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迷途知返的飲食路

作者/《樹冠生活》總編輯 楊家彥

記得幾十年前自己還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不只一位能煮的婆婆媽媽,大家一起回家吃飯是天經地義的事。偶而到班上同學家吃飯,也常覺得別人家某些飯菜特別好吃。似乎在那個年代裡,每個家庭都坐鎮著廚藝嫻熟的「家庭煮婦」吧?

也正因家裡開伙,小孩子不時有機會跟著大人逛傳統市場,目睹形形色色的食材原貌,而在家時也需要幫忙處理餐前食材,或在廚房一旁看大人作菜。那時我們對每天吃的食物哪裡來、食材長什麼樣子、不同季節常吃什麼食物等問題,並不陌生。

成年之後,結了婚、為人父母,夫妻兩人都成了上班族,甚至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家裡漸漸少開伙了。不知不覺地,白天上班吃會議便當、下班帶子女外食,而假日則全家到餐廳用餐。一直記得女兒在小學時曾說,便利超商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來源。那時開始意識到,女兒已有了不同於自己童年的飲食生活和味蕾記憶。但當時仍未覺知,該如何做調整。

當工作成了生活重心,家庭本質就遠離了我們人生。當便利成了飲食生活的價值主軸,我們的下一代也就對食物的原貌和源頭越來越渾然無知。我成了活生生目睹和參與飲食文化變遷的「中間世代」,到頭來試著想找回自己核心記憶中,那種能帶給人與人溫暖關係的飲食生活,那種能讓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飲食本質。

回頭能做什麼?

當前社會人心的價值趨向,大幅漠視人與環境、人與人本該有的良善關係,不只影響個人的家庭生活,也全面性地影響我們的工作、企業、社會、國家等各層面。

近二十年來台灣大大小小的食安事件不斷,如鎘米、農產殘藥過量、抗生素殘留、病死豬、塑化劑、毒澱粉、工業化劑添加、禁藥使用、過期原料、過期品改標、回收品再售、回鍋油、餿水油、飼料油、毒雞蛋等,自己也正為人父母,對台灣日常飲食環境,從產地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不足,心中歉疚、不安與不滿持續累積,終於決定化為行動,從探討、了解,到自身生活做起,並希望影響周遭的親友。

台灣越來越多人也逐漸重視永續食農相關議題,不少倡議與生活行動陸續開展,例如:購買當地食材、選擇時令蔬果、家中種植蔬果、購買簡單包裝的食物、避免一次性食器食具、重複使用夾鏈袋等容器、避免剩食浪費、多元化蛋白質食源、採購環境友善農產、認養友善農地產品、參與食農社區營造等。

以下就擇要從日常飲食生活、食材包容性、產地參與支持、飲食教育等樹冠永續生活誌創刊首期主題,分享台灣相關個人或組織的創新行動所帶來的啟示。

日常飲食生活和我們

在地取材、吃當令季節食物有多難?我們可能隨手實踐嗎?種籽設計淦克萍創辦人長年投入台灣節氣飲食文化與食物設計的前瞻領域,提出靈活運用節氣新鮮食、花草食、保存食、發酵食等四類料理方法,希望能讓主流職場的職業父母,仍有機會重返家庭料理台,無需為了工作,犧牲了用飲食好好照顧子女成長的可能性。

在淦克萍女士心中,飲食身世是一個社會飲食文化的核心組成元素。所謂的「台灣味」可說是台灣所有家庭餐桌上傳承的愛與滋味,包括了在地風土和社會遷移的人文元素流轉,涵蓋原民飲食、閩南飲食、客家飲食、日據飲食、外省飲食、新住民飲食等多元住民生活交融的集體記憶。

種籽設計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台灣必須好好發揚自身文化的主體性,才能成為持續進步的飲食文明。

今年四月樹冠永續生活講座曾邀請「陶甕百合春天」的阿美族主廚陳耀忠,到台中大坑半畝塘開發的生態住居「樸山村」,舉行一堂三小時的原民自然飲食課程。第一個小時現場山林採集後便知,原來周遭環境八、九成以上植物均可用或可食,只是在物質過剩的今天被我們逐漸遺忘,而原民、客家等聚落社會則保存相對完整。

課程後兩小時則在村內合院窯灶開始準備食材、料理烹煮、並製作自然取材的食器。在這過程中了解到,原民飲食文化內涵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共生哲學。採集捕獵前祭祖靈、有限度採集、豁達收穫成果等實境體會,在大地美食中我們的身體被溫飽,在永續境教中我們的內心被穿透。如果人人都把森林、川河、平原、海洋視為造物賜予的「四季超市」,我們就不至於任意污染、糟蹋、竭澤而漁地破壞自已的食源而麻木不覺吧?

食物供應鏈和我們

產地的一把米糧蔬果,要歷經多少路程,才能到達我們的餐桌?到達時,那一把農友辛勤的結晶又還能剩多少?

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每年廢棄的食物可以餵飽世界八億飢餓人口四年。在中高所得的國家,過半的食物浪費多發生在消費者的餐桌,也就是冰箱與廚餘的食物浪費,其次才是產地和通路。近幾年新聞報導也指出,台灣每年的廚餘浪費已超越日韓,擠身亞洲糧食浪費大國之列。

除了食物銀行之外,台灣也有不少個人或組織持續投入改善相關問題。舉例來說,五年前游子昂、林雅文創辦了「格外農品」,希望能讓外觀有瑕疵的產地食材不被無謂浪費,持續開發果泥果醬等產品。除了消費市場之外,並拓展飲食業者、企業公益採購等商用市場。

此外,在國外學習永續飲食返台的黃尹宣,幾年來逐步創立了「扌合生態廚房」品牌,訴求使用公平交易、環境友善的醜蔬果、過熟品、即期品、包裝瑕疵品,甚至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剩餘零碎食材等,要用「拾用、美味、完食」的實踐來結集眾人之力,一起從生活中改善食物浪費的時代課題。

源頭產地和我們

城市的餐桌距離食物的產地雖然遙遠,但資訊發達卻足以讓我們知道,台灣平均每人農藥使用量已名列亞洲前茅,慣行農業對生物、環境的衝擊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困難。有機農產制度多年來推行不彰,也反映出這個系統問題的利害關係複雜性。

當農業部門長年不再受社會大眾重視,農地污染與流失也逐漸成為結構問題。數十年來經濟發展的比較利益向工業等其他產業傾斜,農地是否能維持農用成了眼前的挑戰。近日來農地工廠合法化爭議持續進行,公部門不同利害立場的對峙結果難測,但民間新一代自力救濟的力量其實早已展開。

近十年前鹿港人許文烽導演在家鄉發起的「中台灣農用基地」計畫,從自身投入農耕,到倡議「公民參與農耕」,也將進一步倡議各界「友善農地認養」,並希望逐漸形成合作組織,建構一套包括自耕、參與、自用、販售在內的合作經濟模式,來達成農地農用的初衷。

永續食農生活教育和我們

不少人會問,生活在都會水泥叢林中,如何能讓日常身心更貼近綠色生態環境?2011 年由半畝塘江文淵建築師捐助發起的「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多年來推動「食物森林」的理念與實踐方案,主張利用都市公共空間植樹綠化,打造喬木、灌木、草本、地被、根莖、蔓藤等多層次伴生共生可食地景,藉此推展社區參與和關係營造、生態教育,以及促進公民意識的發展。

目前除了在新竹建立了台灣首座食物森林之外,新北市等地也可見其他組織或個人投入社區可食地景的發展。

此外,幾年前離開主流職場的林芝宇,在探索自我人生旅程中,走向採草製茶的道路,創立了「雜草稍慢」品牌,目前工作室正式進駐台北市的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透過因地而生的各類雜草茶配方開發,林芝宇主張去認識、使用和珍惜生活周邊環境的草本植物,並希望進一步倡議都市閒置空間綠化、採集生活化,以及生態教育,讓社會人心逐漸回到與環境和諧共生的良善本質。其實,我們生活的空間內,不也有陽台、窗台、屋頂或庭院等閒置空間可以立刻動手?

今日的資訊社會,瞭解問題已不再是困難的事,大家何不一起即知即行?

作者簡介:留美經濟學博士,曾任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十餘年,主要研究涵蓋中小企業、知識服務及產業創新等領域,研究及政策評論均多。近年投身影響力投資領域,希望藉由投資與永續經濟模式,跨領域整合多方資源與心力,推動未來生活探索、永續環境與人文的共益社會發展。

了解更多:《 樹冠生活 》專題 【 吃事體大 】

樹冠生活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