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根據農業部今(16)統計,災損高達 27 億 8千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高達 1 萬 9 千公頃,前五大受損作物為香蕉、文旦柚、番石榴、竹筍及柳橙等,漁產則以牡蠣受災最嚴重。此外,溫網室、畜舍魚塭等設施災損驚人,共計 4 億 7 千萬元。
農業部近日發布天災救助資訊,並提供低利率貸款半年免息方案。農方反應,因大量溫室同時受損,重建時間超過一年,不但沒有收入,還要同時負擔舊有貸款、新的設施貸款,希望農業部能專案處理,例如:受災農戶的新舊貸款整合,拉長貸款寬緩期,並協調其他縣市溫室業者,加入重建。

救助金額杯水車薪,「沒有農民會喜歡領」
本次颱風造成臺南市災損 10 億居冠,嘉義縣損失 7 億 2千萬,雲林縣災損近 5 億,彰化縣損失 2 億 6 千萬,高雄、屏東各有 1 億 1 千萬左右災損。可申請天災救助縣市包含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因嘉義台南受創特別嚴重,所有農漁產品項皆可申請,其它地區則須依公告內容申請。(註1 )
不同的農作受損,可以獲得的天災救助金不同。例如香蕉、文旦、酪梨及芒果等,每分地救助金額為 8000 元(註2),相較於每分地的實際收入,救助金金額實為杯水車薪。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分析,麻豆柚農每分地文旦平均產出 5000 斤以上,以一箱 10 斤,銷售至少 500 元計算,每分地收入 25 萬元起跳,收益更高的大有人在,但文旦每分地救助金僅 8000 元,落差甚大。孫慈敏呼籲,請外界勿認為,農民會想獲得天災救助,「比起救助,農民更希望收成穩定」。
不過,並非所有受災農漁民都能領到天災救助金,台南市養殖漁業協會理事長王昌澔表示,許多白蝦養殖戶也遭遇重創,但《天災救助法》尚無白蝦救助標準,漁民恐無法申請天災救助金。

重建負擔沈重,農民貸款壓力加劇
本次颱風造成大面積溫室毀損,也適用天災救助,例如溫網室結構性損害,救助標準為每分地 9 萬元。農業部也提供低利率貸款,前半年免息。
今(16)日農業部在產地開座談會,並表示,既有溫網室原地重建可補助結構 80%,至於溫室裡的農機、設備補助則維持 50%。新增溫室則維持 50% 結構補助,例如:某農戶有兩分地溫室損毀,欲重建三分地溫室,其中兩分地可補助結構費用 80%,其餘一分地則補助結構 50%。
嘉義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指出,清理、重建新溫室成本,往往超過 180萬元,且不包含搭建人力,花費巨大,農業部提供的半年免息僅限天然災害救助的低利貸款,但農民背負貸款包羅萬象,包含農機等設備貸款,既有的貸款仍要支付利息,重建又要申請新的貸款,債務越滾越大,許多農民仍擔心二次借貸後,無法在限期內還清。
吳世彥指出,這次溫室毀損數量龐大,維修業者供不應求。他以自身為例,重建溫室需等 1 年,之後還要整地、復種,恢復務農所需時間遠超過半年。他認為,這次溫室受災農民可能需要 2、3 年才能重回農務,目前低利率貸款僅有半年免息,與重建現場需求差異甚大。

農業處、農會:希望有更彈性還款政策
孫慈敏表示,去(2024)年多次風災,已使許多柚農申請貸款,今年風災又再借貸,光是累積負債就加重還款壓力,還要擔心信用等問題。特別是幾位新進的青農資金較少,連年風災的削弱他們的從農意願,農業部目前沒有更彈性的還款政策,「怎麼鼓勵他們繼續投入?」
孫慈敏呼籲,農業部可針對文旦等受災嚴重災物,制定救助專案,彈性調整這次救助金額。至於受害農民若先前也有貸款,也可調整過去申請貸款的還款期限,若能一併拉長,更能減輕負債。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農林作物科長李秋瑩表示,農業部目前的救助方案、低利率貸款新制「對農民幫助不夠」。她將繼續收集農民意見,希望制定更有效的救助方案支持農民。
太保區農會總幹事黃靜玉指出,不少農民是租地務農,如果租約到期換地,將難以獲得更高的溫室重建補助。此外溫室即使有補助,農民仍要先自備數十萬元,加上既有貸款,負債壓力仍大。
廢棄物清運需中央協助,加入復原速度
此外,溫室大量受損嚴重,產生大量廢棄物,吳世彥指出,包括塑膠膜、遮網等膜料,和鋼骨、錏管等金屬廢棄物,都需要人力清理,再由縣府或民間公司進行專業回收,工作量十分繁重。
雖然膜料廢物可由農民自發拆除,但金屬廢棄物仍需環保局或專業廠商拆除,雖然嘉義縣政府積極協助清運工作,但因廢棄物量過大,農民若希望加快清運,仍需自行花錢聘請民間業者處理。
嘉義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蘇義雄表示,已超過 8 個地方縣市清潔隊加入支援行列,但災後還有包含禽畜舍、道路及住家等廢棄物,無法預估溫室廢棄物清除完畢時間。他希望中央也能策劃專案,提供清運經費及外部援助,加速嘉義地區恢復。

農民:希望協調外縣市溫室公司支援
針對溫室業者不足,拉長重建復原速度,吳世彥建議,農業部可主動協調他縣市溫室業者支援,並監控造價,避免因補助提高而推高造價。此外,也應增加農民免息貸款、低利率貸款額度,「給予我們繼續務農的動力」。
種植洋香瓜的青農黃志輝表示,目前農保規定,農民僅能在外兼職半年,否則就會取消農保資格。然而溫室重建期高達一年以上,應調整兼職時間限制,讓農民出外工作度過收入中斷期。同時,若能延長重建溫室的補助申請時間,農民有機會分批重建,也能紓解溫室業者供不應求壓力。
農業部:低利率貸款免利息半年,其餘措施研擬中
面對農民的復耕及貸款困境,農業金融署副署長施妮婷表示,農業部仍在評估這次風災總損失,農業金融署將滾動討論、修正貸款總額度。但還款期、本金寬限期等規定屬於「固定契約內容」,難以因這次風災調整。
這意味著,即使遭遇嚴重天災,貸款的還款時間、本金寬限期暫不會變更,免息時間不論任何品相,都是維持半年。
施妮婷補充,農業金融署已告知各地農會,可依農民具體需求從寬處理還款事宜,亦即貸款、還款難題交給地方農會自行處理。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則表示,農業部目前也考慮針對受創較嚴重的農產業,制定救助專案,後續預計召開會議搜集建議,但具體措施「還在研擬中」。
──────────────
註 1: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解釋,經過專家勘查與評估,受害嚴重的農產品可以省略現勘,但農民仍需向鄉鎮公所提交資格證明、受災影像等資料,可使用農業部 APP 加快後續的查驗流程。
註 2:同樣是芒果,假若農民種的是愛文、金煌等品種,天災救助金則會提高至 1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