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吹起蔬食風潮,去年全家超商開賣美國的全素植物肉,並在本月推出兩項植物肉鮮食產品,卻內含動物性成分,不少民眾在全家粉專留言抗議,素食者怒指標示不清引人誤食。全家超商解釋,鮮食產品中番茄義大利麵所用植物肉為全素,但調味料中含有動物性成分,因此並非素食,後續將改善包裝,加強資訊傳達。
植物肉是素的,延伸鮮食產品卻有明膠、雞肉、雞油
近年來全球蔬食風潮興起,國外各大食品業者為了搶攻蔬食者市場,也開始製作以植物蛋白為主的「素肉」,包含新豬肉Ominipork、美國的Impossible Food以及Beyond meat。其中Beyond meat,以豌豆分離蛋、芥花籽油、椰子油、馬鈴薯澱粉以及甜菜汁萃取物等製作出全素植物肉,因口感激似真肉而在國外爆紅,去年(2019)起進入台灣,在全家超商及里仁上市。
全家便利超商去年開賣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後,帶動冷凍食品相關業績成長,於是在今年另尋國內廠商生產植物肉,打造「植物肉起司堡」、「植物肉蕃茄義大利麵」產品,並鎖定客群為蔬食為主、肉類為輔的「彈性素食者」,然而卻因有動物成分,引發後續爭議。
其中「植物肉番茄義大利麵」以植物肉為主題大作宣傳,仔細檢閱成分內容,竟含有動物性成分(例如:明膠、雞肉、雞油),植物肉起司堡則標示為植物五辛素,成分卻有起司,卻未註明「奶素」,引發消費者誤會。有網友表示「用了植物肉還不是素食,那跟番茄義大利肉醬麵有何不同?」


「有成分和標示,但不便閱讀。」標示不清造成誤導
兩項產品一推出,沒多久便在各大素食粉絲專頁、社團上引發討論,其中也不乏葷食者評論,部分素食者認為,既然都做出植物肉產品,卻在調味料中加入葷食成分,植物肉反而顯得多餘;也有一部分素食食者認為,全家超商標示不清,容易造成誤導;也有素友發起活動,讓素食者寄信提醒全家關於素食需注意的事。
「有標示沒錯,但不便閱讀,外籍人士也可能被誤導。」有素食部落客指出,即便全家在背面打出成分及內容物,但字體小,不方便國內民眾閱讀,而包裝上的「Plant-Based」指的是植物性飲食,而非以植物為主且帶有一點肉,包裝上斗大標示可能讓茹素的外籍人士誤會。
「用植物肉卻還是葷食,那跟肉醬義大利麵有何區別?」部分素友則認為,全家以「素食者的福音」為宣傳,卻沒有說清楚義大利麵中含有葷食成分,而植物起司堡也應標明奶素,「現在市面上也買得到無蛋奶的純素起司,不是寫起司就可以不用標奶素!」
「植物肉並非素食者專利。」而部分葷食者認為全家此項產品客群是主打仍會吃肉的彈性素食者,植物肉的研發是為了減少畜牧業對地球造成的碳排及污染,不論葷素都可食用,素食者應自行確認。

台大食科所:明膠是葷的,消費者也應有辨別資訊的能力
「法規來看,業者並無不妥。」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宏彰表示,國內的食品衛生法規中對素食產品的標示有一定規範,而全家超商的包裝標示是符合法規的,但民眾對素食的認知和業者表達有落差。
「明膠是動物性成分,藥品膠囊的外層也有。」陳宏彰以植物肉蕃茄義大利麵成分為例,特別點出「明膠」並表示,明膠事實上是由豬、魚皮等提取而來,撇開其他雞肉、雞油等顯而易見的動物性成分,明膠是很常被忽略的動物性成分。
「除了廠商的標示,大家也要有辨別資訊的能力。」陳宏彰表示,全家揭露了所有成分資訊,而遭質疑,所有人購買食品都應檢查內容物成分及資訊,若有疑慮也應和店家詢問,確認後再決定是否消費。
全家:鎖定彈性素食者,後續會改善包裝加強標示
面對各方質疑聲浪,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表示,資訊傳達不夠清楚而造成誤會,後續會在包裝上加強標示做提醒,而本次風波也看到素食者飲食需求,之後也會研發針對其他素食者的商品。
「蔬食者越來越多,但蔬食者不見得是吃素的。」林翠娟說明,全家超商是大眾飲食通路,因此推廣對象以多數的彈性蔬食者為主,植物肉本身並無動物性成分,而義大利麵中的雞粉則是常見的義大利麵食材。
「造成素食者的困擾深感抱歉。」林翠娟表示,目前已在全家超商的官方網站做澄清,而資訊傳達的不夠仔細也會陸續改進,預計會在包裝上加強標示。她進一步表示,這次也看到素食者需求很大,但目前產線仍無法做到素食者的要求,未來會將素食產品的開發排入長期規劃。
里仁:確認所有成分製作過程並清楚標示,也肯定全家對蔬食的貢獻
身為台灣最大的蔬食通路的里仁公司行銷經理陳美慈說明,里仁開發產品相當耗時,會先看成份、再來減少添加物,「廠商提供說明,我們還是會去追問、確認原料的製作過程及來源。」
「如果不是素食者,對素食的理解會不太一樣。」陳美慈認為,本次事件來看,全家對蔬食及素食的看法和素食者有明顯落差,而素食的理解必須很仔細,例如:國外所說的Vegan(純素),製作過程也必須要完全不傷害任何動物。
陳美慈舉例,里仁架上的乳酪絲,開發過程中發現凝乳酶的使用會傷害到小牛,因此向廠商要求替代材料,直到使用了非動物性原料取代成功,才真正上架。她認為,廠商要把資訊揭露清楚並正確傳達,而消費者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里仁消費者有許多素食者,但吃素程度不一,之後里仁包裝及貨架上也會再標示『全素』或是『奶素』。」
「以推廣角度來看,全家這兩項產品也是成為蔬食者過渡時期的良伴啊。」陳美慈表示,蔬食消費者增加是好事,而蔬食者無法馬上變成全然的素食者,必然會有過渡期,而全家這兩項產品地出現也值得鼓勵,只要標示清楚,就能讓各種程度不一的蔬食及素食者找到合適的產品。
擋風玻璃上面要寫「紅燈停,綠燈行」
妳才知道要對號誌有反應嗎?
「起司堡沒寫奶素」真的好棒棒👍
您好,國外和台灣現在都有很多純素起司,所以素食者才會非常注意標示。
國外也有純素的起司
臺灣很多素食餐廳會使用
而且會直稱起司
素食者有興趣自然會想去確認是否為純素
包裝多加個奶素也能幫助素食者更快釐清成分性質
提出這點小小訴求很合理呀
非常同意,素食餐飲業者也認為必須要有警語。
素食者就是雞掰
您好,素食者和葷食者對彼此的飲食選擇都會尊重,但植物肉標示本身會帶有強烈的素食暗示,才會帶來誤會。
素食者是不吃雞肉沒錯,但沒有雞掰,請尊重好嗎~
成份上有寫啊,難道素食者不識字嗎?
其實在89塊的標籤,條碼的上面有行含葷食被白了。
你更雞掰吧
放尊重一點
為了親人吃素49天,然後以前都沒有吃過素,也不知道什麼太多的素食概念,更不要說有著長期素食者對於標識的靈敏度,然後因此被破戒的感覺真的非常的不好,真的應該要好好改進,很不好啊~~
吃素20多年的我,從小就學會看標籤。雖然長大才開始偶爾吃五辛素,長久以來已經習慣洋芋片標示”五辛素”就是不會再有明膠之類的成分,尤其是它寫植物肉又特別寫五辛素,真的是完全引導我這是”五辛素食者”能接受的食物。
一直以來到超市買東西對不熟悉的食品有興趣就會看成分,如果每次買東西每一樣都要看也是花很多時間,當然只會挑關鍵字看,「五辛素、植物肉」,趕著買東西的話看到這兩個詞語就直接放進籃子裡了。
現在法規的規定讓一堆食品包裝成分標示得更複雜,已經不是小時候看一下子就可以放進籃子,很多食物也是後來才知道不是素的,例如 旺旺仙貝雪餅、LOTTE巧克力派、植物的優優格、某些軟糖,誰會想到這些竟然素食不能吃?
全家出這款漢堡ok,拜託標示改進,感謝!
(因為我吃素的家人吃了跟我分享漢堡不錯吃,我很好奇也想知道是怎樣口味的漢堡,上網查資訊才知道竟然有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