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是台灣特有的家禽,也是最具傳統特色的食材,所謂「呷雞起家」,傳統餐桌上一定要有一隻全雞才叫澎湃,也代表家庭圓滿興旺。只是新時代的家庭型態改變,雙薪小家庭不只鮮少烹調全雞,年輕人更被白肉雞養慣了口味,全然不識土雞的美味。
為了推廣土雞料理,中華民國養雞協會今日 (4/16) 舉辦產品行銷記者會。協會結合業者推動「土雞個人化飲食」,除了豐富多樣土雞便當走入家庭與辦公室外,更有各式精緻的雞肉料理微波簡餐供國人食用。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一起看見土雞的轉型,特別舉辦抽獎與優惠活動,歡迎大家共享奇「雞」。

時代改變 土雞產業也要跟著轉型 開發新產品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陳國村表示,過去土雞的消費不是全雞、就是半雞;不是白斬、就是燉湯,但是現代家庭人口簡單、外食族大幅增加,國人追求快速、便利且多樣化的料理,使得白肉雞逐漸取代土雞消費市場。再加上進口雞肉的衝擊,年輕族群在習慣食用炸雞、雞排的同時,與土雞的距離就愈來愈遙遠。
「想要開發可以讓消費者直接品嚐的料理,才會想用土雞來作便當和微波餐。」養殖土雞超過40年,陳國村說,現今40歲以下的消費者可能都不認得土雞的美味,如果土雞還繼續停留在白斬雞和麻油雞的世界中,遲早會被淘汰。唯有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多元產品的選擇,才能帶動產業的發展,這也是養雞協會與餐飲加工業者合作的主要目的。

土雞運動空間大,雞肉更緊實彈牙
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補充,白肉雞通常只飼養5週,土雞要飼養8週至半年,肉質與口感完全不同。之所以有不同的飼養週齡,是因為土雞要配合不同的市場需求,分批出場,8週大的土雞主要供應桶仔雞餐廳和燉雞產品的加工業者;「南雞」是10週週齡,供南部消費市場;而「北雞」要養到12週以上;更有需要養到半年的閹雞。
除此之外,土雞的運動空間比較大,平均來說,一坪大的雞舍只養28隻土雞,但會養殖45隻白肉雞。飼養時間較久,運動更充足,這些原因都讓土雞的雞肉緊實彈牙、滋味豐醇鮮甜,再加上多吃土雞可以增肌減脂,真的值得大家多加支持。
土雞產業正在轉型 需要政府協助要求美國進口禽肉標示屠宰日期
台灣土雞每年約有1億隻的在養量、4,500戶土雞養殖場,常見的品種有紅羽土雞、黑羽土雞、黃金土雞及烏骨雞。陳國村指出,因為飼養價格上漲,目前養雞的成本大幅提高,1斤土雞大約只有3元的利潤,急待突破消費市場。
陳國村也藉此機會強調,政府應該協助養雞業者突破困境,「既然國產雞肉都要標示屠宰日期,對美國進口禽肉應該一視同仁才對。」
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程俊龍指出,國人食用禽肉的數量已經超過豬肉,土雞要如何被年輕的外食族群接受,是政府與產業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目前土雞產業已有契養體系,產業鏈也有全新的轉變,由農企業提供小雞及飼料給飼養戶,再交由農企業的電宰場屠宰、分切、加工、銷售,作到「一條龍」的產銷方式。「土雞專賣店及土雞便當店,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這將有助產業發展。」
五分鐘料理值得一試 健康又美味
這次投入土雞消費轉型的業者是「十一雞」及「谷咕谷」兩大餐飲品牌,前者是將「土」雞拆字而成品牌名,後者是擬用土雞的響亮叫聲。記者會邀請知名料理達人林秋香現場示範五分鐘料理,林秋香說自己是鄉下長大的孩子,「只有土雞才會咕咕叫。」
利用業者提供的料理包,林秋香快速製作白醬雞肉燉飯及紅醬雞肉通心麵。她強調,主夫主婦們不要執著於「沒有廚藝」,現代有許多進步的產品可以讓小家庭吃得方便又快速,而且健康美味,大家不妨一試。

買土雞抽手機 快將 iPhone 12 帶回家
「十一雞」主打「這是一份家人幫您準備的便當」,貴妃醉雞腿便當、蔥油土雞腿便當及甘蔗燻雞腿便當是店內招牌產品,另有三款風味「舒肥雞胸」便當,可滿足健身族群的高蛋白需求。
「谷咕谷台灣土雞創意料理專門店」以「讓世界看見台灣土雞的美好」作為出發點,使用台灣土雞製作異國料理,如匈牙利松阪雞柳飯及使用土雞三節翅的滷水十三香雞翅飯,並推出葡萄牙土雞、義式茄汁土雞義大利麵以及奶油培根土雞調理包,口味眾多。
為了鼓勵更多消費者品嚐國產土雞的美味,自4/16-4/22,兩家業者分別提供折價券及贈品或折扣優惠,歡迎大家前往支持。另外,凡於4/16-5/15一個月內憑「十一雞」及「谷咕谷」兩家店家消費之便當及發票照片上傳至「養雞協會」臉書粉絲專頁,即有機會抽到最新上市的 iPhone12 手機!
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吃掉近六億隻白肉雞,進口六成創新高!養雞協會呼籲:進口雞肉揭露資訊,國產雞肉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