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 0718》好消息,天災救助貸款免息一年,舊貸展延 2 年,蘭花、漁業納補助

丹娜絲颱風造成 32 億元農業災損,許多農民收入遙遙無期,但舊貸還沒還完,還得再背新貸。為協助農民度過難關,農業部今(17)日宣佈擴大救助輔導措施,貸款免息延長至 1  年,重建溫室補助調高至八成,舊貸款展延本金還款可延長至 2 年。農民期待儘快公布細則,早日上路,讓農民在土地上重新站起。

政策大利多,借貸免息延長一年、重建溫室補助八成

根據最新發佈的救助輔導措施,農漁民、農企業申請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免息時間延長至 1 年,後續則會針對特定產業別,從寬給予貸款額度與還款期限。至於農漁民先前的舊貸款,本金寬還期、延長貸款期限則可申請延長兩年,放貸單位不必逐案呈報中央,簡化審核程序。

先前農民反映,忙於救災來不及申請天災救助,農業部也宣佈,嘉義、台南地區的申請時間可多延長 5 天。

此外,公糧將增加災害穀收購上限量;魚塭因連日斷電,漁民多使用發電機應急,後續也可申請油料、租金補貼,每日上限 1 萬元,至多可獲得 7 萬元。

針對本次災後受損嚴重的設施器具,包含溫網室、畜禽舍、堆肥舍、漁業增氧機、漁塭養殖管理設施(漁塭工寮)等重建經費,補助比例提高至 80%,除了農民之外,從事一級生產相關的農企業亦可申請補助,例如如蘭花農企業需重建溫室,也可獲得 50% 補助。

魚塭停電受傷慘重(攝影/楊語芸)

農民:期待盡快公告,也希望加強農產業抗逆境能力

新版救助制度對許多農民如災後甘霖。嘉義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指出,建造溫室補助從 50%,提高至 80%,能減少農民重建費用。貸款免息時間拉長到一年,讓農民有喘息空間,「這樣差很多」。

不過他分析,農民貸款時,借貸單位多會依據農民信用、可擔保品決定貸款額度,很多農民仍有舊貸款、也暫無溫室作為擔保品,能拿到的新貸款可能會打折扣。

新港蔬菜產銷班 52 班班長吳石城反應,目前中央救助新制只在線上預告,農會、鄉鎮公所等受理單位都還沒收到函文,「不敢現在就受理」。復耕講究時效,他呼籲中央趕快制定、公告實施辦法,讓農民受益。

六腳蔬菜產銷班第 76 班班長黃志輝則坦言,連續天災讓務農風險攀升,中央有心給予災後救助固然欣喜,但更希望通盤討論農業環境變遷、生產潛在風險後預先佈局,從農業保險、改善水圳排水等方式,先加強農產業抗逆境能力,遠比天災重創後再來緊急補救更有意義。

太保共有 3000 多座溫室,這次颱風造成逾九成或損毀、或倒塌,損失慘重。(攝影/林吉洋)

蘭花業者:經營規模與成本高,需更多支援

這次風災也造成南部多處蘭花溫室受損。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指出,臨海地區的蘭園溫室因強風嚴重毀損。牛記蘭花科技園區負責人吳柏宏則表示,位於北門的蘭園幾乎全毀,包含繁殖瓶苗的組織培養廠,預估未來 2 年不僅收益折半,供苗量也劇減,影響下游業者生產。

曾俊弼表示,蘭花產業多為農企業,無法取得溫室補助。這次農業部將蘭園企業納入救災補助的適用對象,對產業非常重要。但曾俊弼坦言,蘭花產業的設備、經營成本比許多農產業高,未來希望針對蘭花制定較高貸款額度、較長還款期等,也應將農企業都列為天災救助的適用對象,而非個別專案才納入。

吳柏宏表示,農業部應考量蘭花產業溫室等設備造價高,貸款補助卻與一般溫室一致,重建壓力仍相當龐大,希望未來能夠考量農企業高投資的產業形態,更能符合需求。

漁民:較舒緩壓力,漁業災損難認定,應建立評估標準

七股文蛤產銷班第九班班長郭永慶說明,養殖漁民災後不僅魚塭受損,斷電多日更影響養殖池環境,近日兵慌馬亂,這次農業部延長 5 天申請救助期,並免現勘,讓大家可先搶救漁產品,非常重要。

他並提及,文蛤等養殖漁產這次恐嚴重減產,恢復飼養多需 1 年時間,若能貸款免息 1 年,比較能紓解資金壓力。

郭永慶表示,這次救助內容包含申請發電機補貼、工寮等設備重建等,十分有幫助,但期盼申請時間可以拉長到 8 月,「讓我們先好好恢復家園」。他也提及,既有天災救助申請標準較嚴苛,不少養殖承租戶難以申請,希望農業部放寬,只要漁民有養殖事實,就能獲得救助與貸款資格,以免空有方案而無法使用。

台灣鯛養殖協會理事長郭建賢則直言,漁業天災救助認定標準模糊、判斷受損難度也較高,他建議建立針對漁業的評估標準、現勘流程,不僅更公正,也利於基層人員遵循。他並強調,中央不應停止規劃漁產品保單,並鼓勵漁民擁有投保意識,後續面對氣候劇變,才有更多自保方法。

北門停電、家園滿目瘡痍,漁民重建之路困難重重。(照片提供/凃欣儀)

農會:放寬事後審查,較能安心放貸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文旦等果樹為一年一收,貸款免息拉長至一年,本金寬還期可以延長等,都能減輕農民負債壓力。雖然展延還款期限,等於增加農會資金壓力,但她強調「都是小事」,只要農民需要會盡量協助,但希望中央金融管理單位審查農會放貸時,也能同理災後處境特殊,給予支持。

孫慈敏也提及,農產業的生產週期、成本各不同,但像文旦、香蕉、酪梨等果樹,救助金額皆一致,中央仍可再討論、進一步細分每項農產品救助金額,以更加貼合農民生產實況。

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靜玉表示,低利率貸款等政策型農業貸款,農會放貸給農民後,若要展延還款期限等,更改執行契約內容,會受農業金融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若嚴重超貸,就可能受罰。農業部直接公告貸款免息 1 年、可展延貸款本金寬限期並簡化審核程序等,不僅是農民受惠,亦能減少農會疑慮。

黃靜玉提及,現在救助輔導措施都還沒有正式函文給農會,仍擔心實施細則會有變數,期望農業部儘快告知貸款執行辦法,才能確認新方案適用哪些貸款,並有憑有據調整放貸方式,減少農民貸款壓力。

農金署:免息新舊皆通用,展延 2 年不需呈報

針對各方對救助輔導措施的建言,農業金融署副署長周妙芳說明,低利率貸款免息制度,新、舊借貸都可適用。至於本金寬還期展延等,主要由農會等放貸單位自行決定,但農漁民因天災而需延長還款期限,預計展延至多 2 年,不需跟農業金融署逐案呈報。

亦即,除了今年之外,若去(2024)年有申請天災低利率貸款,免息也將展延到 1 年,至於舊貸款需要展延本金還款等時間,目前暫定延長至多 2 年,農會事後也不必向農業金融署呈報,簡化審核作業。周妙芳並補充,農業金融署也持續修正實施細則,預計給予不同農產業的放款額度和時限,後續會盡快公告與函送。

針對農業保單設計,周妙芳表示,需蒐集充足平均產量、生產成本、風險係數等。如漁產品因過往生產數據較稀缺,較難設計收入型保險,目前多以判定理賠較簡易的天災型保險為主。但若資料齊全,農業金融署仍為不斷研究、推出不同的農漁產品保單。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補充,新的執行方案實施辦法會儘快函送給執行單位,救助輔導措施也滾動修正,繼續討論不同產業貸款額度等。至於像救助對象、品項擴大等,因涉及法規修改,需經立法院審查,短期只能在專案中特別制定,不過農業部會考量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研擬修正法規內容。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