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食農教育,然後呢?

這篇文章冗長且面向很多,其實此篇討論的內容可以分為不同的層面與層次討論,但畢竟我不是專業的觀察者或研究者,只是提出自身經驗與提出一些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也請給予指教,大家一起學習並為未來找出不一樣的可能性。

「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

以食農教育做為開端,但食農教育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累積多重的時代背景與議題,成為了現今全球都該正視的教育,他是必然的趨勢,可是,食農教育到底要教育什麼呢?究竟,「食農教育」是什麼?以字面上的意思剖析,以食與農兩字貫通,若在google搜尋:「什麼是食農教育」?找到的第一筆資料是來自「台灣農業推廣學會–食農教育推廣網站」為此下的定義:「在人類社會中,食物的消費和農業的生產銷售是密不可分的,農業是人類食物的最重要來源,而飲食活動基本上就是農業活動的一環,「食與農」本質上是一體的兩面,因而近年來有了「食農教育」一詞的產生。」

日據時期所設計的農產加工包裝圖示

食農是人的生活所需,農是動詞的生產;食是名詞的產物,而距離農業時代(為主)的背景已經推算回二、三零年代,在日本殖民時期總督府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為政策基調,直至三零年代後台灣經濟重心因應戰爭轉為工業(尤其軍需工業的興起,日本極需臺灣的工業用鹽),也帶動了一級產業逐漸邁向二級,順勢延伸了不少農產加工品,主要出口品有米、茶、糖、鹽、香蕉、鳳梨罐頭、樟腦、酒精類、煤等農礦產品、食品加工品和化工產品,其中,糖的出口值一直高佔總出口值。其不僅提供戰爭時期的需求量、島內民需,也外銷至英國、法國、德國、澳洲、美國、中國天津、印度等各地,日本人建立了連結世界的流通網路,將台灣的農工業產物推散出去,為台灣的農業發展立下了奠基。

你問八年級生這是什麼,他們會馬上黑人問號的問你:「可以開口笑的跑車模型嗎?」

為了了解文化而有食農教育

隨著時間流轉台灣已成為開發中國家,我是出生於八年級的孩子,一路見證了生活的變遷,光是一個級別的差異,八年級與九年級生就具有非常不一樣的生活價值觀,過去的生活步調簡單、緩慢,即便是九零年代的台北,交友仍需依靠紙、筆,以及昂貴的長途電話,很多事需要「時間」等待,連看電影都需要靜候金葉牌迴帶機將影片歸回起頭後,才能享受一部影片的樂趣。

那時候也許有很多的不方便,但卻有了更多時間和土地一起玩樂與成長,沒有ipad的遊戲app,遊戲素材多取於大自然,在田邊扮家家酒,以野草與石頭裝飾,可以盡情的享受一個下午的創意發表。那時候的我與土地非常的緊密,爺奶這一代供給了一個家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農食,我們都很珍惜自己土地摘種而來的東西,於是惜物便深植於心裡,不因為外界眼光,更不是時代趨勢,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無須任何的理由。

在如此便利的時代裡,我們開始遺失了與土地對話的機會,所以也必須反式的去抓取、追回,彷彿「復古」永遠都不會退潮,有時候是很仿古的裝置,如同許多百貨公司的美食街,以幾個意象和素材拼貼,她成為商業標誌,是一種表象的內容。這樣的「感覺」也成了「方便」便於追憶,吃完一頓飯後,沒有建立什麼也沒有失去什麼,就只是溫飽了,像是到迪士尼樂園一樣,只是一種「經驗」的感受。我們並不會因為這樣的經驗感受而惜物,或是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要翻轉唯有透過「教育」,改變儼然成為首要任務。

大埔朱阿嬤(圖取自網路)

返鄉成為一種行動,因為想要守護而回家

近年來本人在機緣下參與了大埔抗爭事件的尾巴,不僅見證了苗栗縣政府的一連串黑箱、官僚、政治角力與資源分配等等,犧牲了承襲祖輩遺留下的土地,多年來依靠著農田生活的爺奶們頓失了生活的重心,土地被強制徵收的大埔朱阿嬤喝農藥自殺,成為大埔事件的第一條冤魂,也引起國人開始普遍關注大埔事件。

我能夠理解失去土地的心情,不是被搶奪了物質上的財產,而是心中那個無價的財富,與丈夫攜手餵養了整個家庭的那塊田,丈夫過身後,朱阿嬤帶著思念在這裡繼續耕耘著,地在一夕之間毀了,半夜怪口開進來掘走了記憶中家的面貌,好像在朱阿嬤心上剖開了一道傷痕,於是阿嬤活不下去了,她就這麼離開了。

這樣悲傷的事件依不同形式在苗栗不斷上演,強徵農地、工業污染,科學園區也來搶水,水利法規定「民生用水優於農業優於工業用水」,但因公部門說「民生、工業用水需穩定」,每逢乾旱,農業用水總是最先被犧牲。這是我對於政府極力推廣「食農教育」提出的問題之一,也是接下來會緊接著討論的內容。

同時生長於苗栗的我,在抗爭事件前後開始意識到農業對我而言的重要性,以往「她」也成為了習慣,我慣於每個節氣來訪,爺爺總會帶回不同的作物,下雨天採收的地瓜上還沾黏了不少泥土,拿起來把玩後,乾燥的土就依附在我的皮膚上,緊密著貼著,彎彎指頭可以看到透著薄薄泥土的指紋印出現裂痕,然後慢慢剝落,又回到土地裡了。然而這樣的習慣使我認為她總不會改變,春夏秋冬每年總會重新拉開序幕、閉幕,在腦海裡未曾想過這塊田會不會哪一天不見了,一旦我想起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我突然身體一陣發麻。

不敢亂放照片,只好拿自己的照片來開刀

社造的硬體完善了,但軟體卻逐漸式微

「大埔事件」成為了一把鑰匙,開啟了我與農業的故事延續,畢業後也做著相關農事的工作;在這段期間我也見證了大量的「青年返鄉潮」,在後繼承接的文林苑、中科四期搶水、苗栗後龍殯葬、華龍罷工等議題後,更多青年的回鄉意識抬頭,重新思索了自己與土地的關係,雖然「社區營造」在台灣已經營了二十多個年頭,尤其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台灣各地因天災重創,重建的工作百廢待舉,也正是社區總體營造最佳的實踐場域。

社造走了二十年,當年年輕的居民都已邁向青壯年,接續而來的問題逐漸產生,世代的文化差異促使當年的社造青年漸與社會趨勢脫節;天災後最急迫的便是「硬體」重建,但在硬體建完善後,如與春筍般開始專注在「過於平面式的建設」,逐漸成為「表面」的堆疊,沒有三維、四維的想像。其實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真正看得見、摸的到的東西,可以實質性的定義,也是一種「有感」的成果展示。

政府以公部門資源帶起社區營造風潮,社區也在經費上依賴公部門的補助,功利主義成為主流,表象有感的「最大幸福」創造的很快;反觀,更深層的社造終究不可能一氣呵成的(更需關注於居民心理層面的照顧與幸福感提升),需要培養、堆疊以及以十年、二十年的眼光劃定目標,過程可以因政局更迭而有修正,然而目標並非明確,也只能騎驢找馬、東牆補西牆,在「一次性」計畫結案後提出了成果報告書,為這個內容畫下句點,下一次計畫,又得用更創新一些的內容去做類似的事情,換湯不換藥,始終鬼打牆。

不僅民間年輕人自主返鄉,政府也極力推動計畫

近年來社會運動的驅動下,一波返鄉潮為農村帶來了生力軍,在行動裝置普及的世代裡,這一批返鄉青年伴著義務教育的推行有著更高的知識水平,資訊爆炸讓傳統的事物開啟了不同的可能性,我們透過網路資源搜尋世界各地的案例作為參考,造就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是參考(複製或學習)亦是需要站定「立場」再去運作,才能更有效的為農村帶來好的回饋,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原則,我常對朋友說「圓心理論」,拿過圓規作圖的人都知道劃一個圓的基本步驟即是需要扎下「圓心點」,這個圓心點就是「立場」,當立場穩固了,畫出來的圓才會圓滿;若圓心是不穩固的,怎麼畫也是扭扭曲曲的,不會是圓滿的。

「土溝農村美術館」是一個長期經營的社造空間,翻轉農村的可能性,並且讓到訪社區的客人以「玩」的方式享受在農村的體驗,不僅體驗更學習與建立起情感,來到農村不再是一趟知識學習,不需要太多的介紹,而是自己去找到愛上農村的方式與理由。綜觀來看社區營造面臨的問題是沒有專業人士介入輔導,在社區居民自行摸索下出現過多繁複與不合實際的願景,也可能因每個地域的政治角力而無法以大眼光去「摸索」找到自己家鄉的面貌長期經營,更沒有確立目標的機會,於是一次性的計畫消耗淪為常態。

  • 後來我發現:「社造不應該是讓房子更漂亮,而是讓住在裡面的人更幸福」。

 時代潮流的推進下,「食農」、「教育」出現了

既然年輕人願意回家了,新的觀念與創意正在發芽,創業風潮亦在返回農村的過程裡,搭著「文創」的順風車,使得政府不得不正視「農創」推廣的重要性。當產品預先出現了,隨之而來的便是產品背後要表達的內容,否則產品也只是工業社會主流的商業行銷方式,也是表面的,由教育角度切入才是解決之道,不僅能建立孩童(未來也是消費者)對於農產品更能產生信任的效果。

雖然我覺得順序應該是反著來的,先認識土地再為土地找新的出路,這也可以用圓心理論來理解。反正我們就是反其道而行啦!不過也沒關係,因為這也是必然的,畢竟每個時代的需求不同,許多事情的推展是必須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才能成就,食農教育已是目前世界的趨勢。在公部門的推行與媒體報導下逐漸塑造成熱門題材,許多返鄉青年也嘗試的在此下功夫,設計了許多的農村活動,引領大眾認識土地,唯有親自走入稻田裡親自踩踏才能感受土地的美好,並且愛上她!

但是~真的會愛上嗎?

食農教育探討健康生活的飲食選擇與課題,包含反思餐桌上食物的營養、安全、文化等飲食教育,進而參與關心食物來源、生產方式、農村與環境等農業教育,以培養學童健康的飲食習慣及農業知識。孩子們真的會在意農業知識嗎?可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嗎?

依我自身的經驗,多年來習慣那間充滿人情味問候的小店,雖然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但我壓根不在乎食材來自於哪裡,也無從溯源。在這之間重要性的選擇,我內心的比例竟是「人>農業知識」。在教育裡我們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在家的後院種起一塊自己的秘密菜園,只能從「有機標章」去辨識把關,但如果大家都如此方便的以「有機」追求「有機」那會是根本之道嗎?我提出「有機」的概念,應是感謝這位農夫她願意以這樣友善的方式照顧這塊土地,其實我更在意的是這位農夫的「出發心」,依然是站在「人>農業知識」」的立場上。

孩子們會愛上農食教育嗎?

在學校裡有一堂農事體驗課我想孩子是非常期待的(只要是書本以外的課程,如體育課或美勞課都是令曾經還是學生的我最為之尖叫的安排 XD),在想像中的狀態應該是:

  1. 大家一起種下種苗、種子
  2. 細心照料,等待發芽
  3. 快樂收成,成就感爆表

但是真正在實行所謂的農食教育的教育單位是不是經常遇到:

  1. 啊!怎麼長蟲啦!(手忙腳亂)
  2. 葉子枯萎了,是不是生病了(驚慌失措)
  3. 不確定採收的時間點(黑人問號?)
  4. .出現一大堆不可預期的問題

然後漸漸地越種越沒信心,反而擔心起計畫的核銷了!!!!(這就是現實啊!!)

農業是一門專業學問,因應校園推展農食教育,我認為需要有可以提供專業且正確知識的對象共同育成,以「陪伴者」的腳色「長期耕耘」,而不是成為學校老師的負擔與外務。健康的推動方式應由專業人士長期陪伴,孩子們的失敗率低;成就感就高。這個長期陪伴的「長期」是絕對關鍵,不只是短暫體驗。

食農教育融入小學優良課程計畫是政目前正積極推行的政策,反觀民間亦做了不少努力,尤其近年來大量回家的「返鄉青年」透過社群媒體的訊息傳播。對此類課程有需求的對象要取得台灣各地的活動資訊僅需要輸入簡單的關鍵字.一切都非常的方便,網路上的食農教育活動五花八門,目前觀察下來,多離不開幾種形式:到田裡採摘、繪本創作、DIY手作、烹煮食材,甚至到高檔的體驗都可因應需求而選擇。

我也參與過不少食農教育課程,才到了活動舉辦地點不到兩小時,孩子就站不住了,在炎熱的夏天裡我們在巷弄裡來回穿梭,只聽見:「好熱喔!好渴喔!媽咪,我的腳好酸。」那真的是一個不太好的回憶與經驗,採摘、手作等等好像都成了一項功課,孩子們不是每個都買單。

依我多年觀察的眼光,目前的農食教育都還是片面的,與其稱之為「教育」我則認為「體驗」這個用法會較為恰當。我覺得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教育「價值觀」學習如何快樂的生活,如果食農體驗永遠都是那麼辛苦的感受,是沒有機會在孩子心裡種下可能從事農業的機會,如果只是體驗那活動結束了就不見了、消失了。

再回頭看看社造經驗,是不是發現「食農教育」彷彿在複製重演?

為了增添文章的豐富性~請原諒我置入不是很切入主題的照片~不過照片很可愛吧?!哇哈!有人出現的地方都很可愛:)

不過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被解決的,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以全球趨勢來看,「文化創意產業」與高附加價值服務業是唯一的出路,我認為解決之道唯有柔性地透過「藝術」形式去輔佐,好比花更多時間去思考如何培養出整個活動的氛圍,更細膩的安排每一道細節與揣摩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如:在游走巷弄期間安排在巷口雜貨店休息,設置預先安排的冰涼茶水,不僅可以休憩,還可以和老闆娘阿嬤聊上幾句,這些都是更「人味」的設計。

這樣的設計並非刻意做作,而是透過簡單的思維轉換,甚至是達到三贏的局面,同時也可以提升在地居民對返鄉青年辦理體驗活動的認同感,來自各地的客人到訪平常只有固定街坊鄰居會來添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小商店,小商店難得得到注目老闆娘自然是不亦樂乎。不只農事體驗與雜貨店「異業合作」,「人」也是關鍵!

以茶水區設置為例,應有更多巧思的設計,我個人覺得平面設計的美化與異業合作是未來很重要的趨勢,不僅提升美感更有效建立文化認同感。透過人的創意茶水間是可以有無限可能的功能出現。在平常使用網路資源的觀察下,創意與科技似乎引領了每個產業,並且大家也更有需求了,希望可以品嘗更精緻的食物、看更有趣的youtuber分享,這些影片也都需要精緻的剪接與安排,保持不間斷的笑梗。

聽起來對於很多的對象應該會提出這樣的疑問:「聽起來好像必須要負擔非常的高成本耶?」創意是需要智慧的,找到適當的方法便可以透過低成本卻感受到不同以往的體驗模式,如果真的需要達到這樣的體驗效果,必然需要負擔如此高成本,這個高成本該如何計算呢?如果是短暫性的,那是高成本,但是如果是可以長而遠的持續運作,是要和大家一起走很長很長的路,再次思考這個投資報酬率,真的很負擔嗎?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只需要↓

「認識自己→建立長而遠的眼光→創意表達→扎實的耕耘」依然是圓心理論

這是政府目前的功課,我認為政府扮演的腳色紊亂,一下搶水一下又推行各是政策設法讓青年根留農村,因為還不是很認識自己,不確定要帶領人民走向哪裡。教育的目的是人們設立的,它真的很夢幻,可是回到生活中,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食物來源、生產方式、健康的飲食習慣及農業知識不會是他們首要重視的事情,他們更在乎「時間與金錢」在便利的網路世代,他們面對的資訊爆炸、誘惑也更多了,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對理想生活有更多的想法,(但是想的還是比做的多,哈!)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食農「教育」要表達的,透過「食農」去「教育」,透過食農去感受與分享,讓你知道生活有不同的可能。

 

有一回和朋友一起執行一個藝術教育課程,帶領家鄉的孩子創作,國小的美術課程內容很簡單很純粹,好像需要更多內容,朋友問:「美學教育有什麼意義?」當然,純粹有純粹的好與不好;一旦內容豐富了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豐富有豐富的好與不好。然而,什麼樣的教育才有意義呢?我想應該是無差別的,「這些過程與內容,對每個生命而言應該是讓他們『發現』原來生命有這種生活方式,可以展現、可以享受。」

其實不是為了了解文化而有食農教育,而是為了了解自己

乍看下這篇文章似乎是在討論農食教育的內容,我自己也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好比:

社會為什麼需要有這些改造?改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改變是件好的事情嗎?我覺得這是很值得思考的事情,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得到不少的意見與我分享,讓我可以更進步或者說藉著大家的想法帶領我也帶領更多的人撥雲見日,大家分享、共享彼此的想法與見解。

其實還有很多想要打的內容,不過這篇文章已經讓我屁股黏在椅子上足足七個多小時,我也該去睡覺了~哇哈哈!所以快速的為這個內容下一個結尾,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僅是意見分享的心態。

這篇文章其實討論的不是食農教育,食農教育對我而言很重要,但其實也很不重要,花了很多時間我才了解,原來食農教育只是只是我生活中片面的期待之一,我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我創業、學習、工作、賺錢,這些對我而言都只是一種「方便」,我發現自己生活追求的原來不是錢與溫飽,因為溫飽真的很簡單,當你慾望少了很多沒有必要的支出都能夠為你省下不少,實質上你也會漸漸發現你根本不需要那些額外的事物。

不管是社造、食農教育、賺錢,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績效嗎?是成果核銷嗎?還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賺錢,反正人生勝利組的定義就是該「有房又有車」,為什麼要有房呢?要賺多久才能擁有一個房?你的一生可能就在追求這些目標上不斷地忙碌忙碌~每個人若都要有一間房那還有地方可以蓋嗎?租房子不好嗎?當大家都有各自的房間時好像憂鬱症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有了車子又要煩惱停車費、維修保養,於是要更努力賺錢達到「理想生活」呢!

後來我發現不管是教育的改造或賺錢其實大家追求的最終目真的很單純,它有一個名字叫做「安心」,簡單的過一個「安心」的生活,安父母的心也安自己的心。但是大家真的太忙碌了,忙到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了解自己,以至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圓心理論對我來說很管用,建立自己的立場就可以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但是第一個步驟是得靜下來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一旦了解了,就可以馬上享受「安心」的生活,不需要追求,因為那是生命本具的內容。

僅二十六歲的我寫了這麼一大篇文章,其實是想獻給我的朋友們~

斷斷續續的,這幾年不管因意外或傷害自己,那些和我一樣二十多歲卻提早離開這個世界遠行的朋友們,謝謝你們為我上了這麼一堂課,讓我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讓我清楚明白「單純的快樂」就在當下,生命不需要追求什麼,因為我們都具備了,只是曾經我們還不懂得選擇。

謝謝你們讓我這顆小種子,自己發芽了:)

Miss

後記:

生活不辛苦,教育可以成為橋梁,更細膩的讓大家發現享受生命的各種方式。

希望大家在農村裡找到自己,在生活裡展現自己,同時也維護孕育我們的生長的土地,一起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