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大流行蠢蠢欲動,專家籲農民繃緊神經

節氣入秋,禽流感也進入好發期。農業部防檢署於 11 月 18 日在台南市四草濕地採集鴨科糞便時,檢出 H5N1 亞型 HPAI 病毒,雲林縣昨 (27) 日也出現禽流感確診禽場,撲殺 15,374 隻蛋雞。專家呼籲,養禽農民需「繃緊神經」作好禽場溫度控制與生物安全防疫。

雲林縣昨天發現禽流感案場,檢疫人員將雞蛋全數銷毀。(照片提供/雲林縣防疫所)

今年已有 46 處養禽場感染傳染病

根據防檢署網站公布的資料,今 (2023) 年年初至今,台灣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養禽場共 46 例,包括  39 例陸禽場、5 例水禽場和 2 例混養場,感染病毒以 H5N1 最多;感染低病原性禽流感養禽場共 8 例,分別為 7 例陸禽場與 1 例水禽場。另外,屠宰場回溯的禽流感陽性案場有3 例。

以縣市來區分,新竹縣、新竹市及台中市各有 1 例,彰化縣 11 例,雲林縣 12 例,嘉義縣 8 例,台南市與屏東縣皆為 6 例;撲殺總隻數為 847,144 隻。另外,資料顯示這些染疫禽場多為「非開放式」,除少數疫情經由「周邊監測」得知外,絕大多數都是「業者主動通報」。

今年禽流感案場已有 46 家,主要分布在彰化至嘉義。(照片來源/防檢署網站)

防疫所:落實溫控與生物安全

雲林縣防疫所所長廖培志表示,入秋後有兩個禽流感的風險點,首先是候鳥過境帶來的病毒,由於日韓等國的野鳥監測已經確診 H5N1 亞型 HPAI 病毒,而台南的四草濕地也在前幾天發現病毒,可見病毒確實是跟隨候鳥的遷徙路徑而來。

另一個風險點則是低溫,廖培志強調,秋天溫差大,季節變化讓家禽的抵抗力變差,禽舍的溫度管理非常重要,「不要讓家禽處在溫度變化很大的環境中」。廖培志也提醒農民要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不論是車輛或是人員進出,一定要落實消毒管制。

雲林動植物防疫所技正鄭安國指出,今年雲林縣的禽流感染疫家數與去年同期一樣,都是 12 場,沒有惡化或擴大的現象,「以(雲林縣) 2000 多個禽場的規模來看,能夠控制在 15 場以下,疫情都算是溫和」。不過他也呼籲農民朋友繃緊神經,「入冬後才是最大的考驗」。

化製廠回收撲殺的雞隻(照片提供/雲林縣防疫所)

呼籲農友千萬不要隱匿疫情,否則會受罰

彰化動植物防疫所謝姓秘書指出,截至今日為止,彰化共有 9 個雞場和 2 個鴨場感染禽流感,狀況與去年同期差不多。

依法,雞場發現禽流感必須主動通報政府,接下來的命運就是全場撲殺。不過多數農友為了防止損失,經常會嘗試自行治療或是隱匿通報。此外雞農若是通報染疫,半徑三公里的雞場都會被匡列,像是彰化芳苑、大城這些蛋雞場密集處,畫一圈就好幾十場,通報的雞農必須面對相當大的同業壓力。

謝秘書表示,禽流感是法定傳染病,只要主動通報,撲殺就有補償。雞農若隱匿不報,被查驗後仍會遭全場撲殺,撲殺不只不會補償,雞農還可能要繳交 5 萬至 100 萬元的高額罰金,「切勿心存僥倖」。

謝秘書提醒,國人對禽流感愈來愈熟悉,許多熱心民眾看到雞場狀況不對,就會跟公所或警察通報;另外,化製廠收死雞的數量也需呈報,並與相關資料進行勾稽,防堵禽流感需全民通力。

延伸閱讀:

禽流感隱匿成常態,撲殺數僅冰山一角,官方認:四成曾染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