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今(12)日召開記者會指控農委會收購文旦後大規模棄置,農糧署長胡忠一於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澄清,所謂的「棄置文旦」是次級品中的次級品,連加工品資格都不具備,因此放置在空地靜置作為堆肥。花蓮縣瑞穗鄉果樹產銷班第29班班長羅峰表示,這些「棄置文旦」用做堆肥需經半年腐熟,能為土地添加更豐富的營養。
農委會:不是棄置,是靜置做堆肥
今年文旦收穫面積約4200公頃,產量72281公噸,由於白露前後的採收時間與中秋節,僅相距5日,文旦來不及「辭水」影響買氣,因此今年1月農糧署輔導成立「臺灣文旦大聯盟」,協助農民將文旦銷售、加工,為避免格外品影響市場價格,農糧署啟動收購機制,將容易滯銷的大果收購做加工。
國民黨於今日照開記者會表示,在花蓮瑞穗瑞燕段1號、鳳林綜開段322號兩地拍到大量棄置文旦,控訴農委會大量收購文旦後卻大規模棄置,台南市議員謝龍介表示,這些收購後被棄置的文旦並無「去商品化」,部分會被人偷偷運走、流入市場,甚至食用,對消費者並無保障,
胡忠一對此回應,目前國內收購的文旦量已達4031公噸,其中花蓮收購1800公噸,有800公噸已作加工,其餘1000公噸則為不良品,並不具備加工資格,因此將之堆置在農會的空地上,準備做堆肥,兩地拍到所謂大量「棄置文旦」,便是這些不良品 。

影片拍到水坑,為雨後積水並非棄置池塘
針對預計做堆肥的一千公噸不良品,有600公噸位於瑞穗農會的空地上,400公噸則在花蓮農會的閒置空地上掩埋,影片中拍到的水坑是上週下雨的積水,並非池塘。
花蓮縣瑞穗鄉農會總幹事黃盛皇說明,收購主要以生長未滿30年的新欉文旦為主,因為生長尚不穩定,會長出大果,收購後的大果則用於加工,製作成洗髮精、果醬、精油等,但這些大果並非全部都能做加工,有一大部分是「次級品中的次級品」。
花蓮縣瑞穗鄉產銷班第7班班長陳金河說明,收購的大果去向分為3種,第一種是做精油,第二種是做果醬,第三種是不具加工資格的不良品,要拿去做肥料,會堆置在地表是因尚未腐熟,腐熟發酵完成至少需要半年。
花蓮縣瑞穗鄉果樹產銷班第29班班長羅峰表示,這些「棄置文旦」是要用做堆肥、改良土壤,經過半年腐熟後,能為土地添加更豐富的營養,也對文旦生長更好,有這些堆肥可以讓明年文旦的品質更好。
收購大果,豐收才可能續辦
胡忠一表示,目前文旦的價格仍屬平穩,今年也已出口了4205公噸的文旦,去年便開始設法解決大果問題,去年收購800公噸,今年收購價格為每台斤10元,目標為5000公噸,目前已經收購了4031公噸,另外,今年文旦每公斤均價65元,較去年同期19.3元高出許多。
台南麻豆區柚農李仙德表示,文旦每年都靠這一季,每年此時都擔心颱風或是豪雨會影響,所幸今年豐收,但又要擔心大果問題,大果收購才讓壓力減輕,希望明年會續辦。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最後收購量以各地農會回報數字為準,目前仍在收購中,不論各地回報多少重量,皆以每台斤10元補助,至於明年是否續辦,仍需依照當年氣候評估,若像今年一樣無遭遇颱風且豐產,才有可能續辦。

謝龍介:農委會持續收大果,將造成供過於求
謝龍介提醒,文旦中大果是生長未滿10年新樹叢產的,但品質未達外銷標準,農民也都知道,若農委會持續大果收購政策,可能導致大量農民種植文旦,產量大幅提高,造成供過於求,反而對農民生計無益,應將主力放在打開外銷通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