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新品種「台農4號」誕生了!這個新品種馬鈴薯不但外觀好看,還兼具鮮食及加工兩用,可以直接入菜,長時間燉煮不爛、鬆軟好吃,還可製作出口感紮實酥脆的薯片。而且該品種常溫儲藏時,不容易發芽,風味媲美進口的優質品種,優點一籮筐,可說是馬鈴薯界的明日之星!
一兼二顧,可加工也可鮮食的兩用品種
「台農4號」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花費了八年育成。農試所指出,馬鈴薯為國際上重要的蔬菜項目,除鮮食外,尚有薯片、薯條等加工需求,用途多元廣泛。依2020年進口資料顯示,臺灣每年進口約2.5萬噸鮮食用馬鈴薯、進口值約新台幣5.8億元,進口加工用馬鈴薯約10萬公噸、進口值超過50億元。

近年國內馬鈴薯栽培面積約2,600公頃,產量為5.3萬公噸,國產馬鈴薯一年一收,產量尚不敷全年需求。目前鮮食品種以「克尼伯」為主,外觀形狀佳,但澱粉含量低,薯片產率較低;加工品種主要為「大西洋」,非常適合薯片加工,但燉煮容易糊化,不適合鮮食。
為培育兼具加工與鮮食用之品種,農試所嘉義分所自2013年起,以加工特性優良的品種大西洋作為親本,與高產、鮮食特性優良的品系雜交,經多年培育,選獲兼具加工與鮮食特性之馬鈴薯新品種台農4號。
外觀均勻漂亮耐儲藏,做薯片不褐化
農試所說明,馬鈴薯台農4號種植到採收期約為110天,薯形為短卵形,芽眼淺,外皮淺黃色,薯肉為乳白色,外觀佳,薯球大小均勻,中大薯比例可達70%以上,商品利用價值高。
台農4號薯球乾物含量達22%以上,尤其製作薯片時,產出率較克尼伯品種高出約10%,對於薯片加工業者能節省原料費用支出,農民也能契作供應,穩定收益。該所進一步說明,台農4號薯球還原醣含量低,加工油炸後不會褐化,製成的薯片口感酥脆紮實,香味十足。

不易發芽又耐煮,風味濃郁媲美進口
消費者買馬鈴薯最怕發芽,而台農4號的儲藏性極好,在常溫儲藏條件下,發芽時間較克尼伯品種約晚2周,可有效減少因發芽而丟棄浪費之食材。
另外,經感官品評試驗,使用台農4號製作咖哩及燉肉等家常馬鈴薯料理,薯塊鬆軟口感佳,多次回鍋燉煮也不易軟爛糊化,馬鈴薯風味特別濃郁,非常適合各種烹調料理方式。
農試所嘉義分所分所長陳甘澍表示,台農4號可鮮食又可加工的特性,農民種植就有兩種銷路,不侷限只能提供加工廠或鮮食市場,希望農民在冬季能多種一些,發揮替代進口的功能。
馬鈴薯台農4號富含濃郁馬鈴薯風味,媲美知名進口白玉馬鈴薯與日本男爵馬鈴薯的口感及品質,證實本土馬鈴薯一點也不輸給進口馬鈴薯。農試所目前已申請品種權中,推薦追求本土好食材的消費者,與重視馬鈴薯品質的農民,都一定要來試試看,期待該新品種成為臺灣馬鈴薯產業之新亮點。

薯什麼片,洋芋片就洋芋片,還敢用語入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