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0709》麻豆文旦落果九成,農民急需幫忙撿果,快速清園養樹

下午 1 點 18 分,距離台南麻豆清潔隊午後開工時間還有 12 分鐘,門口已大排長龍,每台貨車、運輸車都載滿了文旦。原本一個月後,這些文旦都該被送到消費者的手上,如今被颱風吹落,只能等著被送去堆置、醱酵、掩埋。

記者穿梭在麻豆鄉間小路,每座果園都是全家出動,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子孫三代卯起來撿落果,有果農三天總共只睡四小時,儘管身心俱疲卻不能停下動作,因為風災過後最重要的工作是清園養樹。雖然颱風吹走了九成文旦,但只要果樹健在,悉心照顧,仍有機會結出美味的文旦柚。

目前麻豆柚農急需撿果,若想幫忙柚農撿果,請自備雨鞋、雨衣、袖套、棉質工作手套、口罩。可電洽麻豆區農會告知人數,由農會幫忙媒合。
麻豆區農會聯絡窗口:推廣部 陳宜珮 (06) 5722-007 #262
緊急更新:撿柚小幫手可於 7/12(六)、7/13(日) 上午 8 點起,在麻豆太子宮集合,晚到也沒關係,現場會有人媒合。(麻豆太子宮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安業安西里8鄰272號之3)

一年一收的文旦柚因風災落地,農民心血全數化為塵土。(攝影/林怡均)

兩萬公噸文旦落地,麻豆損失數億元

麻豆柚農印象最深刻的是蘇迪勒颱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張汶肇表示,2015 年蘇迪勒颱風帶來 12 級風、掃掉一半麻豆文旦,今(2025)年丹娜絲颱風則是威力十足的 14 級風,短短數小時吹落將近九成文旦柚,以歷年農業統計推估,超過兩萬公噸、價值數億元的果實落地,為果園鋪上一層厚厚地毯。

麻豆蒲公英農場柚農李宏期直言:「實在太恐怖」,他的果園落果七至八成,跟親友、鄰居相比是「幸運的」,不少人顆粒無收。而當務之急便是撿果,落果腐爛速度快,容易滋生病蟲害,移除才能護樹,並為果園清出可作業、行走的空間。

颱風走後的三天裡,他和家人一同清園撿果,只有小孫子全程掛著笑容,因為撿果後可以坐上搬運車、阿公李宏期還會發零用錢。

文旦柚掉落果園,數量之多,猶如舖出綠色地毯。(攝影/林怡均)

落果未達成熟,容易腐爛,不建議食用

撿拾落果、清園是眼下重中之重,張汶肇表示,田區積水超過一天,柚樹根系容易受損,果園應先迅速排水,接下來移除落果、斷枝,減少病源滋生,園區也需加強殺菌、注意藥劑的安全採收期;若柚樹倒伏,則要盡快扶正、設支柱固定,但如果倒伏角度太大,則不宜強行扶正,避免二次傷害。

張汶肇提醒,大量落葉、破損的植株應適度修剪,以減少乾枯枝,接下來則要施用葉面肥,或對土壤澆灌氮肥較高的速效型肥料、微量元素,加強抽梢後的病蟲害防治,助新葉健康生長,若是浸水、根系有損傷的園區,應避免地面施肥,暫改以即溶肥葉面補充,而針對根系受損的植株,則應加強改善土壤通氣性及澆灌開根促進資材,促進根系恢復。

拾起的落果還有加工的機會嗎?張汶肇說明,本次落果還未達成熟狀態,果實雖有果肉,但果汁率不足,「不夠好吃」,而距離採收期仍有一段時間,因此有藥殘疑慮,且落地撞傷、淋雨後,腐爛速度極快,「不宜加工,也不建議食用」。

百萬收入消失,救助用來請工撿果

五個人有十隻手,但忙了一天只清完一分地、撿出 5 千斤文旦柚,李宏期的果園約七分地,總計得撿 3 萬斤。撿起的第一批落果塞滿了近百個塑膠籃,整齊地堆放在包裝場門口,等著載運到清潔隊丟棄。

李太太黃玉涵估算,若能順利收成,以每台斤均價 40 元計算,3 萬多斤的文旦柚至少能進帳 120 萬元,如今只剩兩三成,天災的打擊、清園的工作量讓她身心俱疲。李宏期則苦笑:「今年虧慘了」,申請到的天災救助每分地僅 8 千元,他的果園可領到 5 萬 6 千元,通通要用來請移工、撿落果。

李宏期種有七分地文旦柚,原本預計百萬的收入,一夕之間轉盈為虧。(攝影/林怡均)

眼下難題,該顧果還是顧樹?

對柚農來說,撿拾一顆顆落果是更心痛的打擊,因為落果大多是A果。李宏期說明,水果多是「越大越好」,唯獨文旦柚是小果為佳。本次颱風的風力強勁,大果的蒂頭粗、較耐得住搖晃,但優質的A果蒂頭細,紛紛被強風折斷枝條落地,只能丟棄。

國人在意今年可能吃不到麻豆文旦,果農煩腦的是後續照顧。李宏期雖保有兩至三成文旦果,但卻陷入兩難,「要顧果還是顧樹?」所有文旦樹體都受損,樹葉掉落後將長出新芽、需要較多氮肥,不過樹上殘果在成長末期則需磷鉀肥,接下來照料必須更加小心,否則一旦沒養好樹,將影響下一年的收成。

丹娜絲颱風摧殘下,只差一個月就能採收的文旦柚掉落滿地。(攝影/林怡均)

撿不完的辛酸和心痛,心血通通倒進掩埋場

國裕柚園經營者李國溢已撿拾超過 500 籃落果,但還有四處果園未清理。儘管柚園是草生栽培,仍擋不住無情強風,樹上文旦柚僅剩一成,他和妻子連休息、傷心、落淚的時間沒有,僅是抿緊嘴、挽著袖子,將一籃籃落果搬上車,載往清潔隊。

柚農王先生和堂弟、姪兒一同撿果,三天撿了 300 籃,「才撿了一半」,樹上剩不到一成文旦柚。工作遇到其他果農,彼此打招呼都在問「樹上剩幾顆?」柚農黃先生暫時不想再進果園,因為預計一萬三千斤的收成剩不到 1000 斤,滿地落果越看越傷心,而且連日工作,累到連作夢都在撿果。

國裕果園李國溢和妻子沒有時間悲傷,馬不停蹄撿果。(攝影/林怡均)
柚農王先生和堂弟一同工作,以苦笑面對災損(攝影/林怡均)

整年辛勞,化作塵土

來到麻豆清潔隊,大大小小、藍綠銀白的貨車和搬運車彼此交錯,車裡籃子紅橙黃綠白藍黑滿載落果,在下過雨的泥濘路上前行,最後來掩埋區。

連日堆置的文旦柚長出一條條山脈,有的仍綠盈盈、有的微黃、有的已腐爛發黑,表層的油胞釋出精油的香氣。果農下車後一句不發、眉間深鎖,用手將一籃籃文旦柚倒下,整年的辛勞歸零、化作塵土。

果農將柚子倒入掩埋區,心中都在淌血。(攝影/林怡均)

保險理賠回收成本,果樹還在就有希望

比起杯水車薪的天災救助金,保險或許有機會讓果農回收成本。去年凱米、山陀兒、康芮三颱中,有兩次風速達到文旦柚保險的起賠點,李宏期今年便投保文旦柚保險,投保 5 分地的保費只需 9000 元出頭。

文旦柚保險起賠點為 8 級風,丹娜絲颱風風速達 14 級,有望領到最高理賠每分地 4 萬至 5 萬,但他心情複雜,儘管理賠能回收一點農藥、肥料錢,但「還是不要用到最好」。

現在如何幫農友?歡迎來報名撿果

有善良脆友發文表示,願意收留落果加工。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張汶肇表示,落果可以製作清潔劑,不過用量不大,現在果農最頭痛的是清園。

農村嚴重缺工,每個果農都希望自己有十雙手來撿果,若民眾有心想幫助果農,「歡迎組隊直接向認識的果園報名撿果」,哪怕只是撥出半天、多一個人都能減輕農民壓力。

目前麻豆柚農急需撿果,若想幫忙柚農撿果,請自備雨鞋、雨衣、袖套、棉質工作手套、口罩。可電洽麻豆區農會,告知時間、人數,由農會幫忙媒合。
麻豆區農會聯絡窗口:推廣部 陳宜珮 (06) 5722-007 #262
緊急更新:撿柚小幫手可於 7/12(六)、7/13(日) 上午 8 點起,在麻豆太子宮集合,晚到也沒關係,現場會有人媒合。(麻豆太子宮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安業安西里8鄰272號之3)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