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粉紅色的「超跑」——白沙屯媽祖鑾轎,奔馳在台灣中部的大街小巷,沿途居民熱情奉飯擔、供飲料,滿滿人情味。但你知道嗎,這份溫暖的背後,其實也累積了不少一次性餐具的垃圾,讓地球媽媽有點喘不過氣來。
今年,媽祖要帶大家一起「綠」起來,現在只要自備餐具打卡,就有機會抽到「粉紅超跑竹碗+越光米」好禮,讓信仰與環保同行。(活動方式見文末)

自備餐具、桶裝飯擔:讓信仰的腳步也走得環保
綠色餐飲指南和通霄鎮農會聯手,在 2025 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中發起一場超有愛的「無塑進香」行動。邀請所有香燈腳自備餐具,用自己的小小改變,為地球添一份大大的溫柔。同時也呼籲沿路供餐的善心朋友們,用桶裝方式供應飯擔,減少免洗餐具,讓「信仰」和「環保」一起同行。
綠色餐飲指南共同創辦人何佳穎表示,估計今年參加進香活動的香燈腳人數將突破 50 萬人,只要影響其中 1/5 願意自備餐具,且重複使用五次以上,就可以減少超過 50 萬件一次性餐具。
根據環境部的數據,一組一次性紙碗與塑膠湯匙的碳排放約 50 克 CO₂,換算起來,整個無塑進香將可減少 25 噸 CO₂ 排放,這是要四座足球場那麼多面積的森林才能吸收的碳量。
自備餐具抽好禮,送「白沙屯媽祖Q版竹碗」+越光米
通霄鎮農會推廣部主任李定芳坦言:「如果只是硬邦邦地叫大家『減塑』,效果恐怕有限。」因此這次特別設計「自備餐具抽好禮」活動,讓環保行動多一點動力與樂趣。她明白有人可能覺得行進中洗碗很麻煩,但十天裡只要做個幾天,就很值得了——「少用一次,就是賺到一次!」
為了鼓勵大家加入「無塑進香」活動,綠色餐飲指南準備可愛又實用的好禮:「粉紅超跑竹碗+越光米」,讓信仰與環保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白沙屯媽祖Q版竹碗」由「元泰竹藝社」精製,選用天然竹材打造,保留木質溫潤手感,更以「粉紅超跑」的代表色作基底。碗身刻有白沙屯媽祖 Q 版授權圖樣,圓潤可愛又不失莊嚴,吃飯也能感受到媽祖的庇佑與溫暖。
越光米則來自通霄鎮農會契作栽培,選用在地節水環保農法種植的優質米種,米粒飽滿、口感 Q 彈,讓你一吃就愛上這份來自土地的祝福。
更有趣的是,不論是 Q 版竹碗的設計,或是「無塑進香」這項創新的環保行動,在推出前都特別透過「搏笈」請示媽祖,也都徵得媽祖「點頭允許」。也就是說,每一個碗、每一份米,不只是贈品,更是媽祖的心意與陪伴。

四位主廚做飯糰,為香燈腳打氣加油
今年白沙屯媽祖回鑾日(5/11),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也攜手推出「綠色飯擔」,要用 2000 份美味又環保的福食,為香燈腳加油打氣!
這份飯擔不只是好吃,更蘊藏了通霄土地的祝福:因為這裡沒有水庫,當地農業靠的是老天爺的雨水。農會特別推動節水又友善環境的作物,像是越光米和彩虹玉米——不僅耐旱、省水,還對土壤與水源更溫柔,是愛地球的好選擇。
綠色福食由專業主廚聯手打造,三款料理一次滿足葷素需求,另外,當地的愛心媽媽也貢獻己力,作出甜的飯糰,每一口都能吃得放心、吃得開心!
梅乾菜肉燥飯糰|由綠色餐飲指南主廚張皓福操刀,把傳統客家梅干扣肉變身成「梅干肉燥」飯糰,並加入紅麴,油香鹹香、溫潤入味,是走在路上也吃得到的人情味。
天貝素肉燥飯糰|由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設計,靈感來自台南的甜香素滷,選用多種蔬菜與黃豆天貝熬煮,並加入薑黃,讓素食也能大口吃出滿足感,身心無負擔。
黑豆豆餡飯糰 | 由在地媽媽們用心製作,回收學校打豆漿剩下的豆渣,熬煮成香甜餡料,一口咬下,是樸實的甜與惜食的心。
彩虹玉米仙貝|由粮心聚落主廚陳可為研發,用通霄越光米磨成米粉,加上彩虹玉米與玉米鬚,低溫烘烤成酥脆健康的仙貝,當作餐盤,營養滿分,還能當作進香路上的能量補給。
主辦單位相信,這些使用在地食材、用心製作的飯擔,不只能吃飽,更能「吃出環保、吃出信仰力量」。
BOX 如何獲得別具意義的贈品?
參加方式(步驟缺一不可)
5/1 至 5/10 間在個人 FB 分享在進香途中 「使用環保餐具」的畫面(請記得開地球分享喔)
加上標籤 #通霄鎮農會 X 綠色餐飲指南 #無塑進香行動
並在綠色餐飲指南的臉書活動頁面留言,貼上你的 FB 貼文截圖(只能在該篇貼文留言才能參加抽獎喔)
活動期間將舉辦三波抽獎,送出限量 1200 組「粉紅超跑紀念竹碗」加越光米飯擔組合,快來參加綠色進香抽獎,把媽祖的平安與土地的恩惠一起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