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水稻農有如鳳毛麟角,但關渡還有!經營「八仙六代園」的青農夫婦王宣智與鄭亦真,守護著前人留下的七公頃水稻田,還改為友善農耕,捨棄化肥與農藥,採一年一作,冬季時讓水稻田成為鳥類的棲地。賣米時發現許多消費者都不相信台北有農田,兩人開始發展農事體驗,邀請民眾一起來認識關渡。
台北市是都會區,農業早已斷鏈,夫妻倆種出的水稻,要送到宜蘭烘乾再送回來碾米;再加上除草施肥都要人工,從農至今,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但兩人認為,在台北保有一片農地有其必要,都市人可以享受農業帶來的美好環境,藉此更認識農產到餐桌的過程,是距離最近、也是最好的食農教育現場。他們希望破除社會對農業陳舊的刻板印象,讓農業能成為下一代願意接手的百年事業。
傳承五代的神聖稻田,女婿接下岳父的託付
台北市裡高樓大廈林立,關渡八仙里卻是世外桃源。道路兩旁是一片片黃澄澄的稻浪,以及井然有序的小菜園,上午八點,王宣智和鄭亦真已經在田裡工作。
此處是鄭亦真家族留下的農田,已經傳承五代。七年前,兩人在都市上班,管理稻田的是鄭亦真的父親,但他年事已高、體力衰退,希望找人接手,心目中的人選就是女婿王宣智。
王宣智是基隆人,自幼在漁村長大,唸的是歷史系,起初對農業一無所知。岳父告訴他,現在種水稻很輕鬆,可以找代耕、每年只要工作兩個月,「現在想起來,其他十個月養田的工作都沒有提到」。
王宣智一開始跟著岳父下田,連水稻和雜草都不會分辨,陪著除草除了一年才對種稻稍有概念。丈夫種稻,鄭亦真也選擇留職停薪,一起從農,親戚紛紛關心:「是不是走投無路,還是有欠債才回來從農?」
為何要務農?兩人多次反問自己,王宣智認為,出外上班,即使再拚命也是成就別人事業,但務農是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且農產品永遠有需求、農業不會退流行。鄭亦真的考量則是務農的工作時間彈性,可以陪伴家人,而且她的父親將農田看得非常神聖,前五代人透過務農養活了全家,因此不願農田在有生之年消失,希望可以代代相傳下去。
台北務農大不易,友善農耕要拜師
在台北當農六代並不容易,台北農地沒有重劃,八仙六代園的田區面積總計七公頃,雖可透過機械做整地採收,但有些田區路非常窄、車子進不去,以至於不少資材都要靠人力搬運,王宣智常常揹著肥料,一走就是100公尺。水稻收成時,台北沒有烘穀機,整批水稻要送到宜蘭烘乾,再送回原地碾米。
王宣智雖跟著岳父下田,但岳父務農已成生活日常,無法系統性的教學,後來有一天,某位前輩路過看不下去,拉著他去台中上課,王宣智的第一位老師,就是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蔡東纂。剛開始他對植物生理、肥料、農藥等知識如鴨子聽雷,後來持續精進上課,他才漸漸意識到:種田不是只有把作物種下去就好,還要具備多面向的知識,才能讓農業成為有「錢」景的職業。
上課也讓王宣智接觸到友善環境農耕的理念,他想實踐,卻沒有得到岳父的支持。「爸爸擔心這樣會活不下去」,鄭亦真表示,農田其實是家族不同人所有,父親過去是代為管理,產出水稻都是交給糧商販售,但若改友善耕作,走原本通路會很吃虧。不過王宣智認為,當前國內的慣行水稻已可滿足糧食需求,在台北種稻的意義,除了生產外,也應考慮到環境生態。
休養、綠肥養土,不用化肥及農藥,銷售卻碰壁
於是王宣智捨棄化肥和農藥,並將兩期作改為一期作,讓土壤充分休養。由於北部溫度較涼爽,病蟲害也相對較少,他將每穴秧苗之間的距離拉寬到八寸,每穴只下10株到12株的秧苗,「這是要減少無效分櫱」,能省下多餘的肥料。此外,他會帶著除草機和工具在田裡割草,把這些草和綠肥一起翻耕回土裡,幫土壤補肥。
冬天,王宣智不種稻,而是種下波斯菊做為綠肥,田間長出的再生稻則吸引了各式鳥類駐足。整體而言,雖然友善農耕的產量不及慣行水稻,但品質卻是完勝,且營造出非常舒適的生態環境。
米種出來了,銷售又是另一大挑戰。鄭亦真表示,為了生存,夫妻兩人必須主動出擊,但週末在花博、希望廣場擺攤銷售並不順利,一來是非花東產區不吃香,量價都不能比,二來是客人不相信台北還有水稻田、懷疑是拿別人的米來冒充,「去參加台北青農聯誼會的時候,我們農場面積最大,產值卻是最後一名,七甲水稻田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三分地的小番茄。」
企業契作、農事體驗開拓客群,客人下田愛上吃飯
為了賣米,兩人2017年開始參加集資輔導計畫、學做品牌,進而認識了海運公司dinos的老闆,對方直接出資十萬元、呼朋引伴來買米,「他全力支持我們,希望我們把田顧好」。稻米包裝也因此從大轉小,以利公司送禮,後續還接上另一家公司EZ Link,兩家公司現在是向八仙六代園進行契作,並插牌識別。
除了大企業,兩人也轉往多角化經營,撥出一分地種植各式蔬菜,包括蘿蔔、地瓜葉、玉米、草莓、芋頭等,提供消費者不同產品。另一項嘗試則是發展農事體驗,「爸爸對這件事很有意見」,鄭亦真表示,食農體驗是邀請消費者來到田間體驗務農,但父親將稻田看得很神聖,不希望外人進入自家農田,也不看好客群會想下田,「我們平常在田裡工作都很累,爸爸認為沒人想自討苦吃」。
然而,第一次嘗試舉辦拔蘿蔔,農田前的馬路大排長龍,全家人和鄰居都驚呆了。後續舉辦的插秧、割稻、稻田運動會,迴響都很熱烈。鄭亦真觀察到,都市成年人和孩子其實都需要農田,大人是為了轉換心情和視野,小孩下田則是享受寬闊的活動空間。農事體驗也能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少孩子本來討厭吃飯,下田之後卻一口接一口把她準備的飯糰吃光。
深化食農教育,成為台北最美、最光榮的水稻田
農事體驗讓收入增加,但夫妻兩人還希望將體驗提升到教育層面。鄭亦真受邀前往關渡國中上課時,台下學生竟然問她家裡養了幾頭牛,讓她驚覺到多數人對農田乃至農業都非常陌生。因此近期她和食農課程的教師合作開發教具及教案,「雖然這樣很累,但讓更多人認識農業,才能提升在地農產的消費意識。」
親近農田是消費農產的入門磚,鄭亦真的父親在水稻田附近種了大量的花,營造出新景點「關渡花海」,希望吸引更多人來認識關渡的八仙里。採訪當天,大量人潮前來賞花、拍照,鄰近的稻田也頻頻入鏡。「台北怎麼會不需要農田?」王宣智認為,這片農田維持生產,可延續關渡濕地作為生物棲地,還可滿足都市人調劑生活的地景需求。
關渡目前尚有240公頃的水稻田,八仙六代園是碩果僅存的大面積農戶。「如果不是在台北,我也沒辦法務農」,王宣智直言,台北對於有機、友善農產品的消費意識以及行動力都相對強烈,在此務農距離消費者非常近,更能嘗試不同經營模式。讓人喜歡農田、認為務農是有趣的,從農才會更有未來,他和鄭亦真都希望八仙六代園接下來能傳給孩子,成為七代園、八代園、九代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