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檳榔三不管!監察院糾正行政院怠忽管理,立委承諾推動「檳榔防制專法」

檳榔專法的立法出現曙光!全國每年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3千多人死於口腔癌,九成患者病因和檳榔有關。12月3日為全國檳榔防制日,監察院昨 (1) 日公告檳榔調查報告、對行政院提出糾正,內容指出行政院長久以來對於檳榔防制過於消極,衛福部更長年以「檳榔非屬食品」為由,對成分不明的紅白灰和添加物放任不管、刻意忽視製作過程,罔顧食用安全,應積極正視並妥謀解決方案。

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也揭露,國內近8年來的口腔癌及食道癌健保支付點數,均創新高。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在今(2)日舉辦記者會,聯盟主席、臺大牙醫系名譽教授韓良俊呼籲,政府應正視檳榔盡速成立專法管制。三大在野黨(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及時代力量)今日也均到場,表示會協助推動制定檳榔專法。

檳榔防制聯盟(攝影/林怡均)

檳榔驗出多種農藥和重金屬殘留

檳榔種植面積約4萬公頃,是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全國更有上百萬嚼檳人口,而檳榔的農藥、重金屬、添加物過去全無管制,30年來政府採取「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的「三不管」策略,造成生態環境浩劫、嚴重危及國民健康。

《上下游》2019年製作檳榔專題時,曾隨機送驗檳榔和紅白灰,結果發現嚴重農藥和重金屬殘留,樣本中驗出重金屬鎘、鉛、砷,最誇張的一份樣本砷的殘留量高達0.34ppm。瓶瓶罐罐的添加物也非常驚人,包括漂白劑、軟化劑、各種香料,應屬食品衛生範疇,但完全無法可管。

國內農產品及食品管理單位分屬農委會及衛福部食藥署,報導推出後,農委會去年新增公告檳榔4項農藥殘留限量,未來將進行田間抽驗。而食藥署仍以「檳榔既非食品,也非藥品,也不是毒品」,拒絕積極作為。

琳瑯滿目的檳榔添加物,成分不明,卻全無管制(攝影/蔡佳珊)

監察院調查報告出爐,條列行政院各部會怠忽檳榔管理

監察委員在2020年12月對檳榔議題展開調查,並到產地實際勘查,對行政院提出嚴厲糾正。調查報告中指出,澳洲及土耳其已視檳榔為毒品,禁止販售及嚼食,即便是檳榔大國泰國,也早已全面禁止檳榔進口與銷售,顯見我國對檳榔防制作為相當消極。

監察院報告痛批,行政院漠視目前各管理法令漏洞及強度不足,致國人必須付出慘痛的健康代價及社會沉重的醫療支出。衛福部提供口腔癌篩檢服務至今已近12年,每年國人口腔癌發生人數及死亡人數仍逐年攀升,凸顯各部會現行檳榔管理與防制工作並未能發揮整合效果。

監察院報告更直指衛福部罔顧食安,檳榔常搭配之紅、白灰等「佐料」成分不明,對於人體健康之安全風險更高,但衛福部從未正視瞭解其危害,總以「檳榔非食品」為由,概括涵蓋認定紅、白灰等亦非屬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範疇,刻意忽視原料、加工到包裝的過程,以及製造場所等安全衛生問題,罔顧食用之安全性。監察院認為,衛福部於檳榔防制專法制定前,應積極正視並妥謀解決方案。

報告內容也點名農委會:農委會以檳榔並未在「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納管範圍為由,對檳榔視而不見,也未掌握檳榔確切的產地價格,但又說檳榔年產值超過百億,如此說法容易使農民認為檳榔尚有價值,而降低轉作意願。

檳榔噴藥不僅危害生態環境更危害民眾健康(攝影/賴鵬智)

口腔癌死亡人數遠超過Covid-19,但防制資源匱乏

檳榔防治聯盟過去每年都會調查全國檳榔防制成效,但今年碰到Covid-19、全國疫情緊張而暫停一次。調查小組召集人、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表示,10個口腔癌患者有9個是因為嚼食檳榔,因Covid-19而死亡的國人有848人,但去年口腔癌死亡人數為3380人,顯見檳榔對國人的健康危害更勝Covid-19。

「立法才是王道!」李明憲直言,嚼食檳榔的人多為藍領階級,也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一旦罹癌便會拖垮家人的生活。嚼檳者可能社經地位不高,不見得知道檳榔的壞處,基層醫院提供的口腔癌防制、治療支持有限,送醫後的後續關懷及戒除都缺乏人力及經費。而各級學校、社區、醫院及衛生局推動的防制議題也均未有效整合,校園內對菸害的防制重視程度亦遠高於檳榔防制。

嚼檳率降低,口腔癌人數仍高

日前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嚼檳率已從16%降低至6%,顯示出檳榔防制有一定成效,不過專家認為不應就此滿足。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口腔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明裕表示,檳榔、菸、酒都是口腔癌的成因,其中檳榔的致癌機率最高,嚼檳率下降不代表口腔癌罹患人數變少,因為口腔癌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的累積,國內目前一年仍有8千多人確診口腔癌,「應以嚼檳人數歸零為防制目標。」

檳榔的危害不只口腔癌,還有食道癌。韓良俊表示,即便沒有添加物,檳榔所含粗纖維在咀嚼時就會破壞口腔黏膜,即使食用者最後把檳榔吐掉,但咀嚼過程中會有不自覺地吞嚥動作,少量汁液仍含有纖維,會傷害食道、造成食道癌,「檳榔既有食品之實,也有毒品之實」,食用後易上癮,長年下來傷害國人健康,應以「準毒品」規格立法和菸一同管制。

臺大牙醫系名譽教授韓良俊(攝影/林怡均)

三大在野黨到場,承諾未來會協助推動專法

今日檳榔防制記者會是首次有立法委員到場關注,三位不同在野黨立委現場承諾,將分別從健康、環境及教育面要求行政單位積極作為,未來也會協力推動專法。

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以前在醫院看到口腔癌末期的病人,病人和家人都非常痛苦,訂定專法確實有其需求及迫切性。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則表示,監察院報告中明確指出農委會輔導檳榔轉作的成效有限,接下來會督促農委會以更積極的態度去輔導,也會要求衛福部加強病患調查,例如:有嚼檳榔的到底多少人得癌症,數據應整理給國人知道,強化嚇阻效果。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李德維指出,目前行政院的防癌會報一年才一次,「若只是虛應故事,那顯然不會有太大效果。」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補充,目前學校衛生法中禁止項目只有抽菸,沒有禁止嚼檳榔,必須先把漏洞補起來,後續會協助推動專法。

延伸閱讀:

【獨家調查】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 檳榔共業30年

說好的檳榔專法為何跳票?口腔癌死亡人數創10年新高,各界呼籲專法刻不容緩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