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化發展的腳步,開始有人反思,轉而向大自然學習,因著這股潮流,台灣和泰國四位設計師合作展覽「ATTITUDE: Inspired by Nature」。強調設計的創作態度源於大自然,包括植物染的天然絲織品及構樹製成的容器,都是設計師從大自然反思中獲得的靈感。

台灣、泰國設計師搭組完成作品
今年四月台灣團隊到泰國參加設計展,因而種下此次台泰設計交流展的契機。松山文創園區執行總監周琍敏20日展覽開幕上表示,出發泰國參展前就在思考,希望把台灣設計師能量帶去泰國,「不只是帶產品過去,而是希望台灣的創意,可以跟泰國設計師有更多連結。」因此兩國各選出兩位設計師合作,在泰國展覽後,再回到台灣辦一次展覽。
「ATTITUDE: Inspired by Nature」展覽核心理念為向自然學習,分成植物染的天然絲織品及構樹製成的容器兩組作品,都是一位台灣設計師搭配一位泰國設計師完成。
台灣時裝品牌C JEAN設計師簡君嫄和泰國織物設計工作室Slowstitch Studio設計師Ann合作,以台灣天然植物萃取的染劑結合泰國天然蠶絲,製成衣服。簡表示,植物染大家大部份都只想到T-shirt,但這次是以時裝款式,有更多變化性,希望植物染的衣服可以更廣泛應用。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線條捕捉大自然光影的變化,透過紡織印花設計,有視覺錯差效果,彷彿跟著大自然律動。簡君嫄解釋,使用不同植物萃取出不同顏色,再用醋適當暈染,像是蘇木的樹皮就可產生粉紅色到橙紅色不同的變化。

「大自然是最好的設計師。」簡君嫄指出,不管再怎麼調色,都無法調出大自然的顏色,只能試圖模擬,向大自然學習。生活很多事情最後都會回歸大自然本質,就像現在減少塑料的趨勢一樣,最後都是要回歸自然。「大自然給予我們很多,在快速商品發展下,我們希望做個平衡。」
Ann則表示,泰國環境友善意識還不夠,「選擇去做植物染織物,是因為想喚起更多友善環境創意的方式。」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可以向大自然學習到很多。
構樹加上熱壓工業技法,合作創作
另外一組構樹容器作品,則由台灣設計品牌hybridise設計師黃文娟,和泰國設計工作室SATAWAT設計師Obe合作。黃文娟利用台灣隨處可見的構樹,透過取下樹皮、敲打、上天然漆,製成杯子、花瓶等器物。
不過純手工製作費時,黃文娟表示,構樹加上天然漆是工藝極端的代表,不只構樹要徒手取樹皮,天然漆也是從漆樹上取得,全程都需要手工製作,很難大量生產。
黃文娟進一步指出,兩人都使用天然素材,但製成方式有很大差別。自己用手工、傳統技法,但Obe則是用熱壓的工業技法。這次希望實驗同樣材料,把兩人技法結合,讓手工藝跟工業化有個中間平衡點。

此次展出的便當盒,就是用壓模製成,等於是往大量生產靠了一步。黃表示,之後會再找實際可行的塗料,取代天然漆的角色,再繼續開發可以廣泛應用於生活的成品。
黃文娟表示,自然材質有可塑性、可變化性,但在發展過程中,台灣慢慢遺失使用自然材質的技能,忘記可以向大自然取材。當實際徒手收集樹木材料,就會發現光是樹材本身,就有很多可以玩的事情,跟直接買到的木頭製品完全不同。
台灣構樹隨處可見,但大家都太認識它,也不知道可以做這麼多使用。黃指出,「以設計師來說,希望透過玩各種材質,把以前的東西找回來,並透過現在技法、機器做更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