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檳榔專法為何跳票?口腔癌死亡人數創10年新高,各界呼籲專法刻不容緩

2019年口腔癌死亡人數突破三千人,創10年新高!今年12月3日是第24屆檳榔防制日,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在今(2)日發表全台各縣市口腔癌防治情形與調查結果,學者及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儘速訂定「檳榔防制專法」。

檳榔是全台第二大作物,過去卻全無農藥及食品添加物規範,上下游去年抽驗市面檳榔,發現農藥及重金屬皆嚴重殘留。就在去年的今天12月2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宣示將訂定檳榔專法,數位監察委員也對檳榔的管理啟動調查,調查報告明確指出:行政院需整合相關部會,制定專法管理。

事隔一年,只有農委會終於對檳榔用藥的規範踏出了第一步,但衛福部仍堅持不肯訂定檳榔的食品相關規範,而各界企盼的檳榔專法,更是遙遙無期。

檳榔噴藥缺乏管理,不僅危害生態環境,更危害民眾健康(圖片提供/賴鵬智)

口腔癌死亡人數不減反增,每年帶走三千條生命

全國有上百萬嚼檳人口,檳榔的農藥、重金屬、添加物卻全無管制,三十年來政府採取「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的「三不管」策略。此舉不僅造成生態環境浩劫,更嚴重危及國民健康。而今就連最基礎的衛教工作,也缺乏經費和人力。

聯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整體22縣市的戒檳衛教服務正逐年崩解中,2017年有 6 萬人接受戒檳服務,2018年僅 2 萬人,2019年剩不到 1 萬人。口腔癌死亡人數更節節高升,2018年起就突破3千人,2019年更來到3425人,創10年新高。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呼籲,中央政府應持續積極制訂「檳榔危害防制專法」,讓第一線工作人員能有效地進行防制工作。

調查小組召集人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說明,這四年來口腔癌的健保支出連年提高、死亡人數不減反增,近十年死亡人數高達27959人,相較於Covid-19,口腔癌每年帶走近3千人的生命,對國人健康安全造成威脅更大。

李明憲指出,造成口腔癌的因素和食用檳榔有極大關係,但在政策面上,檳榔及口腔癌的防制績效評比少,基層醫院提供的口腔癌防制、治療支持有限,送醫後的後續關懷及戒除都缺乏人力及經費;各級學校、社區、醫院及衛生局推動的防制議題也均未有效整合,校園內的菸害及檳榔防制的重視程度更是有極大的落差。「比起菸,檳榔幾乎是被忽視。」

2019年口腔癌死亡人數創10年新高,學者及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儘速成立「檳榔防制專法」(攝影/林怡均)

行政院允諾立專法,一年後卻跳票

《上下游》「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檳榔共業30年」專題於去年7月刊登後,引起各界廣泛重視,去年12月2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宣示,將比照菸害防制法制定「檳榔專法」。但一年過去,近日記者實際詢問專法相關部會,得到的訊息卻是「現行部會有分工,暫時不會立專法。」

對於政策的牛步,長年關注檳榔議題的陽光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室倡導經理莊麗真仍堅持,「有專法才能更有效的管理檳榔,也才能更保障到國人。」

莊麗真表示,今年調查結果發現死亡率並無下降,而數據分析來看,男性發生率略減,但仍對青壯年男性戕害甚深,好發年紀落在57歲,此年齡階段男性多為家中經濟支柱,一人罹病會造成全家受苦。而國高中青少年的嚼檳率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嚼檳率降低,高中職青少年嚼檳率卻上升。凡此種種跡象都令人憂心,亟需訂定專法強化防制力道。

僅農委會開始納管,衛福部堅持不訂殘留管制標準

農委會是唯一對檳榔開始採取管理行動的部會,在今年陸續公告檳榔4項農藥殘留限量,分別為百克敏1.5 ppm、福化利0.8 ppm、賽普洛1.4 ppm及護汰寧1.5 ppm,未來將由農糧署及地方政府對田間檳榔做抽驗,除此之外的藥劑皆不允許檳榔使用。

百克敏、賽普洛及護汰寧為殺菌劑,福化利為殺蟲劑。藥毒所副所長徐慈鴻說明,會先選擇這幾項訂定農藥殘留限量,主要考量是非目標生物的風險,例如:福化利對蜜蜂的毒害程度較低,而百克敏對檳榔種植環境及人的危害程度較小。

但檳榔除了農藥還有重金屬、添加物問題,能否比照一般食品,上市後也有衛生單位抽查?衛福部是否會對市售檳榔訂定農藥和重金屬殘留容許量?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卻依然撇清,「檳榔不是食品,故不會訂定殘留容許量。」沒有殘留標準,當然也不會有任何抽查把關。

琳瑯滿目的檳榔添加物,成分不明,衛福部卻全無管制(攝影/蔡佳珊)

監委提調查報告促擬檳榔專法,各部會仍決議暫不訂定

根據監察院在今年4月9日公告的調查報告,監察委員林盛豐、田秋堇及蔡崇義指出,雖然農委會已著手管理農藥,「然此僅規範檳榔之農藥使用與殘留,對於檳榔致癌風險防制、低齡購買與嚼檳榔、荖葉與紅白灰食用安全,以及生態環境影響等問題,均待法律位階更高且納管範圍更周延之『檳榔專法』管理。」報告結論明確建議:「行政院允宜協調及督促所屬研擬專法管理」。

參與調查的監察委員林盛豐認為,行政院對檳榔的管理不應逃避,而應正式化,仍需專法來加強管理。蔡崇義委員辦公室則表示,調查報告分別請農委會及食藥署回函,但顯然各部會意見並無統合,未來會要求行政院整併意見後再回覆。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六月時曾與農委會等相關部會開過一次會,最後決議暫不立專法,主要是因為「現行部會都有各自對檳榔的宣導或防治」。依據林萬億在今年2月11日主持中央癌症防治會報內容:各部會分工持續讓國人戒除檳榔,教育部在校園對孩童及青少年進行「不吃檳榔」的宣導;衛福部則在醫院做衛教宣導;農委會則是推動檳榔廢園轉作和處理檳榔農藥殘留及污染問題。

但這些分工由來已久,卻從未徹底解決檳榔的沉痾。香菸同樣會致癌,卻有《菸害防制法》專法管理,為何檳榔不能比照?

陽光基金會:有專法才可能有效管理

就連檳榔農民也認為檳榔應該被政府納管。嘉義中埔菁仔聯誼會長張朝欽直言,「吃檳榔固然對身體不好,但以台灣種植面積來看,檳榔的規模非常大,多少家庭是靠著檳榔把孩子養大,檳榔怎麼會不重要?檳榔農也是腳踏實地過日子,泰國就有把檳榔納管,台灣也應該面對事實啊!」

「就算認為檳榔不好,也應該積極的管理,而不是消極的讓市場機制自然淘汰,那樣的過程太過漫長。」陽光基金會執行長室倡導經理莊麗真認為,若檳榔有專法管理,無論是防制的推動、還是對檳榔農民的轉作輔導,都會更有效。

不願具名的地方政府人員表示,不論有無檳榔專法,衛福部都應對檳榔訂定食品容殘值,檳榔食用人數並不少,現在僅有農委會訂定用藥規範,但食用檳榔的人在檳榔攤買到的檳榔,仍充斥對人體有害的添加物,這樣如何保障食安?

他直言,「檳榔也應被當作一項農作物好好去對待,作物和食品的標準分別是農委會和衛福部訂的,但每次兩邊標準都有落差,食物有問題又常常罵農方, 衛福部不願正視問題非常糟糕。」

滿山遍野的檳榔園,全台面積四萬多公頃,嚼檳者上百萬,竟無法可管(攝影/劉啟稜)

現僅《兒少福利法》有罰則,遠不足以防制檳榔危害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解釋,現行《兒少福利法》中有明確寫出「販賣、交付或供應酒或檳榔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若制定專法,會明定出檳榔供需方式,但也擔心青少年因此更容易接觸到檳榔,因此暫無訂定專法的打算。

不過莊麗真不認同這種說法,「事實上正好相反,以《菸害防制法》為例,明確制定出供需管理辦法及罰則,任何人去購買菸酒都要出示身分證,確保已達法定年齡才能購買,菸酒的管理及銷售反而更有效。」

「現在只有《兒少福利法》保障青少年權益,有檳榔專法可以保障到的人更多。」莊麗真並指出,《兒少福利法》並不完整,許多青少年接觸到檳榔後,口腔及牙齒的健康受到損害,這些損害是無法回頭的,「這些孩子出社會後,社會觀感不佳、求職容易碰壁,最後只能做低薪的工作。」

莊麗真說,現在校園中的菸酒防制宣導經費遠高於檳榔防制宣導經費,傳媒出現檳榔畫面也都不用加註警語,「沒有專法,檳榔的傳播機率更大。」她認為,檳榔專法不會和現行的法條相違,反而可以更有效補足法條上的不足。

對於行政院各部會暫無訂定專法的打算,莊麗真表示,陽光基金會將繼續從民間去向行政及立法部門遊說,也會考慮研擬連署。

檳榔的三不管政策何時停止?(攝影/蔡佳珊)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