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第 9 天疫情未擴大,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0)日表示,將針對廚餘提出指引方案,短期透過掩埋、焚燒去化,長期規劃成堆肥、生質能等,廚餘蒸煮管控要加強偵測、即時通報,且需有全程的影像佐證,違規者重罰,「這是我們得到的教訓」。
農業部今宣佈編列 11 億預算,補助受非洲豬瘟影響的豬農產業鏈。因禁運禁宰期結束後,約有近 40 萬頭肉豬同步上市,恐造成豬價崩盤,農業部表示,屆時將採「登記制」,每日交易總量管制,農業部也會監控批發價,當成交價過低時,便會協調冷凍肉品業者進場採購。
加強邊防,入境旅客一率查核,境外電商需申報、境內電商巡查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目前國內稽查 3.5 萬家次販售肉品,並未發現來自非洲豬瘟疫區的肉品,後續機場入境旅客不再區分紅、綠線(疫區、非疫區)通關檢查通道,將一律查核。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彭英偉說明,針對來自中國等 39 處高風險地區的入境旅客行李,以及進口郵包、快遞貨物,將進行全面 X 光 100% 檢查,並提高高風險地區的行李、貨物人工查驗比例。
關務署亦規劃加強管制境外電商,自 11 月 15 日起,將要求快遞業者應申報電商平台或境外私人集運商資訊。針對境外電商,若涉及應施檢疫物,需販售、輸入至國內者,網路內容應加註警語,保存或提供刊登、販售及訂購資訊給檢疫機關,並限制接取、瀏覽或移除相關內容,數位發展部將要求各平台落實,並邀集相關平臺業者共同研商違規廣告限制投放之具體措施。
至於境內電商,數位發展部將建立跨部會與電商業者聯防平臺,邀集電商業者分享管理作為,病輔導業者自律、建立每小時巡查制度,由各部會提供關鍵字,數發部運用AI工具主動巡檢、掃描及即時下架違規商品。

高風險、次一層關聯場持續訪視採檢,民間捐贈快篩試劑
針對國內疫情,農業部正進行第二輪疫情調查,防檢署動物防疫組組長林念農說明,針對高風險 571 場已訪視 371 場,全國養豬場則在訪視時新增一場,共計 5442 場已訪視 4519 場,而在強化清消部分,特別針對化製車和化製場,目前已查核 143 車次,而在化製場的卸料區、場內化製車清消,則已完成 16 場次、192 車次。
針對次一層關聯場訪查中,22 家養豬場都已完成採樣,其中一家停養,另 16 場初步檢驗結果為陰性,其餘 5 場包含彰化 4 場、南投 1 場,仍在送驗中,肉品及屠宰場相關區域已完成清潔消毒,有 2 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其餘 6 場亦於今(30)日完成採檢。
此外,基龍米克斯生物與台灣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共同捐贈 1000 劑非洲豬瘟病毒檢測試劑,可檢測 1 萬頭豬,縮短檢驗流程。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表示,考慮到案例場在台中,試劑將優先留在中興大學實驗室。

案例場二次清消仍檢出病毒,國軍化學兵進場
梧棲案例場目前進行兩次清消,依然有兩處呈病毒核酸陽性,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明,此次採集 27 個樣品,檢出病毒來自牆面及飲水區域,意味著清消仍有疏漏,病毒可能會持續擴散,必須再確認車輛、人員,為進一步落實清消,將協調國防部化學兵、會同專家學者再次清消,「至少檢查 3 次沒有病毒,才能放心。」
制訂廚餘處理指引,卓榮泰:廚餘養豬有更多精進空間
針對廚餘去化問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表示,已成立「廚餘去化中央前進協調所」(以下簡稱「廚餘協調所」),明(31)日起,將每日與各縣市政府開會、統籌各部會,整合全國廚餘去化量能,持續提供系統紀錄、數據及專家輔導資訊,並訂定「因應非洲豬瘟防疫禁止廚餘養豬指引」。
「廚餘協調所」的規劃有長有短,林左祥說明,短期內以掩埋、焚燒去化廚餘,後續將提升堆肥、生質能、黑水虻等方式的處理量能來去化。至於未來是否會規劃「廚餘共同蒸煮中心」?環管署副署長劉瑞祥僅表示,需待行政院通盤規劃後再調整。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台中文山掩埋場表示,在中央環境部要求之後,台中市環保局已做出必要處理,現場不再髒亂。針對廚餘養豬控管,需加強偵測即時通報,一定要有全程的影像來佐證,違規違法需重罰,「這是我們得到的教訓」。
對於未來的廚餘處理, 卓榮泰認為,需仰賴專業的支持,包含技術研析,有人建議聯合蒸煮中心,更進一步飼料化,若能採更進步的方式,一定要往更好的方向來思考,國外已有先進案例可循,最終希望,廚餘能夠達到資源再利用,並進步到發電。
陳駿季:廚餘養豬上傳系統仍有未竟之處、相關法律應更加完備
「廚餘協調所」的規劃未納入蒸煮中心,是否暗示將「全面永久禁止廚餘養豬」?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是否持續廚餘養豬,需先確保案例場外的 434 家廚餘養豬場,在禁運禁宰前,所有蒸煮設備都需充分檢查,且需能有效監控、落實稽查,目前廚餘蒸煮上傳系統仍有未竟之處、相關法律也應更加完備。
《上下游》再次提問,是否將蒸煮中心納入規劃?陳駿季表示,全國 4 縣市有 9 個蒸煮中心正在申請中,農業部負責核准用地,但決定權在於地方政府,若地方政府願意設置、將廚餘製成高級飼料,「中央絕對支持」,但地方政府也需考慮在地區民可能抗議,且蒸煮中心必須讓豬農願意共用,還是有豬農覺得自煮較安全。

11 億補貼豬農、肉品市場、屠宰場及肉攤
針對禁運禁載 15 天,對豬肉相關產業來衝擊,農業部初估編列 11 億元,針對豬農、肉品市場、屠宰場以及傳統肉攤,提出補助方案。因禁運禁宰期間,飼料養豬戶無法將豬送拍賣、賺取收入,農業部補貼延遲上市豬隻的飼料費、每頭 810 元;針對供應仔豬的母豬場,仔豬數量會增加,補貼致密飼死亡的損失、每頭 2500 元。
除案例場外的 434 家廚餘養豬場,農業部估計,約有 47 萬頭豬,需於禁用廚餘的 15 日內轉吃飼料。農業部提供轉用飼料差額、油資補助,轉用飼料差額補助為每頭 300 元,油資補助則依登記飼養規模分級,每場 8000 元至 1 萬 8000 元不等。
針對肉品市場,農業部將補貼市場營運成本之租金收入損失、最高每場 20 萬元;毛豬承銷人(自然人)暫停業務之收入損失、每人補貼 1.5 萬元;屠宰場停宰期間之人事及勞務費用損失,每頭補貼 280 元;傳統肉攤暫停營業之收入損失,則每攤補助 3 萬元。

農業部提供多項金融協助
金融方面,農業部亦提供協助,對象為依法登記之養豬場、屠宰場之負責人,以及經認定因非洲豬瘟管制受影響之農民組織及農企業。新貸補助自撥貸日起 6 個月之利息,並以 1%為補助上限;舊貸可申請展延 6 個月本金,展延期間補貼利息,並以 1%為補助上限。
延伸閱讀:










