機會採摘野草莓,對於家鄉的野莓卻一無所知了。
<雞狗乖>
詞/ 鍾鐵鈞 曲/林生祥
雞狗乖啊雞狗乖 雞狗乖啊雞狗乖
看到(啊)好料會邀陣 輕聲喊出~來來來
飯甑波啊飯甑波 紅又圓啊紅又圓
甜甜(啊)好食蓋壞採 樹身多竻真耐挨
窿竻縫 摘來食
全部看佢雞狗乖
雞狗乖 阿哥唄
想食(啊)飯甑波
你就愛做 仃跍唄
跟著野莓的閱讀旅行:
■書籍
鍾理和<小岡>,收錄於《鍾理和全集5:散文與未完稿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鍾鐵鈞<掛紙>、<放竹雞仔>,收錄於《笠山依舊在》,春暉出版社
亨利.梭羅《野果》,遠足文化

■繪本
松岡達英《雨蛙博士的野莓點心教室》,親子天下
鍾惠滿、林芷琪《飯甑波的滋味》,美濃愛鄉協進會
-660x263.jpg)
■音樂
林生祥<雞狗乖>,收錄於《野來野去唱生趣3》,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出版
林生祥<草>,收錄於《我庄》,風潮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