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獎勵造林計畫十餘年,但隨著20年計畫期限陸續到期,國產木材前端品質跟後端銷售皆面臨難題。林務局今(15)日宣布「林業多元輔導方案」,以現行獎勵造林政策為基礎,額外增加撫育、疏伐等補助,引導林農生產高品質木材。林務局以20年期限試算,從造林獎勵金、撫育疏伐補助、機具補助、驗證費用補助等,可領取200萬元以上。
除了林木生產,林務局也朝向森林療癒、林下經濟等多元面向推動林業。針對保安林、高度環境敏感地區,不適合上述發展者,也規劃給予友善環境補償,預計今年底將有具體補償方案。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森林從永續生態、水土保持角度,對環境貢獻許多卻被忽略。目前國內使用木材99%依靠進口,他希望國產材自給率從1%提升為5%,適度利用既有資源。他強調,對於環境敏感地區的森林必須給予補償,以支持林業對環境生態、水土保持等正面環境效果。

林業多元輔導,從生產端導引有效的林業生產
林務局將2017年宣示為國產材元年,盤點國內資源、鬆綁法規、推動行銷等,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指出,經過兩年努力,國內林業生產合作社從四家增加為十家,並整合林業經營面積1400公頃。此外,合作社也雇用青年,生產量增加30-40%,營業額提升15-20%。
針對過去獎勵造林政策,20年每公頃可取得60萬元補助,林華慶坦承有盲點,「政府鼓勵造林,但造林目的到底是什麼?要生產林木、水土保持,還是生態維繫?不釐清目標,就無法進行分流輔導。」他進一步解釋,過去獎勵造林只計算存活率必須達到七成,20年之後就可以領取補助,「但造林過程並未要求撫育、疏伐,導致二、三十年即使成林,木材品質卻不好、不夠粗壯。」
「成林之後,林農不知道何去何從,政府也不知道。」林表示,過去欠缺產銷輔導措施。因此「林業多元輔導方案」便要從生產端開始引導,針對30公頃以上或經地方政府認定具有特色的林地,導入專業團隊及林業技師協助擬定森林經營計畫,輔導林業生產合作社依不同的造林目標分流管理,永續經營。
新增獎勵補助,20年間可領取200萬元
「林業多元輔導方案」以現有獎勵輔導造林政策為基礎,像是提供苗木、造林獎勵金、造林貸款。在這基礎之上,額外提供撫育、疏伐補助,引導林農適度疏伐,發展健康的人工林。
此外,林務局也新增林業機具設備、各項認驗證補助,例如優良農產品林產品項目的驗證補助1/2,最高10萬元、參加國產木竹材產銷履歷驗證者,補助驗證費用2/3,最高10萬元。林務局以20年期限試算,從造林獎勵金、撫育疏伐補助、機具補助、驗證費用補助等,可領取200萬元以上。

林華慶:輔導方案不再限期20年,林下經濟、森林遊憩也納入
「林業多元輔導方案」中的撫育疏伐補貼、林業機具設備、各項認驗證補助等,限定資格為一般造林地30公頃以上或經地方政府認定具特色場域,並且須提出森林經營計畫書,不限合作社或個人。林華慶解釋,未來林業多元輔導方案,不會限期20年,許多林木即使經過20年也無法成林,因此會以經營計畫為主,給予中間過程疏伐、撫育等補助,「不會像過去20年期滿就沒有補助,放任自生自滅。」
林華慶強調,輔導方案強調「多元」,除了林木生產,若是森林適合療癒、遊憩、林下經濟等,同樣可以透過計畫申請補助。針對保安林、高度環境敏感地區不適合上述發展,今年底前也將以友善環境補貼方式給予補償。另外,林務局也成立單一窗口、專業技師協助林農申請計畫案。

國產相思木屑做香菇太空包
永在林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蔡瑞鴻認同林務局輔導方案,並在林務局輔導下成立合作社。他指出,家族從事林業60年,以前只會造林,缺乏後端加工鏈,且林地木頭不夠粗,難以用於傢俱。討論後認為種植香菇的太空包,需要大量木屑,林地生產的相思樹剛好可以作為使用。目前合作社營收九成以上依靠生產香菇太空包的木屑。
蔡瑞鴻強調,林業從育苗、造林、疏伐、木材加工、驗證等,需要完整供應鏈,林務局給予機具補助、驗證費用補助等,慢慢補足產業缺塊。
.jpg)
1400公頃人工林,柳杉適合建材,肖楠修枝可做擺飾
林務局目前已經整合國內1400公頃人工林,除了輔導生產端,在後端銷售部分,也積極舉辦展覽、市集等,要讓民眾認識國產材。永泰林業生產合作社理事長梁兆清解釋,台灣人工林樹種包括福杉、柳杉、台灣杉等,國產材約莫六成用於建築業模板,其餘則作為木製品、古蹟修復等。
他認為,台灣杉紋路豐富,但成材需要五十年,才有辦法達成中心硬度一致,因此較適合用於家具。而柳杉自日本引進,紋路、顏色統一,且中心硬度一致,適合用於建材。
南投縣永隆林業生產合作社行銷與推廣專員陳柏蓉則表示,森林需要適度疏伐、修枝才能健康生長,疏伐木材可用於傢俱,而修枝枝條則可作為木頭產品。她指出,南投縣造林面積最多的就是肖楠木,過去修枝枝條被視為農業廢棄物,但其實將其去皮後,可以用於食器的木柄、木槌、木製品擺設等。
.jpg)
.jpg)

延伸閱讀:
國產木材不該缺席,林務局長林華慶:我們保護自己的人工林,砍別人的原始林
國產木材首次參與國際建材大展,八業者運用柳杉相思竹材等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